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兜售知识的“臭奸商”能否征服资本市场?

2019-12-02

看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李翔吴晓波罗辑

“罗振宇就是一个兜售知识的臭奸商。”在之前的一期《奇葩说》节目中,对于网友的评论,罗振宇曾回应称,这难道不是对我的表扬吗?

如今,这个“臭奸商”要上市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10月15日公布的一项文件显示,由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罗辑思维”)上市进程终于有了实质进展:正在接受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目标是冲刺科创板。

这是罗辑思维几次“被上市”后的一次实锤。罗辑思维最早被传出IPO的消息是在2017年7月,一份网传的罗辑思维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显示,罗辑思维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请,目标于2019年底前登陆创业板。

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体的“自媒体”时代,罗振宇利用一张嘴和“知识”收割大批流量,而这一次,他能用这张嘴征服资本市场,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吗?

那个每天坚持60秒的男人

在创办罗辑思维之前,罗振宇就有很多成功标签——央视制片人、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不过,人到中年,想追求另一种人生的罗振宇,2008年时从央视辞职了。

2012年12月,罗辑思维横空出世,旗下最知名的品牌《罗辑思维》知识型脱口秀节目开始在优酷、YouTube上播出,其微信公众号也开始运营,每天早上一段60秒的语音,每周五准时播放一期40分钟左右的视频,从未间断。60秒语音中涵盖如何创业、如何努力、如何成功,以及书籍推荐等。

2013年8月,罗辑思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500个铁杆会员,会员费分别为200元和1200元,时间为两年。当时,“知识付费”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汇。但这5500个会员奇迹般地在半天内全部售罄。很多刚毕业、觉得自己胸怀大志的年轻人都买了罗振宇的会员,在早上七八点挤地铁的路上,耳机里传出罗振宇某个经典的商业评论时,摇摆不定的身躯似乎也能虎躯一震,斗志满满。

斩获160万人民币的罗振宇,看到了年轻人面对知识的焦虑感,他越发相信贩卖知识是一门好生意。2015年11月,罗辑思维推出得到App,帮助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知识。得到特邀和菜头、李翔、刘雪枫、卓老板等一批各行业大家,为用户生产优质内容,用户可以在线付费,订阅获得相关内容。首款付费项目《李翔知识内参》,一度成为爆款,引领了知识付费热潮。

除此之外,罗振宇还首开“知识跨年”先河,2015年末在跨年演讲中大谈“互联网恐慌、资本寒冬、妖股、O2O大战”等概念,这一形式的演讲一开就是4年,期间近万张门票在几天内一抢而空的现象时有发生。

2016年,罗振宇在深圳体育馆举行第二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还在深圳卫视同步直播,首创卫视直播“跨年演讲”的节目形式,总时长近5个小时,当晚11点左右,深圳卫视以1.69%的收视率居全国同时段第一。当舞台中央的罗振宇说出“合法赚钱,是最有尊严的活法”时,台下4000多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知识,不好贩

2016年,知识付费成为话题和热度极高的风口,这一年也被人们称为知识付费元年。

得到App对于开启2016年知识付费元年,功不可没。 据公开资料,《李翔商业内参》上线3个月,7万用户订阅,营收1400万元;李笑来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个月内订阅量突破5万,收入达1000万元。得到App更是在上线1年后,注册用户超过300万,实现营收过亿。

许多具备较大流量但又缺少变现渠道的App和自媒体也纷纷选择入局知识付费,将其作为跑通商业模式的一条可能路径。这其中,比较知名的参与者就有喜马拉雅FM、知乎、米果文化和吴晓波频道等。

艾瑞咨詢在2018年初发布的《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根据其网民行为监测系统mUserTracker的数据,到2017年12月,知识付费类平台的独立设备数和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已分别达到1.43亿台和4.1亿小时,与2017年初相比,涨幅分别达到73.7%和100.3%。

艾瑞预测,到2020年,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一块巨大的蛋糕摆在面前,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一家平台能够宣布已经走通这一商业模式。

2017年3月,《罗辑思维》节目暂停了视频形式的更新,并以日播的音频形式在得到App上播出,不再进行全平台分发。不少老粉丝不满于节目时长的缩短和内容质量的下降。

今年5月,在得到App成立三年之际,团队在内部公开信称,过去一年里新上线60门课程,用户从2000万增长到接近3000万,做了中文世界首创的基于电子书内容的全站全文检索。

与此同时,连载三年的《李翔知识内参》停更,李翔宣布团队“退役”——作为得到第一个付费专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知识付费热潮,而它的停更不仅证明得到核心资源也就是讲师被透支后的流失,也证明知识付费前途未明。

