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各方资源 建立布病净化长效机制

2019-11-27马杰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布病阳性率陕西省

文│马杰(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总体监测情况

综合分析近三年布病监测结果,陕西省布病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阳性率均远高于全国水平,全畜间布病感染情况较重、流行范围较广。

二是以羊只布病为主,奶牛布病有所抬头。

三是畜间布病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布病场阳性率达到近年最高值,2017年个体阳性率较2014年上升1.12%个百分点。

四是从不同区域看,近三年咸阳、铜川、安康和汉中市布病阳性检出率在控制标准以下;商洛市商州、丹凤、商南等区县有输入性羊布病疫情群体点状暴发;榆林、延安、渭南、西安、宝鸡等市羊布病阳性率仍超过控制区标准。

五是除安康市外,其余9市均有布病奶牛检出,其中榆林和延安两市奶牛布病个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市。

二、布病防控主要措施

1.周密安排。为进一步落实布病防控工作,省兽医处在每年的春秋季动物防疫会上,均会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每年年初根据《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下发《布鲁氏菌病等8种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对全省疫控系统布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将布病列入目标管理范畴,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杰

2.开展定点监测。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0年起,在全省设立了10个布病定点监测县,每个县根据养殖情况,设置若干个固定监测点,开展不同畜种布病连续定点监测。自2011年起,陕西省也承担了国家牛羊病定点监测任务,在榆林、延安等牛羊养殖重点区域设置国家级监测点,开展持续监测。经过多年的定点持续监测,基本掌握了全省布病流行趋势。

3.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邀请布病国家参考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对全省疫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布病防控工作科学性;为做好布病防控宣传工作,省中心多次编印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册、宣传挂图等资料,发放至养殖场户,并通过广播电视、业务会议、科技下乡、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进一步增进从业者防护意识,提高群防群控能力。

4.强化技术研究与储备。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联合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和铜川市共同开展了《动物渐进式防控策略在牛羊布病防控中的应用》(简称PCP)项目,该项目结合OIE相关技术规范,按照兽医现场流行病学要求,根据全省实际,提出了全省布病防控工作的新思路。

5.开展布病基线调查。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卫生厅联合印发的《陕西省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7——2020)》要求,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了全省布病基线调查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三、宝鸡、铜川规模奶牛场两病净化项目

自2014年起,宝鸡、铜川两市在省兽医处和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按照《动物防疫法》《乳用动物健康标准》《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坚持 “因地制宜、先易后难” 原则,集成监测、检疫、扑杀、消毒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探索规模奶牛场 “两病” 净化路径和模式,完善扑杀补偿政策和保险联动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 “两病” 净化工作。在两市奶牛养殖重点县区,按照不同存栏规模确定试点场,采取签约模式,开展奶牛两病检测净化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奶牛 “两病” 监测净化新机制。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初步探索建立了不同养殖模式、不同规模奶牛场和农村散养奶牛 “两病” 检测净化机制和方法。特别是针对奶牛布病疫苗已免疫和免疫背景不清的规模奶牛场,通过实施 “连续监测、扑杀隔离、分群饲养” 的净化模式,最终可以达到 “两病” 净化群标准。

二是在规模奶牛场推行了 “两病” 净化 “基数包干、达标奖励” 的净化机制,有效调动了养殖企业作为防疫主体责任方参与 “两病” 净化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宝鸡市制订了《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试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国家财政补贴、商业保险落实的前提下,引入了项目补贴额度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补贴机制,即每头成年奶牛/犊奶牛的项目扑杀补贴金额=(项目实施上年度每头成年奶牛/犊奶牛市售平均价格-每头成年奶牛/犊奶牛政府补贴金额-每头成年奶牛/犊奶牛奶牛保险理赔金额)×50%,通过采取项目资金的动态补贴,进一步完善了奶牛两病补贴资金体系。

四是通过由畜牧兽医部门出资为农村奶牛散养户办理政策性商业保险的办法,有效地调动了奶牛散养户参加“两病” 净化的积极性,保障了项目在农村散养户的实施效果。

四、关于布病净化的建议

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 反复性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只有在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同参与下,群策群力并制定切合实际的净化路线并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要建立净化长效机制。一个病种的净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尤其重要。疫病净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省、市、县、场都要参与其中,做到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2.要充分调动各项资源参与到布病净化工作中来。疫病净化工作是需要政府、社会、养殖企业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事业,需要调动各种资源的参与,行政部门政策支持、行业内相关部门(如畜牧部门)的横向联动以及社会资源(如保险行业)的参与、企业发挥自身的积极性等,才能更好完成动物疫病净化工作。

3.从具体工作上讲,还需要在人员、技术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如在市县级疫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与培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检测标准与方法、检测试剂的统一上下功夫。

猜你喜欢

布病阳性率陕西省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聚焦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