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思维的那根弦

2019-11-28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钻研变化教材

丁 胜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城南完小,湖南 益阳 413500)

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大型观摩研讨会,第一次现场感受专家、名师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会引发崭新的思考。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总是表现出一副很忙的样子。确实,老师很忙,忙着备课,忙着看作业,忙着管理学生,忙中有序,井井有条。可是渐渐的,在百忙当中,我们却忘记了思考。

上一节课,很容易;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将课上的精彩,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钻研教本,多思考,勤生变。

一、勤钻研

这一次外出学习,带给我的思考是震撼的,他们之所以为名师,离不开他们潜心钻研,离不开他们的兢兢业业,离不开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几度被他们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也崇拜他们一直在教育战线上努力着。最后,罗鸣亮老师的一席话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道路上不停奔波着。

因此,站在一线的我们,更有理由不断向前,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教本表面的知识上。于永正先生说研读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透彻、全面地解读教材,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个教师对文本研读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深度,我们需要去钻研怎么让学生懂得更容易一点。所以我们得要拨动自己思维的琴弦,建立起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捕捉到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透过现象去抓到本质。

教材是静态的,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教本上内容精而少,往往只有简单的几幅主题图,而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这些静态的结果“教”给学生,而是要将这一“结果”变化为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的实现就需要我们读懂教材,读透教材,仔细钻研教材。

二、勤思考

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要思考,我们也要思考。但是目前的课堂,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思维代替着学生的思考。这一次贲友林老师在讲座上展现的一幅画,触动了我。那是他女儿画的一幅画,这幅画正赤裸裸地呈现着目前教师课堂上的现状:画中的老师占据着整幅画大量的篇幅,正在黑板上洋洋洒洒的板书着,右下角画得却是零星的几个圆,代表着听课的学生,他们竟连身体都看不到。这让我不禁自问,我也是这样的吗?课堂上不是应该“学为中心”吗?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总是害怕课堂上的不确定,害怕我们掌控不了,所以一直在“宣扬”着我们是主宰,一直很“负责任”地牵着学生往前走,殊不知这样带来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

学习就好像学生与知识在谈一场恋爱,从初步感受知识作为支撑,建立联系,再慢慢认识知识,最后至熟悉。细想,如果这一整个过程都是由外在力量强加上去的,那这一场恋爱不是很痛苦吗?

学生之所以讨厌数学,是因为我们总是将知识弄碎,碎片太多,才使知识难上加难。比如:我们在上《植树问题》这一课时,总是会分三种情况来讲解:两头都种,一头不种,两头都不种,然后总结出规律,让学生记下来。这一次俞正强老师的《植树问题》,让我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我们在讲解这个问题时,是在教学生新知识,而俞正强老师的课,就是让学生明白《植树问题》实际上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平均分的运用。这也让我认识到了学习不是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而是一个应用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片段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数不胜数,我们自认为总结了规律给学生记住,就是学生学到了新知识,殊不知没有思维含量的死记硬背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的思考,是所有教师都不能缺少的环节,我们需要去思考怎么将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我们需要去思考,怎么将这些被我们弄碎的知识整合。只有思考的越多,我们的认识才能提高得越快。

三、勤生变

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在我们的课堂上,千篇一律的都是“同学们,看黑板”、“同学们,请认真听”“你上课不细心,不认真”、“请同学听老师说”、“这道题应该是这样做的”等等。这样的话语我们说得太多,太空泛,以至于成了老师们上课的常态。课堂上没有变化,自然就吸引不了学生,更别提教学艺术。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因为在大千世界中,总会有能抓住学生兴趣的事物,我们常说要是学生上课能向他们玩的时候那么认真就好了。其实是我们自己忘了,就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没有变化,没有能抓住学生眼球的新鲜感,自然吸引不了学生;当学生习惯了一个没有变化的课堂,自然会生厌,这样我们何谈教学,何谈思维培养。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去捕捉课堂上的变化,课堂上不能依赖课件死磕到底。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变化,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要因变生变,不能将刻板进行到底。

我们要在思考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变化中抓住教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变化的课堂中不断感知数学的魅力,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思维含量。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缺忙碌,我们缺的是与忙碌相伴随的追问,我们需要通过思考,怎么去拨动思维的那根弦,拨动了这根弦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猜你喜欢

钻研变化教材
教材精读
Desire for Youth
教材精读
乐在钻研中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略说钻研语文文本的基本程式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