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论》源起及释义发微

2019-11-25扈罗全

武术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拳术无极图说

扈罗全

1 苏州海关 , 江苏 苏州 215021;

2.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1

1 引言

在1880年李亦畲编撰完成《太极拳论》(本文简称《拳论》)并问世以后,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太极拳,开始向世界传播。[1,2]《拳论》中注明该文论由“王宗岳”成稿。目前研究者一致认为,1880年是太极拳概念问世的时间。

自从《拳论》问世以来,不乏名家练手进行各种注释解说。我国古人好注,喜欢加上己见,难免在理解上会出现一些谬误。儒学大家徐震在《太极拳考信录》中对《拳论》做的解释,被公认为是从最接近儒学角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研究成果。[2]针对《拳论》进行的诸多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是从《易》学理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拳式运用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对《拳论》的内涵进行思考,在运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理解、体会,结合其自身经验,对《拳论》中部分语句进行解释和阐述。综合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总体来看,目前大量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深度,一些研究成果偏重于基于当代文化对《拳论》进行解释。

晚清著名学者张謇在对刺绣艺术进行分析评论时指出:习之无得者不能言,言之无序者不能记,记之或诬或陋或过于文,则不能信与行。有文献研究表明,[3,4]太极拳来源于习武的儒家学者对拳术成果的提炼,《拳论》很可能是由武禹襄托名而作,先有拳后有论。这一结论目前还存在争议,但并不妨碍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武氏作为一介儒生,家学深厚,国学基础扎实[5]。《拳论》语言十分优美,自从问世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解释。这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不研究该拳论的作者考证,仅结合本人学拳十载对太极拳的认识,从儒学角度,对照周敦颐著的《太极图说》,尝试对《拳论》进行进一步解读,以期指导广大太极拳习练者,推动对《拳论》开展有理论深度的研究工作。

2 《太极图说》中关于太极和无极的名家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在先秦,从易到老子,再到周敦颐,思想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影响至今。中国武术特别是太极拳、八卦掌,更是在此种文化背景中孕育出来。北宋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简称《图说》)对太极进行了系统阐述,里面蕴含的太极和无极概念,对《拳论》影响巨大。《图说》全文摘录如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2.1 南宋朱熹《太极图说解》部分注释

朱熹研究得出结论[6],认为太极者,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太极,形而上之道,阴阳,形而下之器。但阴阳并非真的器物,而是在器物中提炼出来的象。无极而太极,并不是在无极之外,复有太极,而是指无形而有理。一阴一阳之为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易》之书,广大悉备,然而语言极其精炼深奥,学者不可以不知。太极乃天地万物之理之总和,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形式,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标准,没有更高。

2.2 陆象山对《太极图说》部分解释

南宋陆象山(1139-1193)研究《图说》后认为[6],在天之性,与在人之心乃在同一世界中,天人同一。象山还指出,《易·系辞》只言太极,故不应于太极之上,复加无极。也即可以理解为:无极为虚,太极为真实的。引入无极,就会掉入循环往复辩论的悖论。

2.3 唐枢《太极枝辞》部分解释

明朝唐枢(1497-1574)的著作成果丰富,著有《木钟台集》(十种十卷)。在其元卷中包含有一卷《太极枝辞》。[7]《太极枝辞》对太极概念有深入和独到的见解分析。他认为。无极与太极一也,太极只是动静。太极一以贯之,无绝对对立的概念。阴阳、动静、上下等,皆具相成之义,彼此交融,并非真正的对立面。这些解释,对于深入理解《拳论》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3 基于宋明理学的《拳论》新解

《拳论》原文摘录如下。为便于解读,加在句后上标数字,表示句子在《太极拳论》中的序号。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1。动之则分,静之则合2。无过不及,随曲就伸3。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4。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5。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6。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7。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8。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9。不偏不倚,忽隐忽现10。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11。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12。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13。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14。人不知我,我独知人15。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16。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17,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18。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19。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20。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21。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22。立如枰准,活似车轮23。偏沉则随,双重则滞24。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25。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26。黏即是走,走即是黏27。阴不离阳,阳不离阴28。阴阳相济,方为懂劲29。懂劲后愈练愈精30。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31。

