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燕生: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的新引擎

2019-11-25文清

检察风云 2019年21期
关键词:驱动

文清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大国博弈、合作还是对抗,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环境中运行,如果世界经济出现大幅度的变化,甚至从乐观到悲观,无疑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但危机背后,往往也暗藏着机会。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但缺少增长动力,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考验,为此,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创新发展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2018年我国恩格尔系数是28.4%,说明消费结构已进入比较富裕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且呈现高增长态势,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已经明显发力,国内大市场将成为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引擎。

全球产业链走向碎片化的焦虑

《检察风云》:在贸易、投资和技术保护主义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共同作用下,原本以国际工序分工或产品内分工合作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三链”的制度基础、技术基础和综合物流基础,正在发生哪些深刻改变?

张燕生:第一个特征是分散化。像美日欧这样的经贸大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将给世界贸易格局带来两个板块性新变化。一是贸易战博弈在大国间竖起一道道关税墙、科技墙、断供墙。当出口企业遇到关税墙时,将被迫走上原产地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之路,选择一些没有受贸易壁垒影响、物流方便、区位优势合适的中小国家做出口替代。否则,将会失去美国等大市场。二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战威胁将促使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之间加速零关税、零壁垒的对等开放。国际市场格局将进一步碎片化,出现一个世界两个体系甚至多个体系的分裂状态。

第二个特征是本地化。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智能机器人可以替代劳动力,削弱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对国际资本的诱惑力,更贴近市场、更贴近需求的本地化生产格局成为一种新趋势。

第三个特征是区域化。如美墨加协议、日欧EPA(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美日贸易协议谈判、CPTPP等。排他性区域协定也对全球“三链”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如美墨加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中更高本地含量要求、“毒丸条款”等,都会割裂全球“三链”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联系。

《检察风云》:碎片化的全球产业链,又将给外界带来哪些焦虑?

张燕生:全球产业链走向碎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大挫折。因为,全球化依靠开放驱动、创新驱动和市场化驱动,但当今世界全球化遭遇阻力,必然会出现区域化发展态势,但又很难确定这个区域化是开放的还是排他的,是激进的还是渐进的,是高标准还是适宜标准。这种含糊不清的状态,最让人焦虑。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悲观之势

《检察风云》:在“三链”重新布局的新趋势下,中国如何把握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避免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受大环境影响可能出现的“脱实向虚”现象?

张燕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是关键。

由此看,中国产业链转型重点,是从代工贴牌转向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营销渠道,从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全球产业链低端提升到高端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和管理体制。应用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提升产业满足分散化、个性化、本地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避免脱实向虚。

《检察风云》:目前全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投资、工业等经济数据都在下滑,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主要经济体开始降息。未来伴随着多国货币贬值,都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那么,中国的应对之策是什么?

张燕生:中国已经采取的逆周期宏观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冲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风险和问题。在多数人担忧冲击有多大影响的同时,中国传统制造业已率先转型升级。比如,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像纺织服装等,在中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生态环境标准不断升高的背景下已然有了新变化。

举个例子,我最近看的一家纺织企业以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高排放型企业,但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仅污水处理做得相当好,自动化也做得相当好,都是非标准、能够提供定制化生产的设备,而且还有自己的设计创意。这些传统的产业和产品不是成为过去了,而是已经逐步迈向了世界的中高端行列。

预计2019年下半年的政策,无论是逆周期调节,还是降准降息,都是为了保证短期的稳定大局和中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及长期的高质量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新旧结构转换、新旧模式转换提供重要的逆周期宏观政策支持。

扩大内需抵补损失

《检察风云》:美国的贸易霸凌将迫使受其影响的各国企业陷入混乱和困境,更多国家将由过去主张基于多边贸易规则的自由贸易,转而强调本国优先、“公平贸易”和“对等开放”式的开放交易,这是否将迫使中国转而采取促进强大国内市场的对策,扩大内需来抵补外需形势恶化带来的损失?

张燕生:是的。中国也具备扩大内需的先天条件。在分散化、本地化和区域化趋势作用下,中国市场一定是全球市场驱动型、效率驱动型、资源驱动型资本的主要投资地。相较于欧美两大发达地区的低增长率,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的韧性、成长潜力以及强大购买力。

具体如何发展壮大自己,核心有两点:首先,过去依赖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必须进行颠覆式调整。从过去嵌入到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提供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低标准环境容量的汗水驱动增长方式,走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

其次,做好沿海或内陆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商企业的引导工作。过去来中国沿海省市寻找廉价劳动力、土地、环境标准的成本驱动型外商投资企业,随着中国综合成本大幅上升,有相当一部分仍坚守中国生产基地。美国加征25%关税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失去美国市场。如何创造条件将这部分工序和环节留在中国,通过我们的工作鼓励他们向中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转移,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方案。

最后,增强综合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让科技、金融、农业做到打不垮的最重要条件。下大力气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试验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的创新链;在金融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中要防止发生金融危机,避免经济脱实向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从农业经营方式转换和农业科技创新激励入手,解决好14亿人的粮食保障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

中国未来财富依赖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检察风云》:2018年,中国的研发强度2.18,中国未来财富源于创新,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环境营造和现代化产业系建立,在您看来,未来要创造财富,应建立怎样的人才培养机制?

张燕生:要想创造未来的财富,首先需要一批一流的大学和人才,一流的创新链和科研院所,一流的现代金融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中心,一流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一流的创新驱动型企业。其次,要营造法治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最后,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即建立实体经济为本、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现代金融为重要驱动力和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的协同发展的現代产业体系。

我们会发现,创造未来的财富是在一个全球不确定条件下,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开放,要主动扩大进口。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Osgood条件下G-Brown驱动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创新驱动·乡村振兴
一种推挽式驱动Ⅶ型弯张换能器的探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创新驱动 攻坚克难
特刊驱动,不断实现“弯道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