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9-12-01王步云马政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战斧数据链巡航导弹

王步云 马政伟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作战软件与仿真研究所 大连 116018)

1 引言

巡航导弹按发射位置可分为陆基、海基、空基巡航导弹;按攻击目标可分为对陆攻击、反舰巡航导弹;按飞行速度又可分为亚音速巡航导弹、超音速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1]。不同种类的巡航导弹具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在实战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巡航导弹,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由于发射平台离内陆距离远、受目标威胁小,在近几次地区局部战争的作用发挥愈加明显,无论是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打头阵的战斧巡航导弹,还是在叙利亚战争中对敌震慑的俄罗斯口径导弹及法国海SCALP导弹,无一不表明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在高科技密集的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介绍了国外几种典型型号的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总结了共同特点,分析了未来该类导弹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几点启示。

2 典型的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2.1 美国战斧导弹

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是一种兼具战略和战术双重作战能力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可在陆、海、空多种平台上发射。自1976年通用动力公司开始研制以来,战斧导弹迄今已经发展了40多年,经历了4个阶段,研发了20余种型号。

第1代战斧Block1射程700km~1000km,搭载20万吨TNT当量的W-80核弹头或454kg的传统高爆弹头,发射平台为水面舰艇和潜艇;Block1打击精确度较差,巡航速度慢,很容易被防空炮火击落。1981年1月,美国开始对Block2进行全尺寸工程研制,1986年3月该导弹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相比Block1,Block2换装了传统高爆弹头,并引进数字影像区域比对系统,大幅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海湾战争中的实际精度达到15m~18m。

1988年12月,麦道公司开始研制战斧Block3。该型导弹最大射程1600km,首次加装了GPS接收机、战术控制软件等,能使多枚战斧从不同方向攻击同一目标,提高了导弹协同作战能力;利用目标电视成像和数字地形匹配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命中精度,CEP达到10m;装配了延迟引信的不灵敏战斗部,提高了导弹的贯穿力[2]。

海湾战争后,美国开始研制Block4。Block4射程达到1667km,换装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GPS接收器,并加装了双波段卫星UHF数据链,能在飞行过程中更改攻击目标,提高了导弹打击移动目标及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利用双向超高频VHF卫星数据链,导弹能在飞行中重新编程,打击新的瞄准目标,执行预先规划的其他新任务;数据链还能够将导弹状态信息传回导弹发射平台[3]。Block4在2004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在近几次战争中已大显身手。

目前Block5正在研发中,其目标是在Block4的基础上,进一步智能化,使其成为“越来越聪明”的导弹。

2.2 俄罗斯口径导弹

2015年10月,位于里海的4艘俄罗斯军舰向叙利亚发射了26枚口径巡航导弹,导弹飞行1500km,成功命中了ISIS武装分子的11处目标。这是俄罗斯首次在实战中使用巡航导弹武器,也使俄成为继美英(英国没有自主研制的对陆攻击导弹,使用的是美制战斧)之后第三个在战场上实际使用此类武器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4]。

此次使用的口径巡航导弹是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诺瓦托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多用途通用远程常规巡航导弹(这是一个庞大的导弹家族,本文只介绍海基对陆型)。口径巡航导弹的攻击目标为地下指挥中心、机场、军事基地、交通枢纽及沿海城市和军事目标,导弹射程1500km(携带核弹头时最大射程2600km)、飞行速度0.8Ma、陆上巡航高度约50m、海上巡航具有掠海飞行能力,导弹采用惯导+格洛纳斯卫星导航+地形匹配+主动雷达制导,CEP达到3m;配备450kg高爆战斗部,引信采用触发式;推进系统采用1台涡扇主发动机和1台串联在导弹尾端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平台为潜艇或水面舰艇[5]。

由于该型导弹在对ISIS实施打击过程中表现出色,俄军决定大量列装该型导弹系统,2020年前交付的6艘22160型巡逻舰上均将装备该系统,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将装备最新型的口径巡航导弹。

