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母题“理想与信念”素材拉练

2019-12-02李佩胜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张虹德拉保安

李佩胜

“理想与信念”是人生奋斗的方向,是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作为传统母题,可供写作的角度非常宽泛。纵观历年高考,各地考题都对这一母题进行发掘,如浙江卷材料作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就是对人生理想不辨高低、只谈真伪的鼓励;山东卷材料作文“孙中山的一段箴言”,也是对青年人生理想的激励。江苏卷“拒绝平庸”,便是一种对理想的最佳诠释;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这里的“期待”本身就可以是一种理想目标。湖北卷关于对“幻想”的理解,也与“理想与信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里的“翅膀”,就可以看作是“理想与信念”。总之,这是高考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平时的备考中要高度重视。

“刀光剑影”中走出来的16岁发明家

2013年8月22日,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京颁奖,重庆八中高二学生徐紫宸作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RoboCup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铜奖、第27届重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重庆中小学首届“科技之星”创新大赛二等奖、重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所有这些奖项都属于这位娇小可爱的16岁“小才女”。目前,徐紫宸已经获得了11项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的实用新型专利,而在这11项专利中,6项都与刀有关。

一个说起话来文文静静的重庆小姑娘,让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她和刀联系起来。谈到发明新型水果刀的灵感,她的出发点是那么的质朴和单纯。她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奶奶都能用一把刀,在光影的交错中把食物变化出美丽的姿态。一圈圈掉落的薄薄的果皮,阳光下闪耀的金属刀具,在女孩心中烙下了美丽的印记。奶奶的疼爱融化了刀的冰冷,对刀具的好奇也战胜了对它的恐惧。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她和三个好朋友自己设计,又找布店又找裁缝店,做了Cosplay的衣服去重庆参加动漫节,“那时的角色就缺一把日本长刀”。

后来上了高中,学校里有剑道社,这让很早就着迷于此的徐紫宸激动不已,她马上报名参加了,成了一名“刀客”。从此开始,徐紫宸外出的书包里,除了身份证、学生证,就是要把剑道社的会员证带上。“也许,我会碰上另一个刀客。”

“如果不是兴趣的驱使,不是梦想的激励,或许我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刚刚起步时就戛然而止了。”兴趣,让徐紫宸走上了这条科技创新的大路;梦想,让徐紫宸脚下的步伐愈加坚定。

感  悟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有人让梦想之火悄然熄灭,有人却用兴趣和坚持对它细心培育,而希望之光、成功之辉煌只对后者闪亮。徐紫宸就用“刀光剑影”的遐想、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圆了少年梦。

张虹:从“局外人”到冬奥会冠军

2014年2月13日晚,黑龙江姑娘张虹在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的比賽中力挫群雄,登上了冠军领奖台,一举改写了中国速滑无金牌的历史。这让各大媒体震惊,因为在赛前张虹根本不在夺冠热门选手之列,法新社、路透社甚至用“局外人”称呼她。连赛会组织方都不认为张虹能夺冠,将她安排在18组选手中的第7组上场,这一时段通常是留给没有希望的选手的。

虽是冬奥会上的“新面孔”,但张虹早在7岁时就开始练习滑冰了。最初她练习的是短道速滑,她白天上学,放学后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去训练,回家时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虹终于在12岁那年进入了哈尔滨队。可是她身材高大,这在短道速滑中十分不利,因此成绩并不突出,一直无缘进入短道速滑国家队。2008年,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转练速度滑冰。忘掉练习多年的短道速滑技术并不容易,“什么都要从零开始,甚至一些习惯都得改变”。

由于张虹的好胜心不是很强,她的教练冯庆波曾放出“张虹不适合当运动员,适合当服务员”的狠话,这激励了张虹。几年间,她投入所有的精力,换来自信和勇气,就这样,她战胜了赛场上的所有人。夺冠后,张虹说:“相信自己,在哪儿都能滑出最好成绩,这次夺冠主要是因为我自信。”

感  悟

1.找准人生坐标。张虹7岁开始训练短道速滑,成绩却一直不突出;改练速度滑冰,短短6年便成为冬奥会冠军。有时候定位好人生坐标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找准人生定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相信自己。张虹不是各大媒体预测的夺冠人物,甚至不被赛会组织方重视。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她夺得了冬奥会冠军,因为她相信自己。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局外人”到冬奥会冠军,是自信让她赢得了冠军。

名校高材生“沉沦”坊间:人生的另一种成功

1991年,他是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就是张晓勇。前段时间,“清华高才生月薪2000甘当保安”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从而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与成功的大讨论。

