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2019-11-24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鞠海燕俞海平朱爱兵

办公室业务 2019年17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服务

文/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鞠海燕 俞海平 朱爱兵

高校图书馆由于其性质、任务、服务对象不同而形成图书馆的一种类型,是高校教育资源的主要供应基地,其丰富的馆藏拥有综合性较强、领域跨度较大的信息资源,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等方法,优化配置图书馆系统的各种资源为全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活动。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促进了高校图书馆更高效、便捷、信息化的管理,但在实际中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仍存在不足,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影响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专业性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专业性人才的严重缺乏,导致工作人员整体业务能力相对较弱。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在不断更新,但工作人员接受信息化的培训较少,信息化意识不强,导致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低下,从而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长期从事着简单重复的工作,缺乏挑战性和危机感。服务内容比较单一,多数工作人员满足于图书简单的借还,不能拓展服务的范围。最后服务形式也比较被动,不能针对读者的信息需求,主动提供服务,导致许多资源实际利用率不高,从而使图书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目前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高校图书馆也在实行考核,但较少使用激励因素,很难满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导致在工作中表现不积极,甚至有消极怠工的现象。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管理者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现有资源、空间、人员、设备等重要因素的重新组合,以促进管理系统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图书馆不再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图书馆管理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在创新中得立足求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也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创新,满足读者日益膨胀信息资源的需求,在高校才能有立足之地并适应时代发展。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图书馆不能仅仅是文献资料收集保存、向读者提供文献借阅的普通机构,而是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的智囊机构。根据图书馆目前的管理现状,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常规,用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对馆藏、馆员、设备等资源进行管理创新。只有在管理创新中不断求发展,图书馆事业才能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策略

(一)图书馆的服务创新。1.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理念的创新是促进服务创新的先决条件。传统图书馆管理更多地是以馆藏为中心开展工作,导致馆藏建设的重复、馆藏结构的单一、利用率低、服务范围小、服务层次低等问题。实质上图书馆是体系化信息需求的产物,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内容、类型、分布,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性质、功能、馆员的知识结构、藏书的排列和书库的划分、馆址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因此图书馆在各种活动中应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读者阅读倾向、图书馆利用频率以及服务需求满意度等进行调查,深入了解读者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合理计划、组织、协调各项业务工作,使图书馆呈现出更好的服务运行状态。2.服务内容的创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任,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读者信息需求的提高,图书馆简单的资料收集、贮存和传递的传统服务、被动式操作化的服务已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将传统的藏书建设、文献编目、文献检索、文献流通阅览等基础服务,作为辅助性的后台,进而向电子信息服务转变,提供信息平台进行查检索、借阅、续借等服务,加强开展学科专业性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同时开展读书活动拓展读者的阅读范围,举办具有个性化的讲座,提高读者对信息深入挖掘、利用的能力。3.服务方式的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对于整体服务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网络技术、通信设备的日益发展,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服务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笔者单位利用微信平台、手机APP预约座位,此服务方式的开展,打破了图书馆排长队进馆以及占座现象,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可见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融合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情况创新服务方式,开展特色服务,为读者创造便捷的服务通道。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1.管理制度的创新。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层必须有创新意识,勇于冲破传统的管理机制,以发展的眼光制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使其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高校学术科研对图书馆的需求。制定出馆员的中长期培养制度,在职进修和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积极求上进的馆员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其自主创造性,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思维、使用新的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通过特定的方法和管理体系,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的图书馆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图书馆价值,帮助图书馆提高整体表现,创造新面貌,扭转学校图书馆的地位。2.管理方法的创新。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方法,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图书系统化、完整化且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重视馆员在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让馆员参与图书馆制度策略的制定,通过他们的工作经验为图书馆发展规划提供宝贵意见。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过程,满足了自身受尊重、重视的需求,能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馆员的责任感,激发其内在潜力,使其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3.馆员素质的提升。馆员素质决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图书情报的专业性人才对其整体规划,高校图书馆尤其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检索技能,同时熟悉高校各学科专业的基本常识,而高校图书馆的待遇、地位等各种因素,导致图书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笔者单位馆员队伍非图书管理专业的占九成,尽管图书馆员的学历层次近年有一定提高,但很多人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因此,必须加大对馆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网络技术、文件检索、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综合素质,最终调动和发挥馆员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和深层次服务的潜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四、结论

高校图书馆必须以创新的观点来构建管理理论并加强建设,这是高校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信息需求的趋势,也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策略。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现代化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价值,确保图书馆在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