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生物知识的情境性问题

2019-12-03冯洁

黑河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考胰岛素

冯洁

[摘要]江苏省生物高考题大多是创设各种情境性问题来考查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知识掌握的完整性、迁移能力、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不足而达不到教学目标。研究有关高中生物的情境性问题,其目的就是要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最终能熟练地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包括解决高考试题中的各种情境性问题。

[关键词]情境性;胰岛素;生物图;高考

高考情境性问题形式多样,其中生物图是一大特色,本文以与健康生活有关的胰岛素调节为例,阐述图解的策略。所选取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血糖平衡的调节》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解释现象、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一、课堂实例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由于标准化考试和阅卷的制约,需要分析原因、逻辑推理的试题少,会忽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极大抑制了生物学科素养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上要有意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要理解血糖调节知识,先要理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如图(乌市一中侯伟老师提供),学生自学互学读图,进行图文转换,教师引导:第一步指导学生认清各物质、组织结构;第二步结合生活常识,跟踪葡萄糖,说出具体生理过程;第三步提示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哪些反应?读图后,分析:①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分别是什么方式?②葡萄糖从肠道被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反应,经过几层膜?③根据图示,写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读懂这幅图,依据的知识有初中的消化、循环系统,高中必修一的有机物、物质跨膜运输、有氧呼吸等。通过生物图串成一个整体,使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锻炼了总结和绘图能力。

此图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为读懂图奠定基础。在读图时,要提醒学生关注图中的物质、结构、箭头、走势及文字描述。如果学生表述出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或补充,或就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图像时,自己要做到思路清晰、表述精准;提问要循序渐进,要贴近学生答题习惯,有效引导学生正确思维;要利于学生学习与模仿,便于自行总结出一套技巧。

2.构建模型,分析胰岛素作用机制

生物图信息量大,并能言简意赅地准确反映生物学的现象、原理或规律,这就是建模。绘图是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的过程,能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所以要转变方式让学生绘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注意模仿,并能独立设计信息的表达方式,为解图奠定基础。如图,学生总结思考: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教师提示:血糖来源是升高血糖浓度,血糖去路是降低血糖浓度,从而得出结论:促进④⑤⑥⑦,抑制②③。

3.胰岛素怎样作用于靶细胞

学生读图,教师引导:第一步认清结构;第二步内分泌腺A分泌的激素怎样影响细胞内代谢,内分泌腺B分泌的激素怎样影响?分析:①激素运输具有特异性吗?作用有特异性吗?②为什么内分泌腺A分泌的激素不进入细胞,而内分泌腺B分泌的激素直接可以进入细胞膜?③怎样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读懂这幅图,依据的知识有激素调节的特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等。将学过的知识通过激素调节这一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加以延伸:胰岛素调控什么基因的表达?

4.胰岛素怎样降低血糖

如图,学生读图思考:胰岛素作用除了调控基因表达,还有什么功能?引导:①认清结构—细胞膜,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②胰岛素和膜受体结合后,引起哪些代谢反应?③引导表述囊泡转运。分析: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经过哪些细胞器?读懂这幅图,依据的知识——激素调节的特点,胰岛素作用的机制,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等。以前所学都是将细胞器联系起来考查,但是这幅图单独考察膜蛋白转运的最后过程。

5.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血糖浓度升高,怎样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学生读图、展示,引导学生第一步认清结构——神经元、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几种)、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几种);第二步血糖浓度上升,通过哪些途径传递信息,引起胰岛素的分泌?第三步,胰岛素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分析:①下丘脑怎样调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③血糖调节是什么调节?根据是什么?主要是什么调节?读懂这幅图,依据的知识有神经调节的方式与结构基础、激素调节等。

6.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

当血糖浓度升高,怎样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学生读图(2017年北京)、展示,教师引导:第一步从哪儿开始读图;第二步根据流程读。问题分析:①ATP使钾离子通道磷酸化,构象改变导致外流受阻;②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分析:胰岛素的分泌属于什么方式?读懂这幅图,依据的知识——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神经细胞膜电位产生原因、胞吐作用等。

这类题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考查的内容比较隐蔽,就是平时说的“起点高、落点低”。对于这种题,应首先看题干,根据文字表述来读图。学生不会读图的原因是对图像判读顺序了解不够,要仔细看按一定的顺序去看图中的箭头、字母、走势、文字表述等,弄清楚它们所代表的生理过程的每个细节。

7.糖尿病的病因

学生读图(2017年苏州一模)、展示,引导:3种抗体作用的对象分别是?导致的结果是?分析:①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②哪種是Ⅰ型糖尿病的可能的原因?哪种是Ⅱ型糖尿病的可能的原因?读懂这幅图,依据的知识——免疫、激素调节等。

二、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指导学生读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图,并让学生表述图,进而用图来构建知识网络。同时,强化典例分析和错题分析,让学生知道知识要点、错误的原因,哪些知识还有欠缺。在练习与纠错过程中不断完善,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图思路,提高解图能力,总结出解图的方法。例如,首先要通读题目,分析考点和图像;然后与知识建立联系,进行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最后根据题意,规范作答。

高考题的设计思路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考情境素材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课题研究成果、专家对试题的评价报告等,教师要多关注科学文献和社会热点,从这些素材中提取信息,与生物知识相联系,在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和解答。

参考文献:

[1]吴成军.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国家意志[J].中国考试,2018,(10).

[2]杨李亚.浅析高考生物图表题的应对策略[J].实践与反思,2015,(07).

[3]许东升.2011年江苏省生物高考试卷点评及备考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1,(10).

[4]杨帆.高考生物:考什么、怎么考?[J].中国考试,2017,(03).

[5]林帆.科技论文为素材的新课程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6]田友艳.高中生生物图像技能培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高考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