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涵爱书,更爱有内“涵”的培荣书屋/风 筝

2019-11-25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汪涵书屋读书

2019年9月19日,湖南省监察委聘请27名特约监察员,著名主持人汪涵赫然在列,原来除了在舞台上的精彩无限之外,他还是民进中央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有网友感叹: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连在政界都如此高光,汪涵当真算得上人生大赢家。

众所周知,汪涵的成名过程非常励志,从一个剧组杂工一步步干成主持界大腕儿,创造了平凡人逆袭的榜样,至今仍有人探寻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甚至有记者不止一次地问过此类问题。面对镜头,汪涵沉思良久才回答:其实真正改变我的是书。书为何对他这么重要?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到读书,汪涵经常表示:自己喜欢读书,完全得益于父亲的影响和熏陶。

汪涵的父亲汪培荣是位工程师,爱读国学,爱淘旧书,经常会一边挥着鸡毛掸子,一边强迫孩子们强记五花八门的知识,除了扩充自己的储藏量,还要学以致用。虽然鸡毛掸子成为了汪涵童年的心理阴影,但是爱读书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年少时,汪涵的体质较弱,曾两度休学,为了让身体棒起来,初三那年,他无意中发现邻居家有一本《少林点穴功》,便认为是一本武林秘籍,于是偷偷拿回去练习。想不到,有天上午他给自己点了穴后,下午便感觉嗓子眼发咸,很快竟咳出一口血来。如果以前如此乱来,一顿鸡毛掸子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父亲知道真相后,竟没有责打他,但也警告汪涵不许再乱读书!

1996年11月,汪涵自湖南广播电视校园播音班结业后,进入湖南电视台做剧务,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他看过体育馆大门,扛过摄像机,还爬过高高的横梁检查道具,什么事都冲在前面,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抱怨话,他的勤奋和努力也打动了台里的很多同事。

有一次,台里正举办一场晚会,热场的环节时间太长,为了调节氛围,汪涵不断给观众讲着笑话,并一再带头热烈鼓掌。在他忙得不可开交时,台领导突然走到他的身边,看到他因鼓掌用力竟将掌面拍得通红,因此很感动地问:“你的工作繁杂而辛苦,你怎么还能干得这么起劲?”从未觉得苦的汪涵回答:圣贤书里教诲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干的都是有意义的工作,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呢?!一个普通的剧务竟有如此见识,顿时让台领导对他高看了一眼。

1998年,汪涵调到湖南台的《真情》节目做剧务,当年因为男主持人调走,台领导正在考虑该让谁担任新主持人时,有人推荐说可以让汪涵试试。领导听了也连连点头:是的,从来了台里便任劳任怨,非常勤奋。于是,汪涵便得到了试镜的机会,初次试镜便得到好评,此后,便正式开启了他的主持生涯。

因为做综艺主持,汪涵意识到娱乐业的背后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工作之外的时间,他不断用书籍充实自己,经常拿起书本来便忘记时间,有时遇到一本喜爱的书,他能不吃不喝,从傍晚一直读到次日天明。并且,一旦发现特别精彩的句子,他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直到自己讲到生动自然为止。就连出差时,汪涵也一定会选几本书带上,对于早就流行的电子书,他却坚决表示“绝不会用”,因为“电子书没有纸质书捧在手上的分量,没有油墨散发出的香味,没有纸张特殊的触感”。

虽然从剧务干到主持人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可是在当时的国内,汪涵并没有什么名声,真正被大众所熟知是在2005年,汪涵主持《超级女声》而成为湖南卫视的当家小生,节目中,他将多年在书中的所知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方而又不失诙谐的主持个性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

2008年,由汪涵等组成的天天兄弟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一经播出便火爆,有段时间收视率更是无人能及。从此,汪涵火遍了娱乐圈,广大观众甚至喊出了“长江以南,何炅汪涵”。很多人感慨“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可是只有汪涵知道:是书的支撑鼓励,帮自己送走了山穷水尽,迎来了柳暗花明。

2015年时,湖南卫视直播《我是歌手》决赛时,孙楠突然宣布中途退赛,现场秩序顿时变慌乱起来,作为资深主持人,汪涵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上台,从自己的经历讲起,说了5分钟都没有中断,不仅没有让观众觉得尴尬,还力挽狂澜稳定住了局面,引来阵阵喝彩。后来,这次救场被圈内尊为“教科书”,连名嘴梁宏达都忍不住夸赞: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足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以致用是王道

