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韵浅说

2019-11-27醳倾

食品与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岩茶武夷茶汤

醳倾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约八千万年以前,武夷山地区的火山运动使武夷、星村一带形成由火山岩包围的盆地,周围的碎石在湖泊中央逐渐沉积,后来又在另一次大的地壳运动下,湖盆的西部断裂,形成了诸多的单斜山,这便是现在所谓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武夷岩茶以当地“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而得名。

《续茶经》说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如今,武夷岩茶以距核心产区的远近,划分等级为“正岩”“半岩”和“洲茶”。品鉴武夷岩茶,必是要抓住其品质特征,即“岩韵”。

“岩韵”是岩茶所特有的,如同安溪铁观音的“音韵”,太平猴魁的“猴韵”一样,具有审美的独特性。欲了解“岩韵”,既要有长期的品饮经验,更要善于比较。比较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即通过与其他茶进行比较,体会岩茶质量上的独特性;抑或通过在岩茶之间进行比较,感知这种特征的强弱。往往岩茶品质越高,岩韵越显。

清代袁枚尝遍南北名茶,最喜龙井茶,阳羡茶次之,他在《随园食单》有这样的记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这佐证了“岩韵”须在比对中感悟,更阐释了对茶的品鉴可以是一种高级别的审美。审美修养的高低,往往与人的见识、学问、情趣有极大关系。如袁枚这般读破万卷书、行过万里路,而不失生活情趣者,才能有如此品味。

晚清梁章鉅,将武夷岩茶特征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林馥泉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提出:“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明代张源在《茶录》中说:“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青香,火候相当,曰兰香, 雨前神具,曰真香”,这说明茶的香气有品种香,也有工艺香。而岩茶,是二者相互交融的综合香。其香不如绿茶清爽,但更为浓郁持久而醇厚绵润。

岩茶的香气富于变化,使用工夫泡法,在前两水有明显的焦糖香,从第三水后其花果香开始显露。不同品种、不同山场又呈现出不同的香气类型。七水过后,岩茶的花果香会向粽叶香转变。这种木本植物的特别香味,私以为便是所谓“真香”在岩茶上的体现。以正岩肉桂为例,这种茶的香气力度极强,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香气。这种香仿佛带有骨鲠,常被认为霸气,好像会渗透杯盖,给人以冲顶之感。喝茶后,杯底香气不散,呈现为“一团”。茶汤吞咽下去很久之后,茶的滋味仍在口齿间留存,而香气则在体内回荡,这种美好、悠长、富于变化的回味,正是岩韵的表现之一。

从茶汤的汤感上来看,口腔内和喉咙处会有轻微的凉意与收敛感。用平常的话说,就是“感觉茶汤里有东西——茶汤里“沙沙”的小颗粒丰富了茶汤的质地,这样的感受个人认为或许就是“岩骨”的表现之一。宋代苏东坡在《和钱安道惠寄建茶》中赞美建茶“森然可学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元代赵若有“石乳沾余润,云根石髓流”;明代吴拭在《武夷杂记》中说:“武夷茶自蔡君谟……制以松罗法,汲虎啸岩下语儿泉烹之,三德具备,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此三者似乎表达了同样的一种汤感,即岩茶细腻而带有颗粒感。

清代乾隆皇帝在《冬夜烹茶》诗中写道:“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口感醇厚表示岩茶品质好。由于茶汤中内含物质丰富,入口后不会产生空洞感,于是在茶汤下喉时就感到有一股骨鲠之气。“岩骨”二字既描摹了岩茶的生长环境,也展现了其滋味特点。岩与骨的组词,给人一种铮铮的硬朗之感,它不像铁板一样沉重死板,而是富有弹性和活力的硬,层次丰富、变化无穷。如同咀嚼橄榄,初入口时苦涩,刺激口腔,产生收敛感,随之满口生津,产生甘味。先苦后甘,先敛后润,先醇后清,齿颊留香,荡气回肠。岩骨巍巍如武夷山,花香汤汤似九曲流水。这样的感觉可能就近乎梁章鉅的“活”字。而活,应是岩韵的最高表现。

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记载明代武夷茶以“接笋峰上,大黄次之,幔亭又次之”;陆羽在《茶经》中所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张大复评价道“夫烂石已上矣,况其峰之最高、最特出者乎?大黄峰下削、上锐、中周广,磐郁诸峰无与并者,然犹有土滓,接筍突兀直上绝不受滓,水石相蒸而茶生焉。” “正岩”多为紫色砂砾岩,“半岩”以红色硅铝质土为主,而“洲茶”则多是河流冲积黄土。据调查,正岩土壤,含砾量高,质地以轻壤为主,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土壤通风透气适中,适合茶树生长。而质地较粗粘,含砾量较小的黄土所生的茶叶的质量较差。有专家分别对 “正岩”“半岩”“洲茶”三地的茶园土壤进行调查,发现三地茶园的氮、磷、钾三要素含量和比例差距很大。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酸碱度及疏松度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高低。

韵,在音乐上往往意味着愉悦感与回味悠长。对于岩茶来说,要将“岩骨花香”等特质结合起来,才能体会到完整的“岩韵”。若品茶者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对岩韵的理解想必就能更加深刻,品茶时能够体验到的美感越强。这种在岩韵缭绕中的美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与“物外之趣”。

猜你喜欢

岩茶武夷茶汤
武夷岩茶
基于消费者偏好分析的岩茶挂耳茶包拼配研究
“天价岩茶”折射茶业乱象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小品种,不寂寞
美丽的小武夷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一字蚀骨
武夷星禅茶
走进“武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