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流程及平台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11-30李卓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数码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流程国有企业信息化

李卓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最近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发展速度改变为发展质量的阶段,国有企业作为现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不只是要从盈利的角度为中心,还要对社会的效益有帮助,努力修改国有企业本身在管理流程当中的所有问题,要增加自己的信息化建设,对陈旧的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让国有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最大化的贡献。

1 国有企业的运营管理流程特点

国有企业既有和一般企业的共同点,又和其他普通的民营有一定的区别。在国有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家的资产,所以肯定要为国家的能力提升开辟绿色通道,也一定会成为我国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的运营目标一定要对公益和盈利双方面进行考虑,意义就是让国有企业不只是满足于自身的发展,还要对国家推动社会发展和国民的经济有所帮助。国有企业要想到怎么样帮助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必要联系,对我国的供需平衡有着相应的保障。

国企长期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环境中,并且很多国有企业都将分成国有资产,必要的时候需要通过盈利来实现资产的增值或是保值,为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保障,这也将成为国家在国际贸易当中的主要支撑。基于国企运行管理独特的性质,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必须重点以集中力量作为发展点,在我国所需的核心开发产业与持续提升国际市场区域的竞争能力。国有企业运行管理过程的特征可概述为以下几点:

1.1 监管产权的难度很大

我国很多企业的归属权利都是极其清晰的,他们每个企业的法人和代表都是特定的,这就说明产权是属于谁的,这个人就有直接管理和操控的能力。但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又是归属于国家和我国的所有百姓的,这就是国有企业和普通民营企业的主要区别。而且国有企业对于产权管理这一方面也不是企业自己就可以决策的,一定要遵循国家和政府及领导的意见来决定。针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录用和免职也有和其他企业不一样的特殊性,他是要经过国家和政府各个部门才能决定的。我们一定要在国有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对企业和人民有一定的保障,所以我们就要比普通的民营企业要更加严格一些,一定要完善系统化的运营,让监管部门一定要严肃工作。

1.2 国有企业的管理流程要使用双重目标

由于定位的不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的方式自然也有区别。我国的民营企业都是以盈利为主,使自己的利益上升到最大化,让所有的投资人员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国有企业投资大,规模广,所以一定要使用双重目标,一方面在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一下社会效益。如何使利润目标与社会责任这两者之间找到核心点,就是要把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这才是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的重点。除此之外,国有企业不仅要带领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还要为我国的公共事业和百姓的利益所争取,国家的金融企业一直是国内所有民营金融的标杆。就因为如此,国有企业的价值也一直都没有围绕把自身利益做到最大的这一观点进行工作,而一直是在维持自身的经济效益基础之上,帮助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的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一定会增加国有企业针对内部人员的绩效和考核等多个制度。如此实施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帮助社会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现在国有企业管理流程方面的主要问题。

2 我国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当中处于不可避免的战略地位,且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如果我国把民营企业当做中心的话,在国际的竞争当中就不会像国有企业那样有比较强的凝聚力,有现在的成就。虽然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一些西方国家来说,我们还是需要再接再厉的,国有企业自身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

2.1 管理力度的缺乏

不论是产业还是企业,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都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从长期目标来看,如果企业没有一个较强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落后或者萎缩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历史还有国有体制一些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其他的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的组织相对比较松散。国有企业根据它的实际情况主要分为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国有企业的部门繁杂冗余,部门之间的流程管理划分不清,致使出现问题之后需要好几个部门来共同管理,职责区分不清,管理划分不细致。还有存在着工作人员数量和工作内容不成比例,有的职工具有平均主义,更有甚者还会出现“领导文化”等现象。致使国有企业的职工缺少工作积极性,缺乏创造力,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等,转型的动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们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让我们职能管理的体系更加灵活,让职能管理模式趋向于信息化、制度化和平台化发展。

2.2 创新力度的缺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的引擎。因为国有企业受到了所有制和国家的行政方面的影响,所以,国有企业做不到像普通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就是政企难分,很容易出现行政垄断这样的情况,体系缺乏约束机制,所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很难及时解决,进而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创新理念,降低了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导向的不断更新,国有企业因为缺乏创新而错过了很多的机会。长期如此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的创造动力逐渐减弱,创新能力降低。因此,对国有企业来说,如何让人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出创新能力,对科学有合理的刺激,最大程度上激起职工们的灵感,如此才能帮助职工更有动力的参与到工作中去。

2.3 监管力度的缺乏

国有企业的改革底线就是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但是国有企业就是一个体量比较庞大,时间较长,资金又比较密集的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而且,再加上有的监督岗位人员有空缺,导致很多国有企业长期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够到位等等因素,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国有企业的一部分项目存在效益不够好,致使亏损严重,经济损失,进而造成资产流失现象。要如何对项目管理方面进行规划,如何避免项目的投资风险,如何树立好优秀的企业形象,这些都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4 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国有企业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亏损现象,重点呈现于市场化区域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不仅是因为创新力度的缺乏,还有国有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人员与职员并未正确树立企业盈利责任感。国有企业独特制度决策着运营利益的成果,国企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员就会出现企业是否盈利和自己不发生利益冲突的不正确思想,企业在实际的运营管理中,若是未端正工作态度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甚至还会发生非正确利益违法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不仅无法为全民带来较高的利益成果,还会发展成对国有资产造成侵蚀的黑洞。

3 国有企业运行管理流程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对帮助经济建设也有着很大的潜力。但是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让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的路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国有企业经营与监管能力改革的基础方向就是提高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具体可通过以下建设措施来实现。

3.1 企业经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强化建设

国有企业建设信息化的运营管理平台作为企业与新形势时代有效衔接的主要任务,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与经营人员仅需通过该平台就能对各个项目部门实际的运营状况全面了解,使业务部门产出效果不高的状况及时被发现。国有企业在实践建设运营平台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可参照发达国家或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及我国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国有企业在具体进行整体运营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执行的过程中,完善运用信息平台辅助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规划业务运营,以便于对企业健康发展加强监管。

3.2 改造国有企业业务流程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有企业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也要做到信息化建设,推动国家逐渐走向现代化、信息化。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我国对企业内部进行业务和资金的管理,还可以客观的掌握企业内部的数据情况,帮助监管部门和领导人员及时找到问题根源并尽快解决问题。比如,在财务部门,可以有效的开展以财务信息化为核心,帮助财务的信息化管理进行整改,这样不仅能增强财务的工作效益,还可以减少国有企业内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现象。从信息化管理当中,让所有的财务信息都变得更加透明,这样对整体业务管理的流程平台有所帮助,加入公众监督的渠道,让所有人实施监督能力帮助国有企业完善体制,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越来越强,国有企业对帮助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潜力。但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对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进行优化和完善,让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发挥出最大作用。文中从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流程为特点,来寻找突破点,也客观的观察了国有企业所有的典型难题。针对国有企业特定情况,全面建设信息化的平台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完善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内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可以避免由于个人或者系统管理不当产生的不必要风险。完善国有化企业的建设近在咫尺,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不松懈,希望所有职工都要配合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帮助国有企业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帮助国家经济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流程国有企业信息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