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重构

2019-11-28吴楷玲朱润枫

时代经贸 2019年30期
关键词:农户销售农产品

杨 辉 吴楷玲 朱润枫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竞争日益白炽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国家互联网发展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高达8.29亿,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同比增长3.8%,其中,农村地区网民人数约为2.1亿;电子商务的涌入热度居高不下,我国的电子商务平台数量高达3万家,基本采用B2C、C2C以及O2O模式销售产品。由于电子商务的准入门槛降低,行业扩张较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给农产品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出现一定的市场波动。

(二)产品质量问题凸显

在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下,交易双方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对于买方而言,无法近距离接触农产品实物,对商品信息的掌握程度较低,在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部分农产品的保质期相对较短,而商品流通需要一定的时间,容易导致农产品在流转过程中发生变质、损坏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与农产品销售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农副产品的推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电商销售模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在平台上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商品,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产品口碑,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运营专业化水平低

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创新了商品的流通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知识、农业知识,以全面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进一步优化销售模式。而在现实情况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人员构成一般以农民为主,其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应对具有滞后性,销售经验相对欠缺,众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其网络平台运营能力的提升。尽管部分平台具有专门的运营和规划人员,但缺乏农产品基础知识,导致信息更新速度较低,出现信息混乱的问题,降低了顾客的购买欲望和忠诚度。

二、重构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现实途径

(一)明确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定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竞争的激烈化,对于农户或者农产品销售商而言,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培养移动互联网思维,明确自身的定位,包括商品种类、推广方式、运营模式、物流运输以及产品定价等,做出详尽的规划,进行精准定位,达到扩展市场空间的目的,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以三只松鼠为例,该公司于2012设立,从成立之初就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定位于互联网食品销售,主营坚果和干果类食品,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一跃成为当前最受消费者青睐的电商企业,仅在2018年11月11日的活动中,三只松鼠的营销额高达6.82亿,比2017年同日增长30.51%,据统计数据,双十一当天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的浏览量突破2200万,成为热度最高的流量品牌。随着销售的扩大,三只松鼠公司对市场定位进行了优化,主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在主打花茶、坚果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开始尝试糕点以及膨化食品领域,不断完善商品品类和结构。在店铺界面和包装上,三只松鼠配套商品主题,对外观设计进行定位,以颜色不同的三只松鼠为logo,寓意不同的年轻人,深受年轻人的喜欢。无论是店铺的推广经营还是后期服务,三只松鼠公司都具有独到之处,时刻明确公司的市场定位,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销售口味丰富的优质食品,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品牌,成为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学习典范。

(二)保证农产品的优质性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平台监管难度相对较大,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平台的展示来了解农产品,难以准确判断商品的质量和自然属性,无法实现有效的性价比统一。为使消费更全面地掌握商品信息,商家应严格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图文描述、视频展示的方式,真实地反映产品状态,对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以及流通环节进行详细的说明,并标注相关资质认证和质量标准证明。对于蔬菜、水果、海鲜等声像产品,对保存时间和保存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运输配送上需要使用相关的配套服务,包括冷链运输、同城配送等,以保持产品的鲜活度。

以菜管家为例,该平台于2009年12月开始运营,以达到农产品B2C销售为目标,以生产和销售绿色优质的农产品为商业主题,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优质农产品,覆盖了乳制品、肉制品、果蔬和水产等各品类,响应国家绿色经济食品的号召,主营绿色农副产品,为企业赢得优质的口碑,树立了品牌价值。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菜管家逐渐扩大了地域范围,与全国各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缩短配送时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逐渐成为集生产、平台运营、水平配送于一体的综合电商平台。菜管家的成功案表明,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不仅需要创新销售模式,更需要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这是扩大农产品销量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三、政府合作型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中,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其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网络平台的熟悉程度较低,增加了运营和销售的难度。因此,当地政府应结合地区的实际状况,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设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专项制度,给予农户指导和帮助,或者委派专业人员指导农户进行实践,鼓励更多的农户通过移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提高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促进农民身份角色的转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物流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不仅依托发达的互联网,同时也依赖于便利的物流运输,以此保证农产品流通的时效性,实现商品的地域转移。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交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尚未完全普及,物流配送体系相对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意识到物流业务的重要性,建设配套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梳理农产品运输、配送的流程,搭建以农村为中心的货运站,建设冷链集散中心,完善当地的配送枢纽,进而引入外部物流服务商,例如顺丰、圆通、中通、韵达等物流公司,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使物流配送服务能够覆盖到农村地区,为农产品的流通奠定基础保证。

(三)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创造了条件,结合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具体的创新销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C2B/C2F模式,也称消费者定制模式,以客户的需求为指导,农户根据订单要求的种类、数量来生产和包装农产品,借助物流运输体系,将产品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常见的有水果提前预定、农产品加工等,根据消费者需求生产,市场风险较小。 B2B模式,是一种农户到商家的销售模式,农户将农产品销售给一级批发商,由批发商对接消费者,完成产品的最终交易。该销售模式有助于减少农户的运输成本,保证产品的基本销路。 F2C模式,也称为农场直供销售模式,农户自行生产产品或者直接从农村取得货源,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保证了产品来源的可靠性,有助于建立消费者的信任感,丰富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应当建立配套的物流设施,奠定物流配送的硬件基础,对于农户而言,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提前下,应不断学习和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关注市场动态,促进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猜你喜欢

农户销售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