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沉默的“灵丹妙药”

2019-11-27陈陆云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沉默分享

陈陆云

【摘要】文章立足于品德课堂,关注学生学习现状,探索为什么学生拒绝参与体验与分享。文章就如何改变分享环节的现状、提高学生分享的积极性、让大家在分享中有收获方面进行几点思考与尝试:共鸣共情——营造分享氛围的情境;授人以渔——增加分享过程的“品德味”;抛砖引玉——丰富分享方式的“多样化”;吾省自身——提升分享引导者的“应变力”,从而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引導学生高效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达到共同进步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分享;沉默;品德课堂

现在各学校的品德课,一般都是由班主任兼顾,因此教学中明显地带有兼课老师的教学痕迹。就算老师能有意识地对待品德课的教学,但也无可避免没完没了地对学生进行说教,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造成品德课的枯燥无味。实际上,品德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不能只局限在40分钟内,更不能在这40分钟内不停地说教,而是要课外课内相结合,尽可能利用一切的素材,开展有效的教学。因为学生年纪尚小,对历史事件、社会动态、英雄人物以及领袖人物知道甚微,单凭课堂上教师的传递,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新课改的目标又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用“经历、感受、参观、尝试、分享、接触、反应、领悟、交流”等行为动词来表述具体目标。

品德课提供的道德素材,来源于生活,都是通过编者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的人和事,是典型的、高境界的,是较为理性化的教育材料。为了让学生明理更为深刻,价值取向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社会效应,在课尾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多列举和评析生活中的实例,多质疑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在分享环节要使品德活动课程中更具有生活化气息,以达到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道德认识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传递大量信息,学生在下面忙忙碌碌,根本来不及思考和消化,导致分享流于表面,让学生拒绝参与体验与分享。单由于种种原因,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并不高,使得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情感,领悟道理,发展品德,培养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目标难以达成。品德教学活动如何改变分享环节的现状,提高学生分享的积极性,让大家在分享中有收获,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下手做细致的考虑。

一、共鸣共情——营造分享氛围的情境

1.创入情入境的氛围,让课堂“心随意动”

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教师要创设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能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要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其在回忆、感受中重新连接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老师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手段,借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并导入活动主题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配以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渲染气氛,更能打动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情境的创设达到最佳的体验效果。

2.树教师的榜样力量,给予真诚关注和引导

课堂上,教师要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分享,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真诚而坦诚地与学生相处,积极关注接纳、理解学生,引领学生将道德认知与评价转化为道德行为,在行为实践中体验道德行为带给自身的愉悦感受,最终使道德规范成为儿童道德的自我需求的最佳途径。

二、授人以渔——增加分享过程的“品德味”

1.重感受,轻认知

分享学习强调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则并非单一地说理传道,而是充分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生动的教学语言,有趣的游戏活动,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做好体验的准备工作并引导体验,促使学生观察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思考人生,以达到自我完善发展。

2.重引导,轻教导

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经验的主要来源。只有离生活越近,体验才越深刻,分享感悟才最真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回归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引导学生从实践或心理层面做一番“切己体察”,使他们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情感,达到身心汇通、情理交融、知行统一的体验目标。

由此可见,分享环节中的“引导”正如张日昇所述的“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三、抛砖引玉——丰富分享方式的多样化

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在活动中触发学生的分享。

1.游戏中分享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它给儿童提供了肌体运动的、情绪情感的、认知技能的、社会交往的等融合在一起的完整生活,是儿童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才能得到充实,情感才能得到熏陶,价值判断才能得到分享提升。

2.角色扮演中分享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把换位体验和角色扮演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形式,充分反映新课程对儿童的尊重。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亲历,为儿童提供着丰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

3.实践中分享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只有通过主动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课堂生活只是儿童整体生活的一个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社会生活、调查体验、课堂分享等各种活动,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丰富的道德情感,还需要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体现其价值和科学性,所以品德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实践品德课上的分享认识。

四、吾省自身——定位目标的精准

为了让学生有效分享,需要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期望,需要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期望,需要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独特的话语体系与意义世界,需要将教学接受转变为教学对话,以舒展学生自由的心灵,使其分享生命的成长与意义。因此设计略高于已有经验的目标期望,进而通过内心不平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好奇心是任务动力向内部动力转化的关键。只有对教学活动真正的好奇、关注、感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对教学活动产生领悟、内心反应和体验分享,所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结构,进而融入其生命世界。

因此,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之前,应该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把握,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对课时教学目标把握准确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才能保证分享活动的形式和过程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知道学生在哪里,才能带他去我们想要他去的地方。”只有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才能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分享,让课堂不再“沉默”,每个学生都应带着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经验走进课堂,倾听理解他人,通过分享活动唤起并促进主客观世界的沟通与融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喜欢上分享,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最有价值的收获,也应该是他们学习品德课程的根本出发点。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沉默分享
孩子,我们慢慢来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不沉默才是金
美高院大法官“沉默”十年为枪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