忙碌的工作之余,收藏是汪涵放松心情、愉悦自己的重要方式,他的收藏以佛像、书画、瓷器、玉器、青铜等杂项为主,每当工作特别辛苦、心烦气躁时,他会刻意让自己去和那些藏品对话,在静静的欣赏注视中,不但心境很快恢复平和,而且总会让他多一番领悟和清醒。

玩收藏离不开专业的知识和眼光,起初,完全是个门外汉的汪涵一头扎进收藏圈,交了沉重的学费不说,还留下了“六个瓷碗买四次”的笑柄,并被无良的商贩当成了肥美的羔羊。为了提高眼力,他在几年时间内,看了大量的鉴定类书籍,并再三申请成为湖南博物馆的第一批高端会员,在专业而系统的学习中,他对古玩真伪的分辨能力飞速提升起来。

拥有巨木好行舟,此后汪涵的收藏便日益丰富精致起来,诸多的收藏中,他最得意的是古印,至今已收藏两三百方。其中,有一枚“龙门山柎”经考证为汉景帝孙子刘山柎的官印,绝对是一件王侯用过的重器。

在收藏的专业学习中,汪涵喜欢追本溯源,不但学习文物的鉴定知识,连那个时代的其他文化也多加掌握,“书到用时方恨少”,想不到这还真为他找到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2015年的一天,汪涵突然接到几位圈内朋友的邀请,让他去帮着鉴定一件瓷器。汪涵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件青花梅瓶,它瓶体修长,口小短颈肩丰,腹部内敛,到瓶底外延,线条极为流畅优美。

汪涵正仔细端详时,就听到有朋友忍不住赞叹说:“错不了,这绝对是大器型七层元青花啊!”正是这句话,汪涵便马上停止了观察,追问刚才讲話的朋友:“真的是七层吗?”对方马上肯定:“这个我还能看错?绝对是七层。”

原来,大器型的元青花瓷器都是分段制作后,再用胎泥粘接成型的,接胎痕迹明显。因拼接图案便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按照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之间的平行花边纹饰,可以将外表的装饰图案进行分层。元青花的装饰图案大多分为四层,如大名鼎鼎的鬼谷下山大罐,此外,还有多达九层、十层的。

就是因为朋友的这句话,汪涵便扔下青花梅瓶,转身坐到沙发上说:“那就不用怀疑了,是赝品。”

刚刚进门就说假,这不存心找人晦气吗?果然朋友有些不满地说:“这都还没有仔细看呢,怎么就说一定是假的?”

汪涵也不气恼,委婉地劝朋友看开点。不料,朋友自恃对瓷器比较懂行,他更迫切想知道汪涵的依据,一再逼汪涵讲出自己的理由。

汪涵解释说:“元朝一直‘重九恶七,忽必烈统一天下后,自认功高堪与天地齐,因此规定遇罚十必减三,如果一个人被判刑十年,那么天饶一年,地饶一年,皇帝饶一年,真正执行时便成了七年。如果打二十棍,减三就是十七棍。所以,事实上的刑罚是以七为尾数单位的。因此,七这个数字在元朝很不吉利,迄今为止发现的元文物都是避开七的,即使出现文字‘七下边的弯都向左拐。这个青花有七层,试问,有这么不讨吉的宝贝吗?”

一番话讲完,朋友呆若木鸡。后来为求个心安,朋友辗转找到一位鉴定大家掌眼,结果竟真如汪涵所断:这是一件民国时的高仿品。

因为这次鉴定,朋友们对汪涵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就夸汪涵“读的书真多”。对此,汪涵一再谦虚地表示:完全不用大惊小怪,在他看来,读书跟吃饭一样是习以为常的事。如果读书还要大肆宣传便有点可笑,因为“从来没有人宣传自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吃饭人”。

