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2019-11-30朱淳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

数码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内容

朱淳强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

关键字: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开发

一、序言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仍旧以教材为基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老旧的操作系统界面与软件版本,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的编程语言等,这些都给学生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的开展与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可以作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及时融入适应时代需求的内容,替换老旧与不合理的内容。在体现时代特征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发展。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知识过于陈旧:信息技术课本中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不能拿过时的、淘汰的知识去教学生。选入教材的内容应用适应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但这一点我们很明显做得还不够,比如,社会的已经是进入到了全名windows7 时代,而教材截图内容仍旧是是windowsXP 界面为主,这固然与我们各校的硬件设备有关,但教材内容陈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教材中任务与评价不够合理:目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教材的翻版,不能体现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一翻开书就是计算机知识与操作界面,学生感染十分枯燥无趣。教材体系基本上还是没有真正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没有将任务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生活区联系起来。大多数教材实际上只是对某个软件知识点的罗列,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是对某个软件的功能介绍,只是对软件功能的讲解,提出问题只是为了完成这个的一个任务,完成任务后没有完善评价制度,这样的教材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俞成就感,令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更不用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这些教材的编写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念指导,没有找到教材开发的适宜切入点。

教材缺少课程整合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及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并没有将其他学科紧密的联系起来,而是每一个小节的课程都是为了简单教学而设置,并没有在打字的过程中联系英语学科的26 个字母;在绘图教学过程可以整合美术学科;学习LOGO编程联系数学的平面图形与角度算法;在学习机器人时联系科学等学科内容,这些内容都很少在目前的教材上得到体现。

教材中缺少对学会信息素养的培养:目前的教材重点还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或者是对某个软件的操作,没有渗透过多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没有突出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教材的编写要于信息技术之中始终体现人文精神的蕴含,用信息技术中表达的艺术、文化和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虚拟世界的法制观念,将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信条。教材要重点加强对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引用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对错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关责任人受到的惩罚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四个注意要点

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一定要明确为什么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所以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同时也要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基于本文需要仅通过下面四小点进行论述。

紧密联系学生当前知识水平: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为了兼顾整班教学时很难开展课本以外的教学内容,即使开展的多余的课堂时间也仅仅是将课本内的知识略微延伸,学生很难在这些时间内获得系统性的课外知识。但我们教师在开展、开发校本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量与理解能力,同时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将开发的校本内容设置为难易结合、多易少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整堂课都是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主,辅以学生练习操作贯穿一节课,这样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当今信息领域的成功往往都伴随着不和或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所以在开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学科整合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决不是一门信息技术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各学科教师都要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进而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教师把以计算机和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的教学工具,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软件,如何将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用掌握的信息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其它科学知识,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既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提高课程趣味性:学生在课堂实践中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也会伴随着失败的苦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设置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不要局限与任务的完成与否、作品的成功与否,最终的任务或作品可以作为评价方式的依据之一,但更应该要注意学生的参与过程;评价对象也不在是老师,也可以是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内评价等多种评价对象一起参与;评价时不要再使用分数或者等级制度,这样无形中减少了许多的趣味性,可是使用小红花的数量或者表情来代替。

四、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展望

鉴于当前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与理解能力,加之目前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具体情况,还无法开展、开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应该更加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虽然然就是学校,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社会团体、网络论坛,甚至个人也将参与其中;同样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内容也越来越灵活多样,信息技术知识也不在局限于办公软件的操作和打字绘图,越来越多的儿童编程、游戏编程加入到了信息技术课程中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正真的实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玩中学、学中玩。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