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传播的自省与重塑

2019-11-25周昇媚

武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拳种中国武术竞技

周昇媚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1 武术价值传播的必要性

1.1 修身养性

武术运动具有强健身体功能众所周知,但对于武术运动能够塑造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我们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功能是匪夷所思的,武术运动是一个具体的身体运动,对于改善主观的精神世界这一效果毕竟是潜在的,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无法看穿和看透,除了亲身体验。首先,武术讲礼仪道德,从其运动前的抱拳礼可以体现出来;其次,武术运动是讲规则的,这个从我们所平常看到的比武都是以点到为止,始终贯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准则;最后,武术运动是讲意志的,武术运动既然是一项身体的运动,那么其运动形式对身体各素质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具备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而且武术运动不是一气呵成的,它是长期磨练积累的结果,其锻炼形式枯燥无味等等条件都足以说明武术运动要达到一定的成效必须靠意志。以上的武德兼修都是构成人类健康人格的要素,使其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体育运动。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高体现在丰富的拳库,不同拳种的练习对我们身心的发展要求是不同的,人们练习不同拳种就内含着不同的性格品质。武术锻炼除了强筋健骨以外最主要的是对人心性的修练,武德比什么都重要,没有武德的习武者无论你有多好的身体条件也无法拥有高质量的武术技能,就好像在金庸小说里说到的最终称霸武林者一般都是无心去称霸的人,而且此人睿智、善良,有良好的武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也一样,只有良好的品德,就算没有聪明的头脑,但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的关系,最终在这复杂的社会中会有你的一席之地。[1]

1.2 军事服务

可以说武术发展于战争,也没落于战争。武术在军事服务上体现出来的是其技击价值,但现代社会的军事战争已逐渐向信息化战争的形式转变,并不断完善,更多的是文化、产品、市场等的战争。武术一直以国家军事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着。古代军事能否取得胜利军事主要依靠武术的技击技术,当代军事虽然对武术的需求有所减少,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当代国家与国家这间的军事斗争对现代化武器使用的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攻防格斗几乎用不上,能用的也是与犯罪分子进行的近身搏斗。所以军队还是着重加强士兵的个人技战术的攻防技击技能训练,并与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军事训练。军队现在教授的一般是散打、摔跤、擒拿术等技战术,目的在于让士兵们在无法使用现代化武器的情况下能与敌人以近身搏斗以取胜,其作用与现代化武器来说虽小但关键,这正是武术其价值所在。所以军队会长期注重武术擒拿、格斗的传播。

1.3 竞技发展

竞技武术可谓是武术文化的变革发展,武术变革的历程可以看作是柏拉图的逃亡,是对新世纪、新环境的憧憬、渴望的一股涌流。社会进步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现象,武术的发展也绝不能守旧,不然就像柏拉图的同伴一样被自身的习惯性思考所束缚,永远得留在洞穴中与世隔绝。要发展必须正面面对问题,不要因为一些无关的原因放弃了进一步思考的机会,竞技武术便是社会转型结果中的向世界展示并翱翔的重要窗口,在现代任何物质、文化都推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当然少不了我国几千年的武术文化,然后竞技化正是合适、适时一条运输带,将其文化带到国际上的每个角落,让世人都有机会去领悟我国武术文化的精髓。竞技武术中所追求的高、难、美也正是冲刺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手段。

1.4 文化交流

有差异才有交流,文化交流也一个样的道理,各个国家或地区有了文化的差异性才会有进一步的文化交流。例如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文化交流的。在不同的文化圈层中,也能产生很好的文化交流。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各文化主体之间须有很强的文化生产力,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须有文化自主权。他们的交流一般只会发生在各自尊重对方的前提条件下。此外,文化入侵现象,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现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文化交流须有起始点和机会的平等。顺从、勉强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义。现代武术的发展需求则体现在各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中华武术正赶往世界舞台的道路上,随着国际间的频繁交往,相信它会逐渐成为一张代表中国文化的名片。如,一些地方定期举办武术交流活动和武术节,如河南省里众多的少林武术学校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来这里习武;郑州每两年都会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2016年的郑州武术节中的参赛人数规模也不输往年,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213个团队、近20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届时还有国际武联官员、中国武协官员、驻华使节、友好城市领导以及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在人员规模上超过以往历届武术节;还有每年举办的香港国际武术节外,国外创办的孔子学院也成为了武术传播发展的重要平台。[2]以上举措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共同促进武术进步、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武术传播的当代困境

2.1 价值认同的缺失

对于中国武术而言,价值是武术对于其自身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中国武术的发展是武术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社会矛盾的统一发展,是与自然的整体发展。价值认同是中国武术传播的内在动力。中国武术的价值认同是指社会成员或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对中国武术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通过这些认可或共识,形成武术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由此决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社会价值,现代化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几乎所有的交流和竞争都是信息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之间的入侵,武术在整体社会上的价值取向逐渐使人们所淡忘。现代化社会可以说是能用脑力解决的问题不会动手去处理,就算是入侵也是像黑客这样的高端小偷,不再是山贼版的争斗。远古时代的竞争是领土上的争夺,当代的竞争是信息、科技的竞争,武术相对来说在此没什么用武之地。

