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

2019-11-24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张玲

办公室业务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双一流馆藏一流

文/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张玲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是高校学术竞争力的“能源”,高校是诞生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而科研成果的产生需要大量的特色资源做支撑,特色资源的积累有多深厚有多特色,高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平台就有多大,因此对高校特色资源的投入不仅有助于特色学科的建设,更有助于加快高校融入“双一流”建设的队伍中。

一、双一流与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类型概述

(一)双一流。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党中央和国务院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公布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高校的遴选以高校学科为基础,重在特色学科发展,打造排名靠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从而促进中国教育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特色学科发展,需要高校在基础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高校图书馆作为每个高校固定的重要教育基地,需要明确自身的特色资源建设才能更好地在双一流背景下辅助高校的教育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类型。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是指一个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具有与其他图书馆可以区分或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一般包括学科特色资源、馆藏特色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1.学科特色资源。学科特色资源是指高校围绕重点学科馆藏相关的纸质图书、数据库、文献系统及电子资源等,能满足本学科的相关教学及师生研究的学科资源。学科特色资源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学科特色资源的建设是高校争创双一流的重要砝码。2.馆藏特色资源。馆藏特色资源指高校图书馆在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的本馆在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所特有的而其他高校图书馆所不具有的馆藏资源。馆藏特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文化独特或传承性等特点。一般的馆藏特色资源有古文献资料、校报,本校师生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科研成果、会议论文、所著书籍等资料,还有一些特色的数据库、文献库等。3.地方特色资源。地方特色资源主要是指依托高校图书馆建立起的记录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习俗、自然地理等相关的人、事、物的文献资料。尤指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地理地貌,还包括一些地方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传说书籍等一些地方文献以及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特色资源建设不成体系。各高校仅是把图书馆当作文献资源的收藏地和学生自习的场所,并未重视特色资源的建设。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也仅是随波逐流建立一些特色数据库,并没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评审,建成部分特色资源后也没有进行必要的保障维护工作。另外各个高校图书馆都有其自己的发展特色,有的是以某个重点学科为方向进行设计打造特色资源,有些民族高校则重点突出地方文献或民族特色资源,还有一些如高职或面向应用型人才的技术高校会比较注重实践方面的特色资源,各高校图书馆建设强调其自己的特色资源,各自为政,导致图书馆之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资源建设体系,部分资源被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缺乏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普遍受到学校和图书馆领导的重视,特别是想进入双一流重点学科的高校已开始着重打造其学科特色资源,但现在特色资源建设相关的人才严重匮乏、人员培养体系也不完善,由于特色资源涉及较多的学科、专业、地域,打造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离不开复合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员大都从事着简单的文献纸质整理、图书馆场所管理,对人员的学历、知识面要求不高。但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设备老化,资源更新不及时。现在高校均有不同的校区,一般高校比较重视新校区图书馆的建设,其设施设备都较完善,不管是文献资源还是图书馆内部的环境条件都很优越,但老校区图书馆却面临着设备严重老化的问题,特色资源建设需要新设施设备的辅助。另外由于技术发展较快,资源变得越来越膨胀,更新速度也在迅速加快,很多高校图书馆一次建设特色资源后不再进行更新或维护,使得一些特色资源过时,不再有使用的价值。

(四)访问受限,共享渠道不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只能在校内才可访问下载相关电子资源,只针对在校内的师生开放资源,一旦师生外出调研或毕业学生离校后想查找相关资料时却无法使用图书馆的网上特色资源,这严重违背了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原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另外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特色资源重复建设,尤其是同一地区的地方特色资源、民族特色资源或具有相同重点研究学科的高校,高校之间相互竞争却忽视了共享共建的优势。

三、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对策

(一)重视并规范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资源的建设及完善决定了图书馆的生命力和活力。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应着力服务于一流学科建设,重视并加大高校重点学科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购买重点学科最新纸质版文献资料和网上电子资源,构建重点学科特色资源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一定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明确自身的定位,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的规范体系。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如民族高校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医学、军事高校则依靠优势学科打造特色资源,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建立成体系的特色资源。

(二)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专业化特色资源管理团队。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开展特色资源建设工作的根本。特色资源建设涉及多方面的专业技能,馆员不仅需要熟知各专业的知识,还需对网络、计算机、智能等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原先的图书管理员仅掌握一些图书的管理技能,针对现在发展快速的特色资源已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并对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业务能力使其适应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另外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图书馆有专业的特色资源打理人员,还需要和高校特色学科工作室或团队合作,建立“图书馆+特色学科团队”的特色资源管理体系,学科团队对特色资源提出要求,由图书馆负责引进和更新,建立互通机制。

(三)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更新及维护。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没有大量资金的有效支撑,特色资源建设注定寸步难行。一方面,图书馆加大对特色资源的投入和倾斜力度,通过购进先进的电子设施设备,增强高校图书馆原有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特色资源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特色资源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开拓新的特色资源建设方向,完善特色资源的丰富度。

(四)开放资源,馆际共建共享。增加电子数据库文献的开放程度,可以设置师生账号密码,使师生在校外也可下载相关论文,毕业的学生也可继续使用账号下载相关文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资源共享渠道不畅的问题,可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打破垄断壁垒,开放合作,共建共享资源,一方面可以加大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合作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结束语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而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争创双一流的重要一环。特色资源的类型主要有学科特色资源、馆藏特色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围绕这三个特色资源类型从建设体系、复合型人才、资源更新、共享资源等现实问题出发找出建设特色资源的对策,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增添活力,助其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发挥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双一流馆藏一流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