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索沃“大选”后的走向值得关注

2019-11-25徐刚彭裕超

世界知识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大选民主联盟科索沃

徐刚?彭裕超

2019年10月4日,科索沃自决党的支持者参加选前集会。

10月6日,科索沃举行自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的第四次“议会”选举。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显示,阿尔宾·库尔蒂领导的自决党以微弱优势战胜科索沃民主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两个政党分获25.49%和24.82%的选票。上届执政联盟的各党或政党联盟均承认败选,反对派上台已成定局。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谈判陷入僵局以及美国积极介入的背景下,选举后的科索沃政局走向值得关注。

执政党和反对党交换位置

7月19日,哈拉迪纳伊在收到海牙科索沃专家分庭和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的传唤之后宣布辞去科索沃“总理”职务。该事件引发科索沃政坛风波。7月24日,哈拉迪纳伊结束审讯回到科索沃后立即敦促“总统”萨奇和政党领导人推动提前“大选”。8月2日,萨奇要求执政联盟推选新人选组建政府的尝试无果而终。8月22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员赞成解散“议会”。随后,萨奇宣布科索沃将于10月6日举行提前“大选”。

于是,科索沃各大政党加紧“备战”。科索沃前“总理”以沙·穆斯塔法领导的科索沃民主联盟、库尔蒂领导的自决党以及卡德里·维塞利领导的科索沃民主党等三大政党曾数次谈判以组成竞选联盟,最终因无法达成共识而决定单独参加“大选”。同时,哈拉迪纳伊领导的科索沃未来联盟与科索沃社会民主党组成联盟参选。最终,共有25个政党参加“大选”。

根据科索沃“宪法”规定,“大选”得票第一的政党有权组建政府,这就意味着库尔蒂或将出任新“总理”。今年44歲的库尔蒂以尖锐的精英政治批评家的形象示人,于2005年创建自决党。该党是阿尔巴尼亚中左翼、民族主义党派,库尔蒂也因多次在“议会”上演“催泪弹事件”出名。在2010年、2014年和2017年的三次“大选”中,自决党均表现不俗。然而,自决党和库尔蒂因同其他主要政党的政见不一而未入阁。近年来,自决党的政治立场有所变化,特别是对于与塞尔维亚关系绝不妥协的原则立场开始松动,在此次“大选”中公开表示愿意积极与塞尔维亚以及欧盟开展合作,获得了广泛支持。在“大选”前一天接受奥地利媒体采访时,库尔蒂明确表示,如果当选将推动与科索沃的塞族人对话,取消科索沃对塞尔维亚和波黑商品加征的100%关税,寻求解决失踪人口问题,以及助推塞科谈判回到正常轨道。

得票第二的科索沃民主联盟创建于1989年,是科索沃建立较早的政党,其创始人是被尊为科索沃“国父”的易卜拉欣·鲁戈瓦。鲁戈瓦是一位温和主义者,主张以非暴力的方式对抗南斯拉夫和米洛舍维奇当局。在他领导下的民主联盟不断壮大,2001年成为“议会”最大政党。在2002年科索沃临时自治管理机构的选举中,鲁戈瓦当选为科索沃首任“总统”,2005年再次连任至次年因病逝世。此后,民主联盟势力下降,或为执政联盟(2007年和2014年),或成为反对党(2010年和2017年)。在本次“大选”中,民主联盟指定的候选人是年仅38岁的大学女教授弗乔莎·奥斯马尼,她由此成为科索沃历史上首位参加“总理”竞选的女性。当前,自决党和民主联盟正在就组阁进行商讨,其中女性进入政坛甚至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成为重要议题。有评论认为,奥斯马尼的“横空出世”将会是科索沃政坛的历史变革,民主联盟的新主张将显著提升妇女在科索沃的社会地位。

以执政党地位参加竞选的科索沃未来联盟和科索沃民主党遭遇惨败,成为反对党。哈拉迪纳伊推动提前“大选”的策略看似得逞了,但他领导的未来联盟与社会民主党竞选联盟的得票率则让人大跌眼镜。该竞选联盟仅获得11.57%的选票,排名第四。有分析人士认为,哈拉迪纳伊领导的政府管理不善,地方腐败情况严重,经济发展乏力,败选是他执政不力的结果和应有惩罚。民主党虽然仍获21.24%的选票,同上届一样维持第三大党的地位,但退出组阁已成定局。这是该党自2007年成为第一大党特别是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首次成为在野党。

此外,在所有120个议席中,有10个席位为塞尔维亚族政党预留,另外10席分配给其他少数民族政党(罗姆人、波什尼亚克族以及土耳其族等)。本次“大选”的全部塞尔维亚族议席均被塞族名单党收入囊中。在选举前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多次表达对该党的支持。

“内政外交”发生新的变化?

