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族靺鞨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

2019-11-27杨阳钟荷

百姓生活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山本满族针法

杨阳 钟荷

2019年的“两会”上,身穿满族服装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以下简称满族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一出现便引来诸多人围观。大家好奇地问她衣服上是什么刺绣,如此立体美观。“这是靺鞨(mò hé)绣。”孙艳玲自豪地说,“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衣服上的刺绣就是我们做的靺鞨绣。”

孙艳玲所说的靺鞨绣,是距今1300多年前唐代渤海国靺鞨族(满族祖先)女性所創的手工刺绣技艺。2012年,满族靺鞨绣被列入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在孙艳玲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满族靺鞨绣在我国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大放异彩,绽放出勃勃生机。

从小和靺鞨绣结下不解之缘

孙艳玲1978年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满族靺鞨绣是由她的家族老辈传承下来的刺绣技艺,根据家谱溯源,她是第四代传承人。“我从小跟妈妈和姥姥住在一起,姥姥做了一辈子刺绣的活,她喜欢刺绣,手艺非常好,远近闻名。姥姥人缘好,经常帮左邻右舍做绣品,有时她忙不过来就让我帮忙。我小时候淘气坐不住,姥姥就用一颗糖作为奖励,我就这样被‘骗着开始了学靺鞨绣。”孙艳玲说,她6岁起跟姥姥学习刺绣,从帮忙穿针递线开始,到画点图案花纹的小样,跟姥姥学会了各种靺鞨绣的针法,做了大量靺鞨绣的绣品,为她日后的靺鞨绣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靺鞨绣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渐渐被人遗忘,连孙艳玲自己也不再触碰绣针。上大学时,她选择了与靺鞨绣毫不相干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孙艳玲自主创业,干起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后来还是因为靺鞨绣,孙艳玲的人生道路发生了转折。

2004年,孙艳玲的日本友人山本先生,想要找人给他即将出嫁的女儿绣一件带有中国元素的和服嫁衣,孙艳玲答应山本由自己来绣这件衣服。“日本人做事一贯严谨,山本先生对所绣图案的色彩搭配、花样设计等提出诸多看法,我们沟通了3个月才把图案确定下来。”孙艳玲说,从前都是姥姥拿绣样来,她就按照画好的样子绣,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当她把绣有花鸟风景的和服交给山本时,山本称赞不已,并拿给多人传看。和山本先生的这次交往,让孙艳玲开始重新审视靺鞨绣,“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去探索研究”。从此,孙艳玲又一头“扎”进了靺鞨绣中。

怀着对靺鞨先人宝贵遗产的敬仰,带着姥姥“要将家族老辈人传下来的手艺传下去”的嘱托,孙艳玲开始在自己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中,开展手工刺绣培训,她决心将满族靺鞨绣传承下去。

革新针法,让古老刺绣技艺活起来

满族靺鞨绣所用的丝线,是东北特产的柞蚕丝。与细腻柔美的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纤维更粗,折光面积大,反光效果就明显。本身就带有珠宝光泽的柞蚕丝,在染色后更显艳丽,加上丝线颜色的饱和度高,绣出的作品色彩斑斓、形象逼真,远距离观赏时,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传统靺鞨绣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鸡爪针”针法。此针法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用类似鸡爪的形状来缝制皮草,结实不易撕裂。随着人们在皮草上一点点缝制花纹、姓氏,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刺绣。

孙艳玲深知,古老技艺只有创新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她对传统的渤海靺鞨绣“鸡爪针”进行改良,创造了“三角针”针法。孙艳玲说,“鸡爪针”是由一个点和从这个点延伸出去的3条线组成的,在层层叠加时,这个点就会变成死点,慢慢叠加成“脏点”,很影响画面效果和美观。“三角针”则是将汇聚成一点的3根线条,变成两两相交,而且交点都不重复,把点的效果减弱,提升画面的整洁度。

除了创新针法,孙艳玲还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方法,革新为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分层掺色的技艺,形成交错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层。采用新技艺绣出的人物生动传情,风景立体真实,花鸟风姿绰约,是对东北千年传统刺绣的重大突破。与中国的四大名绣(湘绣、苏绣、蜀绣、粤绣)相比,靺鞨绣既蕴含了南方山清水秀之韵味,又兼具东北大花棉袄的风情,它色彩瑰丽、大气磅礴,把东北人的粗犷豪放表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从刺绣匠人到企业领头人,将千年刺绣推向世界

孙艳玲说,在十几年前,她的刺绣作品销路很窄,带的徒弟也因没有出路而转行谋生。2008年对她而言是个转折年,在政府的推动下,她带领团队参加了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第一次让满族刺绣走出了小作坊,接受了市场的考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孙艳玲带领团队参展,使满族刺绣登上更广阔的舞台。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孙艳玲在黑龙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刺绣培训,培训人员包括下岗失业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几年间,她共培训了2万多人,每人每月收入平均能达到3000元。“越来越多的绣娘过上好日子,让我感到欣慰。”孙艳玲说。

2016年11月,国务院提出黑龙江与广东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国家政策为两省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借着这股东风,不惑之年的孙艳玲开启了二度创业,她在深圳组建了刺绣设计和产品销售团队,与牡丹江的生产基地强强联合。 2018年,孙艳玲在深圳成立了满族刺绣研究所,把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非遗手工艺品牌。“依托深圳的技术人才资源,让满族刺绣走向世界”是孙艳玲心中美好的愿景。

孙艳玲的家乡牡丹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镜泊湖、雪乡等知名景区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靺鞨绣这项古老的技艺,孙艳玲先后在牡丹江市区和镜泊湖景区建立了两座靺鞨绣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已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

多年来,孙艳玲不但带着靺鞨绣作品参加“哈洽会”“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展会,还曾到俄罗斯、美国、日本、韓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一些作品被美国、阿联酋、加拿大等国家的收藏家收藏。

在成为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孙艳玲2018年当选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怀着对非遗传承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她在牡丹江与7所院校达成合作关系,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在,孙艳玲已拥有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及7所培训基地,公司发展成缫丝、刺绣、培训等一整套完整产业链,员工1372人。公司的产品种类有服饰、工艺品等,单靺鞨绣产品就有6大系列上千品种,产品不但遍及国内市场,还远销北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东北亚、中东地区。

猜你喜欢

山本满族针法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螳螂之夜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