2.3 法国海SCALP

海SCALP(法国简称MdCN:Missile de croisière naval,海军巡航导弹)是空军 SCALP的海军版,2008年11月完成了空气动力试验;2010年首次成功进行了舰上垂直发射,次年成功进行了潜艇试射;2014年10月完成了海SCALP最终鉴定飞行试射[6],进入装备阶段。目前该导弹已装备在法国FREMM护卫舰和新一代的梭鱼级攻击核潜艇上。

海SCALP弹长6.5m,射程1000km,最大射程1500km,巡航速度0.9Ma,陆上巡航高度30m~40m,海上巡航具有掠海飞行能力;导弹利用惯导和GPS组合制导在高空飞向目标[7];飞行后段利用GPS辅助的数字地图+地形匹配导航系统,提高导弹命中精度,高分辨率地形影像则由弹头的红外线热影像寻标器提供;具备双向数据链传输与目标自动辨识能力,使其能在飞行途中临时改变攻击目标,并可攻击机动战术目标,这点与Block4类似;导弹弹体经过隐身设计,有效降低雷达与红外线信号,突防能力大幅增加;搭载250kg延时爆炸引信战斗部,具备很强的穿透能力,可击穿4m厚混凝土。

2018年4月,在对叙利亚的空袭中,法国发射了3枚海SCALP导弹,命中了既定目标[8],这是该型导弹首次在实战中应用,标志着法国具备了空中、水面和水下“三位一体”打击陆上纵深重要战略目标的能力。

2.4 瑞典RBS15Mk3

RBS15Mk3是由萨伯动力公司与迪尔BGT防御公司共同研制的一种多用途亚音速巡航导弹,用户包括瑞典、德国、波兰、芬兰等国家[9]。

RBS15Mk3弹长4.33m,配备200kg近炸式引信高爆弹头,巡航速度0.8Ma,最大射程200km,具备反舰和对陆攻击两种模式。RBS15Mk3采用了新型任务计算机、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惯导+GPS导航系统、调频连续波自适应雷达高度表和新型电气伺服系统,能够在不受天气和风向干扰的情况下有效打击200km范围内开放海域、沿海地区和陆地固定目标,具备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和电子抗干扰能力。

德国是北约国家中第一个采购该型导弹的国家,主要列装在德海军K-130级小型护卫舰上;波兰采购的该型导弹主要配备在风暴级导弹快艇上。

2018年4月萨伯公司在范堡罗航展上推出了RBS15Mk4导弹。与Mk3相比,Mk4射程300km,巡航速度0.9Ma,制导体制为惯导+GPS+地形匹配+主动雷达制导,弹体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具有适应高海情的掠海飞行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10];导弹具备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目标能力以及数据链传输能力和先进电子防护能力。

2.5 共同特点

综合上述海基对陆巡航导弹,可以总结出如下四个特点。

1)射程远

作为打击陆上纵深目标的重要武器,海基对陆巡航导弹需要从海上发射,在海上巡航一定时间后,上陆飞行至敌方纵深地区的高价值战略/战役目标,因此大射程是该类型导弹必须具备的能力(除受武器条约限制的出口型外),比如俄罗斯对ISIS打击时导弹从里海发射,巡航跨越两个中亚国家,大大超出常规巡航导弹的射程。

2)精度高

现役及在研的导弹具备惯导+卫星导航+数字地形匹配的组合制导能力,部分导弹加装主动雷达、红外等导引头后进一步提高导弹命中精度,CEP最优可达1m,真正具备了“千里穿杨”的能力。

3)用途多

为节约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各国在研制海基对陆巡航导弹时都追求一定的通用性,导弹既可以陆射、也可以空射、舰射、潜射;既可以打击陆上目标,还可打击海上目标,如瑞典Mk3就具备对陆和反舰两种模式等。

4)核常兼备

海基对陆巡航导弹不仅是一种打击敌陆上纵深目标的战术武器,同时可作为二次核反击威慑的投放方式,因此不论是战斧还是口径导弹,它们可以装配战术高爆常规弹头,也可换装核弹头,具备核常兼备的能力。

