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实习的高职学生混合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1-30马玲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数码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混合职业培训

马玲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1 引言

1.1 背景

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弊病:

1)未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2)未做到“以能力为重点”,“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忽视交流使学生能力增长较慢。

3)未做到“以内因为驱动”,忽视内因忽视创新,只强调外因强调制约,束缚了学生的内驱力和创造性。

综上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1.2 意义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能力培养单一化,只专注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改革机械化,照搬别人的课程,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三是教学方法单调化,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将学以致用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去企业实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配合混合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高职学生的特点

1)生源多样化:普通高中生源和职业中学生源在高等职院校占有较大的比例。

2)重视自身发展:市场经济下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高职学生认为只有不断自我提升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参加级别较高的比赛和考取各种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来增加未来的竞争力。

3)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高职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积累工作经验、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2.2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制度以学校为中心: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本科录取线,客观上高职生和本科生有明显的差距,以“学校为中心”的学习制度来要求和管理学生,极易造成高职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学考核重知识轻能力: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实施了考核方式的改革,但是考核方式依然以闭卷笔试为主,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培养过程重说教缺引导:高职学生好动、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需要教师正确地、持续性地引导。

2.3 企业实习的意义

1)验证职业选择:对于确定好的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是不是适合自己。

2)了解工作内容:通过每天的日常工作和同事的交流,了解该岗位所有的工作内容,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3)学习企业标准:企业中每项工作是有标准流程的,要了解并按要求做。

4)找出自身差距:从工作中找到自己与岗位的差距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弥补措施,快速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2.4 混合培养模式的特点

混合培养模式采用咨询式培训方法进行课程和实践的设计,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聚焦高职学生进行精准调研摸底,找到关键行为和任务难点;

1)系统设计、整合开发:设定培养目标和评测方案,聚焦能力短板和提升方向,设计、开发、整合优质培训课程和多样化学习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线上学习、行动学习、教练辅导、跨界交流、案例分享、实战演练、复盘总结等);

2)科学运营、机制保障:基于项目目标设计定制化的项目运作管理标准和流程机制(包含但不限于班级管理、团队竞赛、积分管理、导师机制、成果管理、品牌宣传等);

3)复盘总结、迭代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沉淀一套标准化、可复制推广的混合式培养模式,同时,在每期项目结束后,及时进行复盘总结和优化迭代,形成课程内生式的培训产品设计和复制能力。

2.5 混合培养模式的目标

1)提高培训转化率:面授课程与在岗实践相结合,先学习再实践,符合成人学习规律,培训吸收率、转化率提高;

2)促进能力提升:结合岗位能力要求,调研测评全面摸底,优质课程与多样化学习叠加,全面提升学生短板;

3)支持选拔工作:积累详实准确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数据,为人才评价与选拔提供参考;

3 结论

将高职学生的校园培养与企业实习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发挥混合培养模式的优势:企业实习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可以将线上学习、行动学习、教练辅导、跨界交流、案例分享、实战演练、复盘总结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利用企业的平台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猜你喜欢

混合职业培训
混合宅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职业写作
混合运算的技巧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