亦可尽孝做公益

日常生活中,汪涵低调内敛,被大家称为“老古董”,他很少上网,也不会用电脑打字,但是靠一笔一画,他硬是写出了《有味》这本书,和通常的名人出书不同,这本书既不是自传,也不是圈内的八卦集锦,而是通过对折扇、古琴、油布伞等传统物件的描摹,流露出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而在年轻人眼中,汪涵是个老气横秋的“青铜人”,不懂时尚,微博都是别人帮着打理,也不会享受,甚至有点抠门。著名演员袁弘有一次特意发微博:照片上,汪涵挂着过时的帆布包,脚上的拖鞋已经“穿了十年”。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如此抠门的汪涵也有大手大脚的时候。

2011年7月,在长沙以酒吧闻名的解放西路上,某大厦的24楼突然开了一家“培荣书屋”,书屋虽建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区,可是关上门,外界的杂乱便被挡在门外,屋内别有洞天:整齐的书架,考究的桌椅,青绿的植物,墙壁上挂着雅致的书画,配以袅袅升起的熏香,一派古色清幽之气。走到落地大窗前,窗外是一曲流淌的湘江,几叶小舟荡涤江上,绵延的橘子洲将江水一分为二,巨大的毛主席雕像屹立洲头,与远处的岳麓山脉交相呼应,如一幅水墨图卷般让人心旷神怡。凡是来过的人无不感叹:真是读书学习的绝好去处!

可是,很快光顾的人就会发现:汪涵来的次数竟比他们还多还勤。细细探究下去,有知内情的人发现:正式营业那天,正是汪涵父亲的60大寿,书屋取名“培荣”,正是取汪涵爸爸汪培荣之名。原来,为了感谢父亲多年来的教诲,更为了发扬光大父亲爱读书的好传统,汪涵本人出资建立了这家书屋,让父亲的名字在读书人心中也扎下根去。得知此真相后,很多人感慨:这是最有文化味的“孝心”。

“培荣书屋”颇有“大隐隐于市”的味道,满满几面墙都是汪涵的私藏书,文化的、历史的、收藏的、艺术的应有尽有。汪涵不想以父親命名的书屋沾染铜臭,因此这里从不做任何宣传,也不做任何商业经营。同时,更希望人们来此有所收获,因此,书屋只有周三到周日的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才开门,屋内人数一旦超过二十,汪涵就会要求暂时关一下门,离开几人,再进几人,以保证读书氛围。

自从开了这家书屋,汪涵也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了栖息之所。每次他前来,都要拿个小蒲团,挑选自己最想读的三本书,然后洗手,点一根檀香,泡一杯好茶。通常,还会在一旁放上纸笔,每有心得便随手记录下来,如同当年父亲教导自己一样……

几年前,汪涵的健康亮起了红灯,他也对多年的主持生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就此退出。可是他的父亲并不赞成,老人说:“你站在那样一个地方有话语权,那你就要守住这个机会,然后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父亲的话让汪涵深以为然:毕竟,不论有多大的名声,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他原本就做过许多公益,此后,更坚定了把公益事业做大做强的决心,他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邀请,倡导通过行动造就一个没有饥饿的未来;他成立果实戏剧,开始扶植年轻一代的梦想;他自费筹建抗战老兵数据库,并无偿捐献博物馆……

在诸多的公益行动中,汪涵更喜欢做文化味浓厚的公益:两年前他独自出资465万,成立“乡音计划”保护方言文化,待收获一定成果时,还会推出公益的书籍和碟片。在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程为汪涵颁发证书,以感激他在语言保护中所做的贡献。

而一旦和读书沾边的公益行动,汪涵更是非参加不可,有时甚至愿意不请自来:出席读书节、参加好书推荐、到群益读书会做“读书与成长”的分享、甚至想推出读书节目……在推崇文化、努力读书上的行动,不仅从不懈怠,反而越走越稳。

靠读书改变了命运,又靠读书赢得名声日隆,如今又在靠影响推进着全民阅读,在这个信息超速的时代,汪涵却用行动告诉人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无论哪行哪业,无论身处何种位置,读书都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

(本文拒绝一切形式的转载、网摘)

编辑张小婧

猜你喜欢

汪涵书屋读书
篽箖·上野书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友情是一种最炙热的态度
汪涵 有的人不需要婚姻
汪涵甘当娱乐圈“隐士”
梦幻书屋
我们一起读书吧
汪涵自费465万守护方言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