本是舍己从人32,多误舍近求远33。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34。学者不可不详辨焉35。是为论36。

3.1 《拳论》详解

在前述对《拳论》初解的基础上,现对《拳论》全文进行整体性的详细注解。此处为本文作者一家之言,所作分析是依据《拳论》乃习武之儒生作品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详解如下,数字序号表示《拳论》中句子末尾上标序号。

1.解释。直译易解。来源于《图说》首句。

2.解释。太极动了出现分,太极静了出现合。动静是感悟,分合是体悟。人身一太极,身体一动就是分,身体一静就是合。

3.解释。随:属阳。就:受,被,属阴。曲,属阴;伸,属阳。过,属阳;不及,属阴。无过不及,即要求中庸。太极近乎中庸。过了就曲,不及就伸。

4.解释。走,属阴;黏,属阳。我柔属阴,我顺属阳。

5.解释。对手动急,对手属阳,我属阴。应:应付,被动应对,属阴。对手动缓,对手属阴,我属阳。随:随我,属阳。

6.解释。直译易解。

7.解释。神明及神灵,也即太极本源。把太极状态分成三个阶段、三种递进的层级。拳术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把事物或概念分成三层架构,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8.解释。直译易解。

9.解释。前半句含有中庸的要求,立身中正,身体外端(头顶、手掌、脚掌)含有实则虚之的气势。在与对手接触的点上,要虚、松、轻、灵。以虚为领,中有内劲。丹田劲为内劲的支撑。

10.解释。前半句为中的要求,后半句为庸的要求。

11.解释。左为阳时,阳中有阴。右为阳时,亦阳中有阴。

12.解释。太极无外无内,无形无象,不可名之。

13.解释。促:短,与长相对。太极欲长则长,欲短则短,无外无内。

14.解释。太极非物,无形无象,无以依托。

15.解释。自己为太极,对手不识太极,而太极识人。

16.解释。直译易解。

17.解释。直译易解,论述“假太极。

18.解释。直译易解,论述“假太极。

19.解释。直译易解。

20.解释。直译易解。

21.解释。直译易解。

22.解释。直译易解。

23.解释。前半句为“中”的要求,后半句为“庸”的要求。

24.解释。偏沉属阴,阴中有柔,偏沉则灵活,柔中带刚,随属阳。双重属阳,双重失灵,滞为阴,为阳过了处于损的状态。此句为庸的要求。

25.解释。自为人制:己身被对手制服。

26.解释。直译易解。

27.解释。黏属阳,走属阴。

28.解释。直译易解。

29.解释。直译易解。

30.解释。直译易解。

31.解释。直译易解。《论语 为政》篇中指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七十岁后,达到了从心所欲,能够不逾矩,自然而然。

32.解释。“舍己从人”是习练太极拳的近路,是整篇文论的总结;是到达中庸,步入太极境界的正道。“从人”的反义词,可以是“远人”。[11,12]《中庸》第13章中有如下论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太极近乎道,道不远人而从人。因此,依循“从”的要求,按照《拳论》中的总体指导思想,指导习练者行功走架,是使其自身身体步入太极殿堂的不二法门。

