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浮梁县金宝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9-11-27聪,李宁,周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板岩黄铁矿石英

朱 聪,李 宁,周 城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 景德镇 333001)

1 区域地质特征

金宝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高台山~鄣公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与景德镇~祁门深断裂带交汇部位,定位于江南地台东段中部的鹅湖金矿化集中区[1]。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浅变质岩系,成矿物质丰富,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是浮梁-婺源地区有利的金矿矿集区之一。区域出露地层大面积为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北东侧天宝~瑶里一线零星分布上古生界石炭系梓山组、黄龙组、船山组及二叠系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与长兴组。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为区域金成矿的赋矿地层,地层中金、钨等成矿元素丰度较高,矿质主要来自凝灰质含量普遍偏高的岩性层[2],为成矿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图1 金宝矿区区域地质构造略图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板桥组下段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出露于整个矿区,走向北东东~东西,倾向北,倾角60°~80°。金宝金矿区按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板桥组下段上部和板桥组下段中部两个岩性段,板桥组下段上部为矿区的主要赋矿层位。

板桥组下段上部:分布于矿区北侧,约占整个矿区面积的40%,岩性为灰绿色、风化呈紫红色砂质板岩,多与粉砂质板岩互层,夹杂薄层状凝灰岩、板岩,岩石较破碎、片理化强。

板桥组下段中部:分布于矿区南侧,约占整个矿区面积的60%,岩性为灰绿色、青灰色板岩、砂质、粉砂质板岩,岩石板理清晰,片理化强。

2.2 矿区构造

矿区剪切带变形构造发育,已发现两条规模较大的含金剪切带(编号为Ⅰ、Ⅱ),由西往东横贯矿区,剪切带以片理化凝灰质板岩~千糜岩为主体,以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剪切石英脉体大量出现为特征,剪切面理、剪切线理、剪切透镜体、揉皱等韧~脆性变形组构强烈发育。

含金剪切带是矿区最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控制着石英脉集中带产出,金矿体的产出受石英脉集中带控制。

石英脉带在剪切带中沿主剪切面及平行次级剪切面发育,常见1条主带与3条~4条次级脉带平行产出。内部石英脉体呈透镜状,被千糜岩包绕,总体产状与剪切面理一致。石英透镜体单体长×宽一般0.20米-2.0米×0.05米-0.50米,部分地段出现长10米~20米、中心宽2米~20米大透镜体。石英透镜体、千糜岩多沿主剪切面及其平行次级剪切面集中产出,形成石英脉~千糜岩带,简称石英脉带。石英脉带在膨大部位蚀变强时金矿化强,是工业矿体产出地段,反之矿化较弱,仅出现矿化。

2.3 矿区岩浆岩

矿区内零星偶见岩浆岩出露,仅在TC3-1槽探局部见风化状花岗闪长岩,Ⅱ号剪切带12线矿化带见云斜煌斑岩脉,矿区外围南有鹅湖花岗闪长岩基,北有金村花岗闪长岩株,空间上与区内金矿化关系密切。

2.4 矿区围岩蚀变

金宝金矿区金矿体受两条剪切带控制,金矿体产于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带破碎、强蚀变部位。在剪切带形成演化过程中,剪切应变伴随着热液交代,产生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铁白云石碳酸盐化等,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3]。

3 主要矿体特征

矿区共圈出9条金矿体,其中编号的5条, 4条(V1、V2、V3、V4)产在Ⅰ号剪切带中,1条(V5)产在Ⅱ号剪切带中。

V5是矿区主矿体,走向控制长410米,走向两端尖灭,倾向控制最大斜深166米,斜深方向未控制完毕。矿体赋存在Ⅱ号剪切带Ⅱ1金矿化带中,沿片理化凝灰质板岩夹石英条带中的剪切面产出,矿体产状受剪切面控制,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350°,倾角62°。矿体形态呈走向上呈不规则脉状或不连续小透镜状。不连续小透镜体。矿体最大厚度1.45米,平均厚度1.03米,厚度变化系数为21.12%,属矿体厚度稳定型;矿体最高品位8.60×10-6,平均品位4.11×10-6,品位变化系数为67.58%,属有用组份分布均匀型。矿体为片理化凝灰质板岩中所夹的石英条脉和弱矿化的凝灰质板岩组成,含金石英脉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和自然金等。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次为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

4 矿石特征

矿区矿石矿物组成比较简单,金属矿物除自然金外,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褐铁矿、赤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矿物在矿石中的占有量(体积比)很少,目估在0.2%~2%之间。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赋存在金属硫化物中,少量在石英脉中,金属硫化物含量低0.5%~2%,故应为低硫化物型金矿石。

4.1 自然金

自然金是矿石中唯一金矿物,分布极不均匀,产出状态主要为单体裸露的裂隙金、粒间金;自然金的形态特征以不规则状、树枝状为主;自然金最主要的载体矿物为黄铁矿,少量为石英、毒砂;自然金多以细粒状嵌布在黄铁矿、石英的裂隙和晶粒间。

4.2 黄铁矿

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金属硫化物,也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晶形主要呈破碎粒状体、立方体、似五角十二面体,晶面光亮,黄铁矿粒度在0.25毫米~0.5毫米之间,矿石中的黄铁矿以星散浸染状、星点状分布。

4.3 毒砂

毒砂是矿石中主要的硫化物,是主要的载金矿物,晶形主要呈破碎粒状体、斜方柱和双面组成的聚形,毒砂粒度在0.2毫米~0.4毫米之间,矿石中的毒砂以浸染状、细脉状及星散状分布。

5 找矿标志

5.1 构造标志

矿区的构造控矿作用明显,V1矿体赋存在Ⅰ号剪切带第四条(I4)金矿化带中,贴近石英脉带北侧边界附近的含金剪切面产出,千糜岩化凝灰质板岩是其顶板标志。

5.2 岩浆岩标志

矿区Ⅱ号剪切带云斜煌斑岩脉虽然本身不具金矿化,但与V5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密切相关,是矿体或矿化体集中产出地段。

5.3 矿化蚀变标志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次为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毒砂化出现的部位金矿化较强。

5.4 砂金与重砂异常标志

鹅湖金矿化集中区具有明显的砂金与重砂异常特征,其可作为矿集区内开展寻找岩金的重要线索和标志[4]。

猜你喜欢

板岩黄铁矿石英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上公山隧洞4+439部位TMB卡机地质条件及后护盾顶部塑性变形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负载电容参数选择原则研究
横观各向同性板岩层理角度与抗压强度及断裂韧度的相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