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地方高校美育育人环境

2019-11-27毕国珍

文学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菏泽美育美的

毕国珍

一.菏泽学院美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历史重任,应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做真善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然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所做的美育调查问卷反馈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极端求新求异,以怪为美,甚至以丑为美。他们热衷于一些消遣宣泄性的低层次网络小说及视听作品。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滑坡导致一些学生生活追求享乐化,功利色彩现象浓厚。吃穿用名牌、请客讲排场、出手显阔气,责任意识淡薄,不注意文明用语、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蒙混过关等,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行为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异化,而且正悄悄地影响着身边的群体。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危机、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必将毒害大学生的精神,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更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生活情趣的培养。

二.独具特色的“12345”美育改革思路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菏泽学院美育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体系,切实开展美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育人功能,菏泽学院成立以姜同松院长亲任组长的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强调美育工作要遵循“12345”改革思路。“1”是“一条主线”: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个目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2”是“两个重点”:审美与人文素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是“三个结合”:美育与德育的融合、美育与智育的融合、美育与体育的融合;“4”是“四项内容”: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道德美育;“5”是“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环境保障,以确保美育育人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用“大课程”理念构建美育课程体系

我院各教学单位根据美育调查问卷的信息反馈,依据“12345”美育改革思路,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大课程”理念,着手进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美育育人实践活动。

(一)创新美育课堂教学

1.利用课堂传授融入美育意识。通过让学生填写你心中的最美教师问卷调查,不少学生反映,有的老师形象和举止过于随意不修边幅;有的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或拖堂,也不向学生解释或表示歉意;有的教师批评学生不注意场合分寸,语言粗俗,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有的老师与学生聊天还夹带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用语,让学生都感到难为情;还有的老师在学生中随意议论和贬低其他教师,在同学中造成不好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积极开展寻找最美教师,用“美”构建师德之魂系列活动,请礼仪专家开展“教师礼仪”讲座,举行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各科竞赛,提高了教师对美育的高度认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师们意识到只有自己“美”起来,才能成为美的使者,才会自觉在不同的专业教学中渗透美育,努力打造“师者”形象,注重自身的形象美、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课件美,使学生在美的课堂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

2.增加美育必选课与选修课。根据我校美育工作教学现状,各教学单位积极交流讨论,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增加美育必选课与选修课,才能把我校美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必选课主要包括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中华礼仪之美等课程。对美育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并提出新的要求:“在介绍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体悟经典作品中所传达的生命体味,丰富学生情感,细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选修课涵括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曲、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方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关注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传授,而且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情感、情趣、人格胸襟等方面的引导上,用美的思想激励人、陶冶人、净化人,引导学生去思索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对人格境界的追求,自觉地求美求善,从而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

(二)注重美育课外实践

1.引领学生做真善美的践行者。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座、专题活动、入校教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微电影制作、最美大学生演讲比赛、做美的使者形象礼仪美大赛、动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宣传等环节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情的共鸣、美的欣赏和愉悦体验中自觉掌握美的欣赏方法,塑造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做真善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例如: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大三的学生自觉组织传承孝道、学会感恩系列直播节目,从一对孤独的、老太臃肿的牵手老人的背影切入主题,95后的我们有多长时间在忽略父母的存在,忽略父母的感受,自省传统孝道有没有在95 后身上变淡,通过现场采访、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大家敞开心扉,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唤醒孝道自觉,感悟亲情之美,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行文明礼仪之风创平安和谐美校园。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美育,还需打造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美的滋润和熏陶。

我校以中华礼仪美为突破口,带动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美”的教育,行文明之风,创平安和谐美校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报校刊、学生刊物、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积极开展艺术节、文化节、书香校园征文、国学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大力打造“大美菏院”校园特色文化,发挥以美育德、以美育人的重要作用。

3.大美菏院离不开全员美育全员公关。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规范化的举止是学校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等的综合体现。着手培训办公服务人员,包括门卫、保洁、接待、餐厅、超市、宿管等应具备良好的职业仪态,从自信、优雅的神态到得体的迎接与致意规范、从行进间的礼让到服务用语与忌语,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电话礼仪,到办公接待、甚至上下电梯礼仪等各项细节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我校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为引领我校大学生走向美的人生,做真善美的践行者做好带头人和引路人。

(三)挖掘和利用乡土美育资源

1.构建菏泽市乡土美育课程开发共同体。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菏泽丰厚的文化底蕴,菏泽乡土文化气息浓厚,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独具特色的菏泽乡土文化具备极大的美学价值,我校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独特优势,开发出牡丹文化、景观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面塑文化等乡土美育特色校本课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文化专家、民间手工艺人等构成课程开发的共同体,共同打造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美育育人环节。目前菏泽学院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建牡丹学院,成为乡土文化融入高校联合办学的示范点,打造服务国家牡丹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2.多方位打造校外美育基地。推进校外美育育人基地的合作共建是我校构建“大美育”格局的重要举措,经过认真评估、精心选点,我校与历史悠久牡丹品种众多的曹州牡丹园,有中国面塑第一村之称的菏泽穆李村,鲁西南传统文化汇集地的菏泽杨湖酒庄等合作共建校外美育基地,给我校美育教学提供鲜活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对曹州文化产生新的认识和了解,对传承菏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四)探索互联网+美育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美育深度融合,使美育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如今的大学生人人不止一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人人都是信息源和传播主体,我校针对大学生群体接受能力强,分辨力弱的现状,积极建设美育网络共享平台,通过学校网页、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提供丰富多彩的美育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微课、案例、视频、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以此为平台向社会各界推广,扩大地方高校美育育人的影响力,推进地方高校美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菏泽美育美的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打破平衡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