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2019-11-26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本小学生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小学 纪 芬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阅读时经常会走神,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阅读后面的内容之后,经常会把前面的内容忘掉了,导致阅读效果较差。而文本细读能帮助小学生读懂、读深和读透各种文本资料,使他们对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能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激发他们更多的个人感悟。

一、创设阅读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给出几个问题,布置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找出答案。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被课堂之外的其他事物所吸引,经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走神,导致理解上出现偏差。这样在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的运用下,教师应该善于创设阅读情境,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阅读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 课《做什么事情最快乐》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先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小明同学脾气很暴躁,在班级里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吵架,有时候因为班长让他打扫卫生,他就和班长吵起来了,虽然最后是其他同学做的值日,但是小明依然不快乐,这是为什么呢?而隔壁班的小红同学则经常帮助别人,心情也常常很好,帮助别人真的会快乐吗?当然,小学生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最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在阅读文本时,小青蛙先遇到了啄木鸟,对啄木鸟来说,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呢?小学生可把自己想象成啄木鸟,去体会啄木鸟的快乐。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二、整体阅读和细读相结合

整体阅读是粗读,只大体了解了文中人物的形象、情感和心理变化情况等,并简单掌握文中故事的脉络;而细读是指把握细节,在细节处体会作者的用意,品味其中的情感。这样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采取整体阅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阅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 课《第一次抱母亲》部分内容时,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呢?在抱母亲时,作者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这是小学生在整体阅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母亲生病住院了,护士进来换床单,作者抱了自己的母亲,他没想到母亲的身子竟然这么轻。而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就需要小学生仔细分析每一个自然段和其中的重点字词,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通过观察其中的动词,可以发现作者是第一次抱自己的母亲,动作有些笨拙,力度也很大。这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为什么母亲跟想象中的体重不一样呢?是因为自己对母亲缺乏关心,而且在作者的心目中一直以为母亲很强大。通过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小学生会对母爱有更多的体会,这更能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情感。

总之,整体阅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式,能帮助小学生理顺文章思路,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脉络,使得总体阅读效果较好。

三、注重课外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仅仅依靠课内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知识需求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外阅读教学内容的渗透,以在细细品味课外文本的过程中,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例如对于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布置他们利用课下时间认真阅读著名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等作品,去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景物和人物描写的,在细细品读中,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总之,课外阅读能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教师就可组织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体验。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不仅能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还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他们写作能力提升和思维养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除了借助教学情境、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的手段外,还应该善于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阅读教学,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本小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小学生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