易观数据同样显示,2019年年初开始,得到App的MAU(月活跃用户)从1月的182万持续下滑至4月的176万;艾瑞数据则显示,得到4月份的MAU甚至还不到今年1月MAU的一半。

“名声”急转直下

除了罗辑思维,知识付费领域的另外一个头部平台要数吴晓波频道。

就在9月27日,吴晓波的上市美梦刚刚破碎。此前,吴晓波频道旗下的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希望能借助创业板上市的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上市。然而,在拉锯大半年后,重组预案以终止交易告终。巴九灵方面表示,依然会在资本市场上前进,继续并购或独立IPO都是选项,具体需视情况而定。

如今,罗振宇再次扛起冲击上市的大旗。事实上,罗振宇与吴晓波纷纷谋求上市,这与知识付费市场进入下半场,头部格局已形成有莫大关系。

罗振宇曾经在不同场合力挺过黄太吉、暴风影音、锤子、OFO,后来这些公司在2019年相继摔了跟头

当公司逐步进入成熟期,公司的估值也水涨船高:罗辑思维经过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众多明星投资机构。在最近一次2017年的D轮融资中,公司估值高达80亿元,这一数字在2015年是13.2亿。

估值一高,风投热情不会像初创期、上升期那么高涨,融资就没那么容易了。融资愈艰难,风投得到投资回报的渴望会愈强烈。若按照风投机构大概3年到5年一个募投周期来算,罗辑思维的初期投资者也到了收获期,创业企业唯有用尽快上市来应对风投变现的退出压力。这也是蘑菇街、美图等诸多互联网公司流血上市的原因。于是,罗振宇选择IPO,吴晓波选择并购曲线上市。

除此之外,罗振宇的“名声”也急转直下,这对整个罗辑思维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2017年,罗振宇新书出炉,在11月11日当天,大批豆瓣红人们为这本书打了五星好评,如此明显的营销事件,豆瓣網友们看不下去,纷纷给出一星差评。

2018年,贝米钱包爆雷,5.4万人血本无归,这其中有不少罗振宇的粉丝。因为早在2015年的一期常规节目中,罗振宇和罗辑思维官方微博亲自为其背书,并且表示自己已经投入不少资金。在这个事件中,为其站台背书的除了罗振宇,还有吴晓波。

235亿 艾瑞预测,到2020年,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

在2018年底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引用的巴菲特“名言”,被指出是伪语录。甚至,网上嘲讽罗振宇的热门段子是这么写的:“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与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品,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最近,因为暴风影音冯鑫被抓一事,还有人总结了罗振宇近年来的“打脸史”——罗振宇曾经在不同场合力挺过黄太吉、暴风影音、锤子、OFO,后来这些公司在2019年相继摔了跟头。

知识付费够创新吗?

在吴晓波之后,罗振宇冲击A股市场,其财务指标不存在太大障碍。

根据此前资料,罗辑思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59亿元、2.89亿元及1.5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分别为11.7%、15.5%和25.2%。大家更多的疑问是,罗辑思维是否符合科创板的定位?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接受《上海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罗辑思维不太符合科创板的定位,科创板要体现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科技创新。罗辑思维更加适合创业板。与此同时,企业知名度不是科创板应该考虑的问题。”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综合目前科创板审核案例,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型企业容易被接受,纯商业模式创新则说服力不强,除非平台背后确实有硬科技支持。

今年8月上交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业务副总监彭义刚在公开场合表示,科创板主要有4个特点:研发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迭代快。科创板要做的事是重构生态系统,打破以盈利能力为标准的评级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科创板尚无纯平台型公司。此前,属于平台型公司的泰坦科技遭遇科创板IPO被否。

泰坦科技在预披露文件中介绍,公司是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主要为创新研发、生产质控实验室提供科学服务一站式技术集成解决方案。上交所在9月26日晚间发布的终止审核决定中揭示了泰坦科技闯关失败的原因——或与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实质,以及核心技术先进性成色不足有关。

在理性、严谨的资本市场,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可能还是一个相对“脆弱”的商业模式,罗辑思维是否能成功以“知识服务运营商”的定位圆梦科创板?

●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微信公众号锌财经、《新京报》、界面等

猜你喜欢

李翔吴晓波罗辑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一本书的风波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双面吴晓波:最有钱的文人,最纠结的商人
善意的谎言
吴晓波的“IP证券化”?
明星人物以商业化透支声誉得不偿失
中国现象级科幻巨著《三体》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哲学
《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停播转战日播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