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润无声
——谈小学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方法

2019-11-28李启华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感文字课文

李启华

(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五一小学,贵州 盘州 553531)

语感是对语言和文字的感觉和悟性,是一种修养或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形成需要在聆听、阅读、会话和写作中一点一点地积累,课堂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并不是今天讲完课学生明天就能拥有这种能力,但是每一次听、说、读、写的训练都是量变的过程。教师应该重视这个训练过程,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在关键时刻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其提高语感。

一、小学语文语感训练的重要性

语感是学习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核心要素。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曾提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对语言和文章的把控基本上靠直觉,为什么有的人读一段文字时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快速领会文章主旨,或者能瞬间发现哪里用词不准,哪里不通顺,写作时许多精彩词句不假思索,全凭直觉信手拈来。这种直觉就是预感。它不同于理性分析,而是与人的思维有关。这种思维的形成来自于人的知识经验,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阅读和相关训练才能习得。小学是基础学习阶段,正是语感训练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语感的训练,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感训练策略

(一)读书“百”遍,积累语言素材,逐步培养语感

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与语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书的内容和主旨。随着阅读次数和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越来越透彻,而语感恰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应该怎么读?关于阅读训练,笔者有一套比较实用的课堂教学经验可循。例如,在讲《桂林山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时,笔者先领读,读到“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三个排比句的时候,重读三个“真”字,使学生产生代入感,真正体会到桂林的水干净澄澈,然后心随“水”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而学生与作者通过课文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正是语感的形成过程。

(二)品词析句,逐渐培养语感

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要表达的主旨大意主要通过字词、句子呈现出来。要培养语感,就需要学生对字词、句子有敏锐的感应力,在读到某句或某字时,要懂得揣摩作者在这个位置用这个字(词、句)背后的深意,边读边想,边想边记,逐渐培养语感。比如在讲《火烧云》(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时,读到“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天上的云不可能像火一样燃烧,作者为什么把云比喻成火?为什么说“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个“烧”字在文中有何妙用?”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火比喻云,正好能形象地说明火烧云的颜色是“红彤彤的”,从西烧到东,说明火烧云的范围在扩大,而且“烧”字能表现出云彩变化很快。学生通过思考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逐渐培养了语感。

(三)发挥想象,通过写作培养语感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而写作是用语言和文章抒发情感的路径。如果说阅读是体会和感悟课文情感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将课文情感逐渐升华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语言体验和审美情趣的过程。小学生思维模式简单,但是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往往会加入很多想象的成分。比如大人说“地震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会说“大地母亲生病了,咳嗽了。”他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现实中的马车是灰姑娘参加盛宴乘坐的南瓜车,石头是哈利波特用的魔法石,普通的木棍是童话里的魔杖,甚至一张白纸在他们眼里都可能是破译神奇物件的密码信。语文写作恰恰需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来组织语言和文字。写作是借助想象力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语言来描述生活情景,所以写作也是训练语感的关键。

三、结语

语感是集中体现学生语言和文字能力的一种形式。无论是阅读课文,还是理解诗词主旨,都需要用语感作为支撑。语感的形成需要在“读”的基础上逐渐增进理解,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的理解用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将生活体验融入语言和文字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拥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每一点变化,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阅读、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其努力尝试,持之以恒,逐渐帮助其建立语感,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语感文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背课文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