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联网+模式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以廊坊市为例

2019-11-30白娇宓胜杰赵海川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遗传

白娇 宓胜杰 赵海川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材料工程学院

1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

1.1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廊坊市与北京、天津紧紧相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宫廷技艺和其他文化共同组合而成。比如,百宝镶嵌技术、花丝镶嵌技术、景泰蓝制作技术等,都具有浓郁的宫廷风格;固安柳编、核雕、秸秆扎刻等是来自于民间技术。目前,廊坊市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共234个,其中有四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可以看出,廊坊市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再加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具有宫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技艺。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引起了社会和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所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当下就做出行动和尝试。

1.2 保护非遗所进行的努力和尝试

廊坊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广阳区九州镇南汉区设立了宫廷忆述小镇,总面积600 多平方米。设有展示馆、体验馆、图书馆以及会议室,为广大非遗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廊坊市非遗协会也在微信创立了“非遗廊坊”公众号,作为廊坊非遗宣传和推广的阵地。公众号会定期推送廊坊非遗的最新信息和与非遗的相关活动。使廊坊非遗搭载互联网平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廊坊市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技艺体验活动和非遗大讲堂专题讲座—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线下活动,使廊坊市人民与非物质文化手工艺人零距离接触,体验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廊坊市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势态。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非物质文化还缺少互联网和现代科技的介入。

2 互联网+模式的优势

2.1 目前互联网+模式的表现形式

在互联网发展之初,移动端的各种软件还未发展起来,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多为通过电话进行语音传递信息或者通过传呼机、电报机等进行文字传递信息。当时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方式复杂,故很难进行文化的传递。而目前为止互联网已经相当发达,目前的信息传播方式多为图片、视频,传播信息量大,传播方式简单,故文化的传递相对容易。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对廊坊市非遗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互联网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连接,人与人的连接,商品与人的连接,客户与企业的连接等等。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让传统企业直接和他的客户连接起来,把一些中间环节去掉,降低成本,给客户带来实惠,让企业与顾客的连接更加紧密。

互联网+的表现形式还有就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相结合。最好的例子是滴滴打车。这是传统出租车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形式。以往打车只能在路边苦等,可能要晒大太阳,还可能要淋雨。现在只需要使用手机APP,就能方便快捷的叫到专门为自己服务的出租车,又方便又快捷。

在互联网软件飞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硬件也在快速的发展。硬件配合软件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就为非遗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技术载体。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在非遗传承中寻求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多元化保护传承管理体系,采取建立非遗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基地,寻找、打造新一代的非遗传承者、非遗文创+互联网模式等措施,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此外,还利用“非遗文创+互联网”模式,以文化产品为表现形式,引导文创产品市场化,让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互联网+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结合,可以是电商平台与非遗产品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产品展示平台的结合、数字资源数据库与非遗各种文化载体的结合;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是线上与线下的联系的载体、是传统与现代技术对话的窗口、是热爱传统的人们的一个精神社区。

2.2 互联网+对非遗传承的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千禧一代已经走向或即将走向社会,因而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追随时代的脚步一路向前,更好的呼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也能更好的融入千禧一代的生活和消费中,拓展了非遗的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突破了传统的展示模式,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非遗的传承来说是把双刃剑。通过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互联网在改变非遗传承与推广方式的同时,也有可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丢失其内涵,因此需要手工艺人掌好非遗的大舵,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稳步向前。

2.3 互联网+是非遗文化重要的载体

保持自身生机与活力,也是非遗必须要随着时代演进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商业发展模式将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无法及时展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的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助移动端通过电子交易的形式将手工艺品购买到家中,亦可通过某某些app 来直观地展示在眼前,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让人们从各个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互联网+模式对非遗传承重要性

非遗产品和非遗文化虽然精彩绚丽,但是真正进入日常生活中的并不多,有些还“养在深闺人不识”。互联网的出现,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传统手工艺被更多国人所了解。传播也是一种生产力,在信息技术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是对非遗自身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将促进新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只有搭载互联网的平台,才有可能实现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的完美对接。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遗传
非遗传承
弘正 《火系列之寂》
廊坊专场(二)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廊坊不可能独自春暖花开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