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后代留下一片绿

2019-11-30王富军

山东绿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柏树荒山东山

王富军

他住进大山,将原来光秃秃的荒坡上,植上了一片片的黑油松树。40年来,他持之以恒追逐心中的绿色之梦,日复一日造绿、守绿、护绿,永不停歇,在石头上凿出一个个树坑,栽上一棵棵树苗,使上千亩的荒山披上了绿装,造就了一片碧绿苍翠的林海,成为国家级公益林。他就是临沂市蒙阴县常路镇护林员李万成。

从一人守荒山到全家搬进山里

春暖乍寒,地处天外山区的蒙阴县常路镇西下庄村67岁的护林员李万成一家人,顶着寒风,进了大山,挖坑植树。

常路镇西下庄的东山地处两镇五村交界处,古名叫天外山,早就流传着:“天外山无人管,牛羊随便放,树木乱人砍”的说法。上世纪70年代,东山的柏树林子、花椒园及核桃园三片荒山,常年荒芜不堪,加上附近村民经常乱砍乱伐,看管难度非常大。在李万成任护林员以前,西下村有12个人负责看管东山,不到一年,便都不干了。之后,李万成和村里的其他7个人接手了护林工作,又没撑过一年,其他7个人也走了。此后,就只剩下李万成一个人守着上千亩的荒山。虽然自己留下来了,李万成心里也动摇过,但是看着那些才一米多高的树苗没人管,被折断、糟践,心疼不已,决定再苦再累再难,也要把这座荒山披上绿装。

要想镇守住这片山,必须横下一条心,搬家进山居住。从1979年开始,李万成做通了家里人的工作,放弃了自己在村里刚盖的新楼房,一家人搬进了大山里。住进山里后,李万成面临的困难是:“山上没水”,水得往三里路以外山下去挑;“山上没电”,自己的三个孩子做作业得点蜡烛;“山里没路”,就连小铁车也无法使用。最大的困难是山上没房子,只能临时用树条子搭了一个不足十平的简易草棚,夏天小孩在树底下睡觉,冬天小孩在柴火垛里睡觉。

为了守住治理绿化这片荒山,一家人就在这简陋的草棚里,艰难地度过了六个寒冬。随着花椒园、核桃园。逐年老化死亡,大面积的山场荒芜不堪。为尽快让荒芜的山场得到绿化,每年的学校暑假,正是栽植柏树成活率最佳季节,借三个孩子放假之际,全家出动治山造林,特别是每年的雨季,人家下大雨往家跑,李万成却带领家人,披着块塑料布,往山里跑,将一棵棵松树苗栽在山上。就是这样,李万成面对重重困难,带领全家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力投入到大山的绿化中。

光秃秃的大山变身国家级生态公益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植树一片,管护一片,经过40年的努力,李万成一家使这座光秃秃的大山披上了绿装。而今,这片茂密的绿化带,已被划为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

随着树林面积的扩大,日常的管护工作越来越难,尤其是防火工作非常艰巨。公益林地界接合部还有两个不管的放羊场,常年有二十多群羊,围绕公益林周边转悠,经常进入林场,毁坏小柏树,特别是放羊人带火抽烟,给看护大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李万成和三个孩子商议,由三个孩子出资,对西下庄公益林实行封闭式管护防火工程,围绕公益林周边,架设一道防火隔离网,还清除一道5米宽的永久性防火隔离带”,彻底隔绝人畜随便进入公益林的现象,封死所有经过公益林内的人行山路,消除一切火险隐患。

现在李万成的三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可是他们都始终不忘家乡,不忘养育他们的这片绿色家园。2010年姐弟三人投资2万元,购买了3条德国牧羊犬,为护林防火通讯方便,应对突发大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每天清晨,李万成都扛着铁耙,拿着镰刀,牵着防火犬,巡视一遍山林,一呆就是一天,巡山、修建防火隔离网、打隔离带……特别是针对冬春降水稀少,天气干燥,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李万成和老伴扛着铁耙,拿着镰刀和中午饭,牵着防火犬,就进了大山中午吃在山上,馒头就咸菜,从不喊苦。中午和傍晚,李万成还牵着防火犬,巡视一遍山林,加大对林区、田间、坟头地段的火灾隐患大排查,确保无火灾隐患,不留死角和盲区,为森林防火筑牢了保护防火墙。

猜你喜欢

柏树荒山东山
东山果事
柏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东山由义井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鸟儿和乌柏树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