“状元”当保安,有人为他惋惜,说他大材小用;有人认为他在家门口当保安,主要是尽孝心,也是另一种成功。但大多数人还是乐于接受保安考名校这样的励志故事,难以接受状元当保安的“逆向行为”。状元、名校出身的他,似乎只有挣大钱、当大官才是成功的人生。其实,这还真不是检验状元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对此,张晓勇则很坦然:“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意味着成功;父亲患病,床前尽孝,这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过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毕业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新闻学院)的成都女孩卢怀抒对成功也有自己的定义。她和四个好友一起,在成都的小巷子里开了一间包子店。她这样看待成功:“我们只是在国外上了几年学而已,与别人没什么不同。如今卖包子,听到老奶奶的称赞比上班的成就感强多了。”

感  悟

关于幸福,关于成功,关于尊严和人格,关于“自己的路”和“别人的说”……清华毕业生当保安、美国名校毕业生卖包子,再一次将以上问题摆上桌面。关于成功,从来都是见仁见智;关于幸福,从来都是各有定义。像张晓勇这样平凡的人生其实也是一种“成功”,像卢怀抒听到老奶奶的称赞就有满足的成就感更是一种真实人生的写照。

“雪上公主”李妮娜:站在索契已是成功

2014年2月14日,李妮娜在索契冬奥会最后一跳摔倒时,展现给全世界的这一幕,让很多喜欢她的人为之动容。长久以来,李妮娜就是中国自由式滑雪的代表人物,是人们心中的“雪上公主”。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19岁的李妮娜首次参赛就获得了第五名,從此被国人熟知。4年后的都灵冬奥会,李妮娜第一次向冬奥会金牌发起冲击,但比赛前突然受伤,打乱了她的计划,最终只收获了银牌。又是4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准备充分的李妮娜再次向金牌发起冲击,但好运依旧没有眷顾她,她又一次与冠军擦肩而过。她满含热泪,挥手告别。2013年1月,李妮娜复出首秀就收获了世界杯季军,此后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因为她在长春的一次训练中右膝前十字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损伤。然而她娇小的身体,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经历了大半年的休养后,李妮娜强势回归。继2004~2005、2009~2010赛季之后,李妮娜再次荣获世界杯积分总冠军,又一次身着1号比赛服站在了冬奥会的赛场上。相比4年前的流泪,这一次李妮娜选择微笑面对,每一跳结束后,她都露出甜美的笑容,即使最后的失误让她浑身疼痛。31岁,没有实现金牌梦,但能够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李妮娜已经成功了,她永远是大家心目中的“雪上公主”。

走上竞技场,就要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要在自身失利时仍保持从容的心态,并非人人都能轻松做到。看惯了赛场的风云变幻、看透了场外的世事人心,清清爽爽的微笑,让李妮娜的境界超越了胜负,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纳德拉:下一个比尔·盖茨

尚在读大学时,他说:“我希望加入一家软件公司——微软”;25岁那年,他成功实现了愿望;2014年2月4日,加盟微软20多年的他从1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微软新一任CEO。他就是来自印度小镇的萨蒂亚·纳德拉。

也许很难找出一个比纳德拉更没有“个性”的微软员工了。在风气以自负闻名、争论以激烈著称的微软,纳德拉有出了名的谦逊、好脾气,要找到一个不说纳德拉一句好话的人很难。“好好干,伙计!”在纳德拉与员工的见面会上,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欢呼。

微软公司官网这样介绍他:“作为微软的第三任CEO,他为他的新角色带来了不断推动创新与协作的精神。”纳德拉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也一再强调创新:“未来的机遇要求微软重新思考以往曾做过什么,并着手去做新的工作。如果你一味重视公司规模而停止创新,公司就会消亡。任何公司,包括微软在内,重要的在于未来做什么,而不是过去做过什么。”

不只要求员工创新,纳德拉还坚持“你每天都要更新自己”。他买了很多书,多得他都看不完。他还在网上注册了很多课程,这些课程也多到他差点儿完成不了。因为他坚信,如果不学习新鲜事物,就做不出伟大的、有用的事。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成就了今天的纳德拉。

从连昔日的老师都“不能马上回忆起他来,他并不是最好或最糟糕的学生”,到微软新的掌门人,纳德拉始终信奉“我们需要坚信不可能,并把不可能从字典里删除”的人生信条。

感  悟

1.不懈奋斗将梦想变成现实。大学时,纳德拉便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进入微软,如今他成了微软新任的掌门人,20多年来,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这是将梦想变成现实最好的写照,必将鼓舞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2.人生需要不断充电。忙碌的工作之余,纳德拉仍坚持每天学习。永远看不完的书和学不完的课程,给纳德拉注入了新的能量,这也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时代在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3.重要的在于未来做什么。从普通员工到微软掌门人,纳德拉一步步向上攀登。因为他知道,死守着过往的成就,而不为将来打算,只能止步不前,坐吃山空。正如他所说,重要的在于未来做什么,而不是过去做过什么。

猜你喜欢

张虹德拉保安
路灯下的保安
保安成了幽灵人
原来不是猫叫
一定是他
冒牌领赏人
叙政府军收复德拉市
荒唐的表演
猫头鹰当保安
保安搜车
索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