哈拉迪纳伊的落败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曾有评论指出,哈拉迪纳伊试图借辞职风波,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提高政治支持,以求在新一届“大选”中获胜。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称哈拉迪纳伊欲行“苦肉计”来为“大选”造势。正如人们所知道的,早在2005年,哈拉迪纳伊曾利用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的传唤辞去刚刚上任的“总理”职务,为其本人及其领导的政党赢得了广泛的政治声望。

进一步看,除了前述关于哈拉迪纳伊政府执政不力遭到选民“惩罚”外,使塞科“关系正常化”进程陷于僵局的单方面对塞尔维亚和波黑商品加征100%关税以及通过“建军”提案等一系列事件也系哈拉迪纳伊主推。于是,有评论认为,海牙科索沃专家分庭和特别检察官办公室对他的传唤实乃西方一些国家暗中授意,目的是将其调离,以缓和塞科局势紧张。更有分析指出,本次“大选”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不仅关系哪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将上台执政,而且决定了新政府“对外政策”走向特别是同塞尔维亚“关系正常化”进程的新动向。

哈拉迪纳伊曾在1998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担任“科索沃解放军”的指挥官。同样,民主党更是由“科索沃解放军”支持的民主进步党更名而来,其创始人是“科索沃解放军”领导人、现任“总统”萨奇。这么看来,过往两个政党的联合执政在情理之中,而同时败选则表明强硬民族主义的、极端英雄主义的立场已经很难适应科索沃的民众需求以及国际社会的期望。

因此,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上,科索沃人均期待新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决党和民主联盟正是抓住了关键,迎合了选民心理。两个政党均表示,组成新政府后将一方面致力于打击腐败、控制失业率、发展经济以及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迅速取消单方面对塞尔维亚商品加征的100%关税,推动双方重启谈判。有评论指出,虽然撤销关税和恢复谈判均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政治代价,但是两大政党都表现出“变革”科索沃的意愿。

更为重要的是,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是任何一届科索沃政府的优先事项。2018年9月欧洲议会通过科索沃公民签证自由化决议草案,待欧盟内务部长会议审批生效。然而草案至今尚未获批。至于那些关键领域且多与塞尔维亚“关系正常化”相关的议题的进展难度则可想而知。显然,对于急于求变的科索沃领导人和新一届政府来讲,这既是目标也是难题。

众所周知,在塞科关系紧张加剧的情况下,大国竞相介入。8月底,美国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帕尔默被任命为西巴尔干事务特使。此次选举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驻德国大使格伦内尔兼任塞科谈判特使。这就使得2018年底有关美国介入塞科谈判的传闻变成事实。同时,欧盟也高度重视塞科“关系正常化”进程。10月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候选人博雷利表示,他上任后出访的第一站将是科索沃。此外,早在今年初,俄罗斯方面表示,倘若美国介入塞科谈判,俄罗斯也将步其后尘。

目前看,“大选”已经尘埃落定,自决党和民主联盟正在积极组阁。然而,从内部看,联合政府如何兑现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承诺并非易事。新的执政联盟如何与政见有别的“总统”萨奇进行配合或博弈,也耐人寻味。就外部说,美国介入的力度、美欧协调的程度以及美俄可能博弈的深度都将影响塞科“关系正常化”走向,新一届政府如何立于其中,值得跟踪观察。

(徐刚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彭裕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欧洲‘难民危机与民粹主义问题研究”<16CMZ02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选民主联盟科索沃
科索沃成世行成员
科索沃危机后国际形势走向的重新审视
科索沃战争扫描
科索沃的民族问题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