个人价值,武术的价值功能对于个人来说更多的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需求也并不是太大。强身健体更多的针对当代人类对于精神和身体上的享受。武术对个人最重要的强身健体价值缺失问题在于武术运动本身,武术运动过程艰辛、枯燥无味、成效慢等劣势都是使人们宁愿选择其它体育项目进行健体,如:健美操、游泳、篮球等有趣的方式去进行,使身心都同时得到满足。

2.2 内在需求的转变

在新型的社会化时代中国武术的传播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在于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急于求成,盲目地传播,忽略了受众的内在需求,由此造成中国武术近好几年的 “传”而不“播”现状的持续。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拉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3]然而在我们当今社会资讯丰富、生活节奏快、信息获取便利的读图时代,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及时、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逐渐升级到“看”大于“阅读”;“快看”大于一切[4],由此自然会导致社会生活的视觉转向。中国武术的传播也顺应了这一潮流,开始视觉传播的转向,也就衍生了竞技武术等的高、难、美的需求。目前很多武术传人或者习武爱好者都唯一担心的是竞技武术艺术性很可能会慢慢吞噬武术的技击本质,并将进一步消解武术传播的真正内容,从而使武术传播逐渐走向平面化、碎片化、奇观化。

3 武术传播的展望

3.1 残缺拳种的挖掘重整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华夏大地疆土辽阔,不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色彩鲜明的地方性武术。然而近多年来,竞技武术占住了主要舞台,为了能使中国武术进驻国际这个大家庭,并有一席之地,近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对竞技武术人才的培养和在大力争取竞技武术进奥运这一脚步上从未停止过。但在竞技武术的地位持续高涨的历程中,我国传统武术逐渐被迫为竞技武术让路,慢慢走向边缘化。特别是那些由于地域限制和保守的传承模式的地方武术拳种因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便开始慢慢流逝甚至濒临消亡。可知现代武术的发展是失去平衡的发展,是单方面投入的发展,是太过迷恋国际舞台的发展,以至于我国许多地方特色武术拳种受到不小的冲击。因此,对优秀的民间地方武术拳种的重新挖掘整理并进行保护和研究已刻不容缓。地方政府应加大重视力度,有发挥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的有利平台,应着手建立各地方特色拳种的标准化体系。虽然寻求生存之道必须得发展,但对于中国武术来说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传承更重要,如果最终走向国际舞台的是竞技武术,这段路程、这个目标虽然已经达到了,但回头看看,或许这一努力是没意义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初衷,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传播。传播的是我国武术文化,没有了本质的东西就不是本源,所以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的还不太远的情况下,尝试找回武术文化本质的东西,再继续走下去。

3.2 价值认同的重塑

中国武术融合我国传统哲学、兵学、养生学、美学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可以说我国武术可以延传到至今,与其自身的多种价值功能是密不可分。在武术长期的发展中,其多种价值功能体现得淋漓精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了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着武术发展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娱乐价值,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术走上竞技化的变革道路,使得武术朝着艺术性方向发展并将其娱乐价值功能逐渐推向了顶峰。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武术从其技击性逐渐走向了“高、难、新、美”道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武术走上了影视舞台,这舞台将武术推上了发展高潮。人们通过观看武打影片来获取对自身心上的满足。“武打片的兴起是武术文化多方位,大规模地进入娱乐领域的表现,也是武术的娱乐性发展至最高峰的标志。”[5]教育价值,从国家发起“武术进校园”这一号召可知武术的教育价值发展到势在必行的地步了。武术对学生具有健身功能的同时也有教育作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外,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也有重要作用。武术教育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文化修养。社会价值,当前和谐社会是国家大力推崇的口号。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其它各传统思想的融合,与其它文化构成了中国的思想体系。武术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当今对物质财富盲目追求的社会,应大力融入武德精神来过滤人类对的不纯洁心思,武德精神将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社会一份清净的环境。经济价值,武术社会产生的经济价值无法估计,据粗略统计,目前未包括正在建设的武馆中,我国已有武术馆校一万多所。武馆所带来的大量的社会财富,因为在当今社会唯有孩子和女性的钱最容易赚,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都开始投资建设武术馆校。还有武术在国际大舞台上挥杆自如,向外界展示了一番中国武术的风采,这一形式不但能传播我国武术文化,而且还带来不少的经济收益。武术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兴起,比如:服装、影视业、娱乐中心、疗养中心等,同时也使得经贸和旅游业得以发展。

3.3 迎合受众的内在需求

一个运动项目想要抓牢社会大众的心,那就必须得掌控其大众所需。武术运动想要发展,想要在大众心中站稳脚,那必须得对大众有所价值所取。现代社会人们除了满足自身的财富需求之外,对身心享受的追求也逐渐强烈。武术的发展形式就要从改善大众身心方向发展,目前做得不错的,深得民心的就有太极拳,所以太极拳的发展范围早已传播至海外,而且这一快速的发展趋势挡也挡不住。我国武术属于多拳种,多门派的武术类别,想要全面进军,那就要每个项目根据自身的特点再融合大众的需求,在不丢本质的基础上稍作改善,这样不但能服务人类,而且还能传授一些武术的真本质,那才叫个是真正传播啊。[6]

4 结语

对于我国武术而言,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也符合21世纪我国的发展方向,但没有稳固的地梁怎能建起雄伟的大厦。中华武术文化正是如此,五千多年的武术文化应该被提上国家日程,对残缺拳种挖掘的重整、价值认同的重塑、迎合受众的内在需求是迫在眉睫的举措。

猜你喜欢

拳种中国武术竞技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竞技精神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