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表演的构想与形式

2019-11-28吴翠华

戏剧之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构思表演戏曲

吴翠华

【摘 要】中国戏曲表演与其它舞台剧表演相比有着独特的差异。所谓戏曲表演是指介于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之间的一种特殊表演类型。它有着稳定的表演价值体系,吸收了中国话剧表演、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最终成为了极具独特性的艺术形式。戏曲表演要求演员通过大量的戏曲表演、肢体动作和表情的结合,将戏曲表演和影视规律相结合,从整体看具备连贯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戏曲;表演;构思;形式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048-01

泗州戏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那么,它所具有的艺术特点肯定也是独具特色的,并不与其它戏剧相似,具有本质区别。

一、戏曲表演的本质特征

戏曲表演和其他类型的舞台剧表演在审美价值体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实践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戏曲表演通过特有构想和样式展示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达到戏曲作品外在和内在的高度统一。因此,戏曲韵味、市场发展等因素都对戏曲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还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居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较其它剧种更显密切。

戏曲演员的实践方法比较固定化,它是在吸取了传统艺术诸如戏剧、武术、传统戏曲等基础上自成一套体系的,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实践。其他类型表演特征实践方法相对比较开放多元,尤其在作品创作的实践上更加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元素。戏曲表演实践内容包括身段、语言、场景等等实践条目,其他类型表演特征则更加多元化,比如城市影视剧表演侧重于城市题材创作、编排等等。

二、戏曲演员的音乐美学素养

音乐美学是戏曲作品的核心精神属性,好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美学价值,才能完成戏曲艺术美的感知、交流、反馈。只有认清和阐述好戏曲表演与戏曲作品的表达关系,才能引起观众在戏曲作品方面的共鸣。如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节拍,除了大部分是后半腔起唱外,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所以说,戏曲表演阐述与戏曲作品表达协调统一,对于凸显作品的音乐美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戏曲作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具体运动展开。戏曲表演作为戏曲作品的现实载体,它通过器乐、人声等质料,完成对民族内在精神的形式转化。戏曲作品作为真实的感性存在,当它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在主观面前,它就具有了生命力,它不再是某个个体的生活经验,而具有了普遍的意义,铸就了一个群体共同的心理结构,这些都需要戏曲演员对戏曲作品的表达与阐述的统一来完成。如果演员缺乏有效的戏曲作品阐述,那仅是一种陌生的缺乏普遍意义的体验;如果缺乏闡述作为中介,那不过是肤浅的戏曲作品。

三、戏曲演员的构思与艺术表现规律

夸张与虚拟结合是西方戏曲导演布列松首先提出来的理论,布列松认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流逝中被切分为无数个“切片”,这些“切片”共同组成了我们所经验的事物。虽然每个事物包含无数个时刻,但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会出现虚构的瞬间,戏曲导演的核心目标就是捕捉这一令人激动的“切片”,将之夸张呈现。戏曲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虚拟瞬间的把握,将客观存在的事物转化为戏曲中的“事实存在”,让更多的人通过欣赏影像认识到真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为后来人提供再现宏大叙事和生活细节的素材,帮助后来人了解历史中人的行为举止和活动轨迹,了解到事物的真实样貌。

戏曲将演员的身体作为表现客观对象的媒介,直观的视觉感知于观众,也通过演员虚拟、写意性的表演去调动观众的想象,完成对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诠释。戏曲舞台常通过虚拟的表演启发观众的联想与想象。虚拟表演必然会走向程式化,虚拟动作在不断重复出现中被观众理解,化成明确的指向性符号,与观众形成高度的默契。戏曲的虚拟往往是在无关紧要处,一笔带过,但表现的却比现实生活中更为丰富。

戏曲一直是以“武戏文唱”和“文戏武唱”为表演指导思想的。导演武戏时不单要注重武功、武打等元素,还要展示出人物的气质、风度和思想境界、内在感情,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戏曲导演应该要考虑的事情。

在戏曲领域当中,戏曲艺术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戏曲这种虚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构造性。现实主义是西方近代启蒙运动的另外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价值和互动价值。虚构主义所对应的道德情感价值和人文价值恰好是现实主义的一种补充,两种构造共同组成了戏曲导演的创作标尺架构。

参考文献:

[1]袁青.张曼君戏曲导演艺术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8.

[2]谢柏梁,赵建新,吴新苗,等.2015年中国戏曲发展态势研究[J].艺术百家,2016,32(04):22-39.

[3]周夏奏.艺术完整性与程式——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戏曲导演制[J].文化艺术研究,2015,8(02):68-77.

[4]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5]董昕.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6]李军.齐如山戏曲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构思表演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