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智双扶增动力 乡风文明育风尚

2019-12-02申鸿皓张东升王自强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乡风先进典型全县

申鸿皓 张东升 王自强

河南省社旗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为补足“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制约脱贫致富这个“精神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2017年开始,该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脱贫攻坚宣传及扶贫扶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广泛开展以“一设两评四榜”为载体的扶志与文明创建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从而实现了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大转变、行为习惯大改善、文明程度大提升,脱贫步伐明显加快,离美好生活越來越近。

“一设两评四榜”,实现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和弘扬文明乡风的同频共振

“一设”,即通过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村级集体收入支持、乡镇财政补助等多种渠道筹资开设“初心屋”。“初心屋”里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版面和道德模范“文化墙”等内容,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提升文明素质。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建立捐款捐物台账和领款领物台账,并定期更新添置群众生活必需品,群众可凭借“积分卡”到“初心屋”免费兑换商品,以奖品的方式带动村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目前,全县已设立“初心屋”243处,投放商品价值约1300万元,能到“初心屋”领奖品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向往。

“两评”,即开展以“讲讲我的脱贫故事”为载体的“进步贫困户”评选活动和以入户检查为手段的农户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吸纳村“五老”和“公益岗”人员,成立“进步贫困户”评选委员会、“农户环境卫生”评比理事会,定期开展两评活动,并把“两评”积分作为到“初心屋”领取奖品和确定“四榜”名单的依据。对综合表现好的贫困户、一般农户以及评选出来的“好公婆”“好媳妇”“优秀党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在给以物质奖励的同时,还披红戴花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让更多的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追有目标、赶有方向。目前,全县累计开展“两评”活动1万余场(次),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光荣、安贫可耻”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追求向上向善向好的文明新风尚逐渐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四榜”,即依据“两评”积分公布贫困户进步退步(红黑)榜和农户环境卫生先进落后(红黑)榜。上“红榜”的先进典型,以行政村为单位召开“智志双扶”讲评会或故事会,让他们披红戴花登上主席台,领取奖状奖品;上“黑榜”的落后人员,及时安排人员帮扶,争取进步……目前,全县共设立“四榜”1233块,评选出“进步贫困户”4483户(次),“退步贫困户”146户(次),农户环境卫生先进户35000户(次),农户环境卫生落后户690户(次),在全县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一设两评四榜”扶志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鼓起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精气神”,而且相关经验通过媒体报道后,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在去年9月25日召开的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在讲话中专门指出:社旗县开设“初心屋”,采取积分换奖品的方式,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参与项目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兴办农民学校,实现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创建与“双业”攻坚的科学链接

按照“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创新模式、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教学设备、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的“五有”标准,社旗县强力推进农民学校的阵地建设,为广大农民群众就近搭建了一个学技术、学技能、学政策、学法律和倡树文明新风的新平台,提升了自主发展、主动脱贫的致富本领,推进了移风易俗、抑恶扬善的行动自觉。

一是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兴办农民学校,选准培训主题,利用农闲晚饭后,一月培训一次,方便群众学习知识、咨询政策,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目前已建成243所。二是依托产业扶贫基地兴办农民学校,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组织有相关需求的群众自愿参加,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民群众学本领、增技能,目前已建成32所。三是依托扶贫车间兴办农民学校,车间安排技术人员,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开课,通过现场“教”和“学”的良性互动,收到培训即就业、进厂当工人的良好效果,目前已建成28所。据统计,全县村级农民学校实现了对贫困户20户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开展扶贫政策、法律法规、文明创建以及种养实用技术、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7854人(次),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26951人,贫困群众脱贫步伐明显加快,乡风文明持续好转。

多措并举抓宣传,实现氛围营造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正向传导

社旗县坚持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采取六项举措,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

一是公益广告入驻“三条道”。为全面、及时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精神、决策部署,向群众输送全社会“大扶贫”的正能量,在各乡镇(街道)的主要交通要道、通往各行政村的交通要道、各乡镇(街道)所在地的主要街道上统一、规范设立公益广告近万条、文化长廊100余处。二是宣传先进典型注重“三个一批”。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领和示范作用,把培育、树立和宣传一批脱贫先进典型、一批帮扶先进典型、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电视上“播”、网络上“载”、微信上“传”、简报上“刊”、街道上“挂”等宣传方式,在全社会树立先进榜样。三是文化宣传立足“三下乡”。县宣传文化部门创作了《春暖花开时》《第一书记》《喜老头》等文艺节目,通过“三下乡”的方式让群众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支持政策、落实政策。四是村部内外达到“十个一”。即:一面“扶贫政策明白墙”,一幅脱贫攻坚示意图,一面脱贫攻坚公示栏,一套脱贫攻坚工作制度,一个脱贫攻坚指挥部,一间脱贫攻坚档案室,一张脱贫光荣榜,一张脱贫攻坚倒计时牌,一张脱贫责任组成员名单,一个意见箱。五是公交线路输送正能量。县城公交开通后,县委宣传部在公交站台和公交车体内外,均设置了扶贫公益广告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孝敬节俭教育等公益广告,市民群众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教育。六是移风易俗筑起道德屏障。以“一约四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目前,全县已成立“一约四会”组织430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000多场(次)。

猜你喜欢

乡风先进典型全县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议如何培树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发现与宣传思考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以先进典型为镜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