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财千万别“作”别学苏大强

2019-11-28叶辉

投资与理财 2019年5期

叶辉

电视剧《都挺好》最近热播,由倪大红饰演的苏大强可谓红得发紫。这个懦弱虚荣的小老头,自从苏母死后,放飞自己开始了各种“作妖”,不管是闹着要去美国和大儿子住一起,是要和保姆结婚,还是偷偷地把自己的积蓄全都做了“投资”被骗,都是让人捧腹又无力吐糟。

苏大强买理财产品受骗,剧情更是直击当代家庭痛点。苏大强看不上收益率太低的产品,买了来路不明理财公司20%年化收益的产品。至于钱投到了哪里,他一无所知。他只一门心思认定——收益率高的就是好产品。

这一场景,与我们身边各地发生的一幕幕何其相似:街头理财公司只要租个门脸,豪华装修一番,打出14%、18%年收益的招牌,就有无数人上当。稍微有点投资常识的都知道,正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能达到5%就已经很高了,给出20%以上年收益的多是骗子。那些公司要怎么投资才能支付20%利息?基本不可能。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盯着收益,自我安慰 “正规公司就是安全的”、“打广告就是有实力”,完全忽视了高收益背后的风险。

苏大强们让人又气又恨的同时,我们其实不妨反思一下:身边又有多少个苏大强?自己又有没有做过苏大强类似的事情?理财时,很多人认定“好”与“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收益率:收益率高的,就是好;收益率低的,就是不好。殊不知,金融的本质,就是有多高收益就有多大的风险。在把我们的钱放进去之前,要看清楚产品说明书以及投资方向和范围,最重要的地方是看我们的钱会去哪,会如何赚钱?这决定了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和预期收益情况。如果钱是理财公司拿去做投资了,你觉得安全吗?

大家都在嘲笑蘇大强,殊不知,很多时候与苏大强无非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我自己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前几年在书画投资上赚了些钱,就自信满满,用了很高的杠杆借钱做投资,除了投资书画还买股票,结果2015年股灾来了,书画市场也陷入低迷,我天天为如何还钱发愁。我还算好的,只是焦虑了一段时间经济没出什么问题,其他很多更激进的人呢?那一年借钱炒股倾家荡产的不少,画廊被银行逼债倒闭更多。事后,太太问我:你多赚点钱就能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吗?如果失败了呢?可能现在还不错的生活也无法保证。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这么激进地做投资呢?

对于家庭资产配置来说,小比例投资些激进产品未尝不可,但是有的人眼里只有收益,不惜押上身家性命炒币、买概念股或者做各种激进的投资,其实对于家庭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

老生常谈再说一遍巴菲特投资最基本的三条军规: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时刻牢记前两条。股神为什么能在资本市场纵横几十年?无非是在“保本”的前提做做投资,赢得了长跑。

理财同样如此,一定要“稳”,千万别“作”别学苏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