APP下载

《新闻战线》刊发封面文章 推介我局“四全”媒体建设经验做法

2019-12-04王离湘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3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融合

近日,《新闻战线》刊发了王离湘同志署名文章《努力推动新时代“四全”媒体建设》,并在封面进行了推荐。

文章从全面把握“四全”媒体的本质内涵、积极探索推动“四全”媒体的基本路径、以“四全”媒体建设为目标推动广播电视发展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在全媒体时代加快推动河北媒体融合建设工作的思路、举措。

据悉,《新闻战线》由人民日报社主办,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新闻业务刊物,在综合类新闻学术期刊中唯一一家入选并蝉联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共有百余篇所刊论文获得中国新闻奖,获奖总数及每年获奖篇数,均居全国新闻专业刊物首位。中宣部主办的《宣传工作》《新闻阅评》多次发文介绍《新闻战线》刊发的文章。

努力推动新时代“四全”媒体建设

河北省廣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离湘

当前,在泛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全面把握“四全”媒体的本质内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5日上午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这段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泛在网络时代媒体传播格局的全新变化,深刻揭示了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综合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广电网、电信网及互联网三网融合等多种传播渠道、平台、载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型的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等全面应用的当代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是全媒体四大基本特征,也是对全媒体时间、空间、主体、效能四个维度的具体阐释。

我们要从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看待和认识建设“四全”媒体的重要作用,以打造“四全媒体”为抓手,不断巩固完善自身传统优势,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打造广电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事业做优、产业做强,实现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积极探索发展“四全”媒体的基本路径

坚持“融合”这条主线,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激发新时代广播电视生命力。一要积极打造融合产品。河北广播电视台坚持“移动先行、主打原创、融媒联动、多屏互动”的思路,建立起“统一指挥、全媒体采集、多产品制作、多版本编辑、多平台分发”的运行体系。深入实施“移动化”战略,推动广播“网络化”、电视“小屏化”、节目“互动化”,努力把“冀时云”打造成为开放、合作、高效的“新闻+政务+服务”融媒体平台,不断做大“两微矩阵”。二要加快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深度融合和技术升级,统筹运用多元化形式、共享性平台,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不断巩固壮大党的基层舆论宣传阵地。目前,衡水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正在按照“中央厨房”模式试运行,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三要加快智慧广电建设。充分发挥广电机构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广电媒体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这一途径,加快推进广电体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技术创新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优势,着力推动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加快广电网络升级改造。在内容创新方面,按照互联网思维、逻辑、文化,重新组合与全面变革传媒产品、传媒平台、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传媒产业模式、管理运行规则,在内容创作生产全过程坚持媒体融合思维,强化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实现各环节全程互动、深度融合。

坚持“管理”这一职能,加快推进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广播电视安全保障能力。广播电视部门作为政治机关,要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加快推动智慧化监管,加大对音视频节目的监管力度,完善管理标准,规范监管流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解决好广播电视行业与5G技术相融合的问题,加快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借助云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资源优势,融合互联网数据、政务数据、媒体业务数据、媒体受众数据等资源,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建好管好用好广电大数据。加强局台网合力共建,协同推进广电媒体和广电网络的数字化、融合化力度,着力建设智能化、精准化的智慧广电安全监管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导向明确、竞争有序的广播电视智慧融媒体生态。

以“四全”媒体建设为目标推动广播电视发展

1.加强阵地建设,做优智慧广电,建设泛在网络下的新型主流媒体

第一,聚焦主责主业,在智能化、智慧化中求发展。机构改革后的省广电局立足广播电视“新、智、融、监”四方面职能定位,明确主责、抓好主业。一方面突出“音频监听、视频监看、信号监测、运行监控、行业监管”职责,通过“五监”构建“信息内容通融、技术应用互融、平台终端共融、人才队伍交融、经营机制相融”的新兴媒体格局;另一方面,以“智力、智云、智育、智能、智慧”为发展方向,实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思维”的新使命新担当。今年4月,河北广电网络集团与华为公司、国家宽带网络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冀广5G融合网络实验室”成立,这是河北首个“5G融合网络实验室”。

第二,聚焦阵地建设、行业管理,实现“广电+”跨界发展。以舆论宣传、行业监管等为重要抓手,压紧压实意识形态领域责任制,把好关口、管好导向、守好阵地。进一步做到“十抓十管”,即抓系统管领域、抓阵地管战线、抓泛在管导向、抓精品管内容、抓技术管保障、抓运行管服务、抓“五监”管安全、抓智能管融合、抓班子管队伍、抓党建管勤廉,推动阵地管理强起来,确保行业安全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法治建设,做强法治广电,确保全媒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一是构建长效化政策体系。根据机构改革后广播电视职能,把握新时代广播电视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健全一系列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新举措,构建科学管用、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精准指引和制度保障,推动行业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发展。

二是构建社会化普法体系。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要求,进一步明确全省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普法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指导监督,努力形成集中领导、统一部署,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社会行业主体广泛参与的普法工作新格局,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三是构建规范化执法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高效率管理模式,推进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

3.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建设,做好魅力广电,切实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竞争力

一是重视内容建设。把牢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着力加强广播电视内容建设,特别是网络视听内容建设,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制高点,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公信力优势,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

二是“用心、用情、用功”打造精品。河北广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原创产品生产力度,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河北故事、体现河北风格、展示河北文化,释放原创动力,打造一批具有正能量、大情怀的“高峰”之作,打造新时代的传世之作,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切实推动我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发展。

三是着力加强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动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综合运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研究电视剧创作如何紧跟河北工作大局,如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2022年冬奥会筹办,打造反映波澜壮阔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以“十个名”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广播电视系统出精品、创品牌,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树立榜样和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拳头产品、扛鼎之作,叫响“河北品牌”;培树一批信仰信念坚定、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本领高强、作品质量过硬的领军人物,樹立践行“四力”的榜样和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媒体时代已然加速到来,河北广电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将时不待我的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到行动上来,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积极进行我省“四全”媒体建设的有益实践,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刚柔并济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破次元
融椅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