33.解释。直译易解。

34.解释。直译易解。

35.解释。直译易解。仿朱熹的《太极图说解》中的文字:“学者亦不可以不知也”。

36.解释。直译易解。

3.2 《拳论》再解

3.2.1 《拳论》模仿《图说》

在《拳论》中,首句指出了文论是叙述太极,而非拳术,是为太极立论。通篇文论,只有一个“技”字,未见一个“拳”字。拳术隐于太极之下,太极为道,拳术是器。文论论道不论器。1880年的《拳论》抄本已遗失,1881年李亦畲手抄赠郝和《拳论》藏本上,是最早期的文本,其标题书写格式,是竖写“王宗岳太极”,横写“拳论”。在李氏最后成型的自藏珍本中,直接竖写《太极拳论》,并未再冠以王宗岳之题名。[5,8,9]从版本学的角度可以据此推测,文论是模仿《图说》,以拳为载体,对太极进行立论叙述。

3.2.2 不宜执着于无极概念

无极、太极、阴阳,在《拳论》中存在递进顺序,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这种递推关系,可以推测认为是融入了道家的无极观。《图说》中,“无极而太极”,共出现三次无极;《拳论》中,只出现一次无极。《拳论》中“太极者,无极而生”,与《图说》中的无极,在形而上的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图说》中,“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由此可以看出,在《图说》中,无极、太极、阴阳,是三位一体。《拳论》中的无极,只是太极的相成含义,与太极彼此交融,并非真正的对立面。

3.2.3 《拳论》有意弃五行和八卦

《图说》说的是太极,《拳论》论的也是太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作者认为,《拳论》是以拳术为描述对象,为载体,全文论述的核心对象是太极,是仿《图说》对太极进行论述。《拳论》中未明确涉及五行、八卦的概念及其学说。在《图说》中,使用五行和八卦对太极进行论述。《拳论》未明确使用五行、八卦概念,本文作者认为这可能是《拳论》作者有意为之。这是《拳论》的一个鲜明特点,《拳论》作者有意弃五行、八卦,执太极、阴阳。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在《拳论》问世时,当时已经有使用五行、八卦研究拳术的拳家。这一点在已有的太极拳文献中并未提及。[9]

3.2.4 《拳论》大量使用中庸概念

在《拳论》中使用了中庸概念,尽管未使用“中庸”这一个名词。按彭富春的研究成果[10],儒学中的中庸有三个特点:正中性,普遍性,永恒性。用现代物理学的概念来解释中庸,即确定了某一个状态的时空位置及其演化规律;包括了该时空位置及其演化规律的一个系统就是中庸。在《图说》中,也使用“中正仁义”对太极进行论述。这一点表明《拳论》参考和借鉴了《图说》。

3.2.5 《拳论》以拳为论说载体

冯友兰曾论述[6]:人身乃一小天地,其中亦有阴阳八卦。考虑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进而推论得出:人身乃一太极,论述太极,相当于只需要论述人身肢体的运动规律。论述符合太极要求的人身肢体的运动规律的学说,就是《拳论》。在另一方面,以拳为载体,论说太极,等价于以太极阐述拳术。这样,《拳论》可以理解为作者以太极理论,对后世称为太极拳的拳术所做的阐释,是作者以理学之理(即太极),来阐述他所学到的此拳术,与其它或他自练的其它拳种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4 结语

本研究结合儒学中庸之道的核心概念,对《拳论》重新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本文立论基础是文献中关于《拳论》是儒生的作品这一假设。对《拳论》的初解和详解均表明,《拳论》是模仿《太极图说》进行撰写的,这一假设的可信度极高。《拳论》中未明确使用五行、八卦概念,这很大可能是《拳论》作者有意为之。这是《拳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拳论》作者有意弃五行、八卦,执太极、阴阳。《拳论》文句语言优美,里面包含的概念极其深邃,博大精深,对太极拳发展做出的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目前的研究远远不够,亟需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继续深入研究。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门研究在学科设置上,设立“太极拳学”的专门学科可行性。今后需要继续挖掘《拳论》所蕴含的底层文化内核,并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学, 深入研究《拳论》中蕴含的太极理论。进一步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诠释和发展太极拳,为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拳术无极图说
无极归一
图说反腐
少林拳术图说(七)
拳术论
少林拳术图说(二)
石头拳术秘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