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与“四个自信”教育融合的理论逻辑及创新路径

2019-12-02曾征闫咸超

祖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思政课融合

曾征 闫咸超

摘要:“四个自信”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四个自信”的思想源自于实际生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摸索总结,才有了这个思想的诞生。在高校思政课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和趋势。

关键词:四个自信   思政课   融合

一、高校思政课与“四个自信”的关系

(一)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责任

高校思政课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理论的认识,二是强化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加强大学生对于“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培养出一批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帮助的人才。高校思政课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将“四个自信”教育落实在高校思政日常教学中,并将其纳入为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中,把传授“四个自信”思想内容当作教师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可以认为,对“四个自信”思想进行解读传授,不仅完善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还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开拓思路,不断进行探索。

(二)高校思政课是开展“四个自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受到科学完整思想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思政课上,大学生不仅能更好的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内涵,还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更加深入透彻的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具有认同感。高校思政课共有五门,而不同的思政课程所教授的重点各不相同,涉及到的解读观点也各有千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思政课是为了传授学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系统把握该理论的基本含义,为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四个自信”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思政课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发展以及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则侧重于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知识,使得大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侧重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朝树立优秀的品质的方向前进,不断强化学生对精神修养的认可,深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形势与政策”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于国内外的基本情形的认识程度,以更广大的视野看待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加发展进步的态度面对世界发展的潮流。根据高校已开设的思政课的内涵,我们得知,“四个自信”教育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与它们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很强的贯通。基于这些因素,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利用高校思政课这一渠道能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进作用,能有效的强化学生们对“四个自信”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三)“四个自信”教育有利于保障思政课教学高效性

高校思政课是有效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要想判断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果是否达标,可以借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来判定。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开展,要立足于课堂自身的特性和效果,认识到学生群体对于思想认识的接受特点,了解当今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基本情况,若学生提出有关“四个自信”等社会问题的疑问,要积极的采取相应的策略回复学生的疑惑。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组织相应的思想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其积极发言,阐述其思想认识,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促进他们把自身和国家紧紧联系起来。还能保障思政课教学的高效性,促使思政课育人的目标更好的实现。

二、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活动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

“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活动的根本立场,此外,“立德树人”对于发展“四个自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有利于高校教师传递思想政治知识。高校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着传授知识的重要职能,此外,高校老师作为影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人物,还承担着传递国家重要意识形态的重任。高校老师树立好“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可以发挥好先锋模范的作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扬正能量,将优秀的品格以实际行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因此在高校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时,高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是十分有必要的。以高校教师卓越的个人素养来带动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理解,指引大学生群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播,更要在实践中传授知识,使得大学生对此有更加深刻的个人理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是静止的,它不会自动融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唯有借助实践这一手段才能把理论的知识更好的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在开展“四个自信”教学时,可以组织同学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其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问题,收集相应的资料。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提升“四个自信”教学的效率,使教学效果更优。

三、促进高校思政课与“四个自信”教育融合的措施

(一)教师做好先锋模范

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及其坚信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想在大学生群体中高效的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达标以及专业能力过硬,不仅要做到对于“四个自信”的具体内容、理论来源和时间基础有深刻的了解认识,而且内心坚定不移地相信“四个自信”的理论。这样才可以促使教师用最恰当合适的语言将“四个自信”的有关知识传达到各个学生中,凭借自身的内涵底蕴、实际经验等优秀品质来培养大学生对于创建一个更加美好文明和谐社会的伟大志向,积极的履行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不断变更教学内容,适应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现如今的大学生多数缺乏对历史的深刻认识,这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富裕的年代,他们未曾体验过旧中国的磨难,也不曾历经过新中国一点一点建立的艰辛,也没有体验过改革开放的整体经历。若要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社会的贡献者服务者,那么高效教师在传授大学生关于“四个自信”的知识时,课程以及相关设计的要点要不断完善,要求做到科学,符合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教学内容的挑选、整合、加工等环节要做的生动、丰富。要突破现有的思政课教材的局限,借助现今的思政课教材,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长存的民族精神和品格传播给学生,同时还不忘与时代精神接轨。此外还要融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容,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清“四个自信”的理论来源,理清“四个自信”的现实必要性,理清“四个自信”对于当代的重要影响,使得学生对于“四个自信”越来越认可。

(三)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思想文化涌现了出来,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自由广阔的空间,每天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丰富多彩的信息。思政课教学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转变之前的教育方法,破除单向教学,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多,建立双向的教学方法。要丢弃过往的说教、灌输等一系列教育手段,引入科学合理的新型教育手段,例如在课堂上引入相应的情景,列举合适的例子,不能只是把深奥单调的理论知识强加于学生,要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认识理解。

(四)建设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的理解

开展“四个自信”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和世界发展的潮流相接轨,还有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更好的成长,将其培养成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四个自信”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不仅要依托思政课的教师来传播,更要把视野放的广阔一些,借助社会上各类媒体,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热情,宣扬当代的主流价值观,带动社会积极力量的发展壮大,使得大学生能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优秀的文化熏陶,促进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理解认可。

四、結语

“四个自信”的提出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激发调动了中国人民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士气,还为中国人民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鼓舞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拼搏前景。现阶段,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以及传播科学思想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传播先进科学理论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重视“四个自信”在高校的传播,要将其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起来,使得当代大学生能更好的深入了解到这一科学先进的思想,提升精神层面的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水勇.“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定力[N].南方日报,2016-7-25(F02).

[2]付巧.在大学生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4):108-109.

[3]史云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J].西藏发展论坛,2013,(03):11-15.

[4]梁晓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45-49.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思政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融合》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