3 发展趋势

近年来,美欧等西方国家持续加大对海基对陆巡航导弹的研发和改进力度,未来导弹将重点向协同网络、强化突防、智能作战等方向发展。

1)增强导弹网络中心战能力

随着双向数据链、卫星导航、传感器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海基对陆巡航导弹将逐渐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导弹不仅可作为精确打击节点对敌目标实施杀伤,同时还可作为信息采集节点,为其他作战平台提供情报支持;导弹网络中心战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美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落地[11]。

2015年雷锡恩公司对Block4导弹进行了升级,提高了数据链传输速度。通过实时信息传输系统,美海军前沿部队可根据战场需要呼叫战斧支援;利用攻击网络的双向超高频VHF卫星数据链,它可以使导弹在飞行中重新编程,打击新的瞄准目标;数据链能够将导弹状态信息传回导弹发射平台,形成了海上战场的网络化打击格局[12]。

2)增强导弹突防能力

针对目标防御能力的不断增长,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也必须相应提高。未来巡航导弹将采用降高、隐身、增速、电子对抗等技术及合理的战术应用,提高突防概率。一方面通过导弹超音速巡航、降低导弹飞行高度、增加导弹飞行末端机动等手段,缩小防御系统探测、反应时间,减小防御系统抗击次数和成功概率;另一方面提高导弹隐身能力(包括电磁隐身和红外隐身等)和电子对抗能力,如新型Block4导弹加装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8通道GPS接收器,具备了更强的作战能力。

2018年12月,美国发射了一颗迄今为止美军最强大的GPS卫星,该卫星的定位精度是当前GPS系统的3倍,抗干扰能力是当前GPS系统的8倍[13]。随着GPS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的不断增强,依赖GPS导航的Block4将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精确的打击能力。

3)增强导弹目标识别能力

目前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能够实现对陆上固定目标的精确打击。然而不论美军Block4还是俄罗斯口径巡航导弹,对于时间敏感目标的识别和打击能力稍显不足。Block4导弹也只能通过弹载数据链,将更新后的目标GPS定位数据发送给导弹本身,实现对时间敏感目标的打击。

未来通过先进的红外识别技术、实时通信技术以及人在回路的飞行控制技术,提高导弹目标识别能力及智能作战能力将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14]。

4 几点启示

目前海基对陆巡航导弹的研制和发展趋势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1)在导弹性能方面,为实现对敌陆上纵深目标的打击,一型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射程至少1000km以上,具备惯导+卫星导航+地形匹配等能力;为提高导弹命中精度,还应具备雷达末制导、红外制导能力;为增加导弹作战用的灵活性,导弹应具备双向数据链、末端机动以及人在回路的飞行控制等能力;此外为提高突防性能,导弹还应具备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

2)在装备发展方面,需要注重导弹标准化和多用性,这样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缩短系统研制周期,使导弹尽快装备部队。导弹研制成功后,稍经改装即可装备于不同发射载体,攻击不同目标。导弹的标准化及通用化也有利于导弹的改进及后勤保障,任何一型导弹得到改进及性能提高,都可迅速应用于同系列其他型号。

3)在研制过程中,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导弹研制的强强联合。巡航导弹的研制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工程,涉及到材料、动力、信号处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在研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军民融合,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和商用技术,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在提高导弹性能的同时降低导弹成本。如美军在改进Block4目标识别能力时,就采用了成熟的商业红外或视频摄像仪探测目标并通过数据链进行信息传输,实现目标探测及毁伤评估。采用上述方式,导弹性能不仅得到了提升,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5 结语

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是巡航导弹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目前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研发该类导弹的能力。利用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先行对敌机场、洞库、指挥所等目标实施打击,有效降低本方伤亡,为后续作战行动扫清障碍,是未来非对称、非接触战争的主要模式和战法。可以预见在科技不断高速发展的明天,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战略、战术地位将愈发重要。

猜你喜欢

战斧数据链巡航导弹
韩军方称朝鲜发射巡航导弹
美陆军授予动力系统公司无人机与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合同
美新“战斧”巡航导弹战力几何
战斧数到5
多平台通用数据链助力未来战场
战斧牛排
俄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快递也有污染,绿色发展在即 以数据链净化快递行业生态链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