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提升研究

2019-11-24北京联合大学高蕾

办公室业务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支部党员

文/北京联合大学 高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目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对于高等学习的教师党支部建设而言,如何搭建创新工作平台,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研究重点。

一、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点

习近平同志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在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根本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2017年起,教育部党组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5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3号)等文件。201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为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的现状调研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带领支部党员群众认真学习新时代党的理论知识,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的头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支部要在支部建设中,始终贯穿对党员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的培养,特别是要开好“三会一课”,依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活动,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党员们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认识觉悟的有力保障,进而把全体党员思想统一起来。但是,党的基层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五成教师党员认为教师党支部在出国培训、人才引进和专业职称聘任工作中参与度不足。教师党员认为参与度最少的是出国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占48.85%,其次专业职称聘任工作占36.78%。认为在党员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党支部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机制帮助党员尤其是中青年党员提升业务水平。存在党支部建设不能很好地跟专业课程相结合,不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存在教师党员重视教学科研,忽视理论学习的问题。

(二)七成教师党员认为需要创新党支部学习教育的形式。调查显示,“互联网+党建”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一是在青年教师培训方面教师党支部积极拓展教育载体,挖掘青年教师易于接受的学习教育形式,如关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等APP推送、参与网络在线学习、开辟网络学习论坛(占25.86%)。二是在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播放《国家》《榜样》等国家建设、先锋人物的事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例如在可以组织党员到一些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去接受更生动、更直观的教育。

(三)教师党支部在组织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方面存在不足。在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方面,64.12%的教师党员认为业务和党务结合不够是影响教师党支部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科研教学单位,科研教学是业务评价的主要标准,在人员聘任、岗位竞聘、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向党务工作倾斜,党务工作难以融入业务评价体系中,导致教师党员参加党支部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四)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满意度高。调查显示,教师党员教师党支部及党员队伍发挥作用评价满意的占94.25%。学校在教师党支部建设中,秉承“抓基层、打基础、强功能”的理念,以落实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主线,以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为基础,努力提升教师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和基层党建的层次和水平为目标,把“建强支部”落到实。校组织部开拓思路,创新支部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设立了党支部活动立项年度申报制度,鼓励支部积极参加支部立项,开展“1+1”支部共建活动,党建项目培育工作等。教师党支部在“五联系”制度下,思路清晰、措施到位、方法创新,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

(五)教师党支部的工作重点落实在产学研协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调查显示,教师党支部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做的主要工作依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占56.32%,“北京地区企事业文化建设”占40.8%,“一带一路”相关工作占40.8%。说明我校教师党支部确实实现了“服务首都”的办学定位。可以说大部分教师党支部在组织支部活动方面有所创新,能够采取如支部联络共建、外出调研考察、服务地方发展等形式丰富支部活动内容。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建议和思考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层组织,是做好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工作的思想保障。但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党支部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工作研究和创新,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切实提高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力。

(一)改进工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不断提升支部工作影响力。引导教师党支部结合学科特色、专业特点、教师党员发展需求进行支部建设,使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支部工作能够相互融合。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支部工作战斗力。教师党支部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把业务能力强、责任使命感强、群众基础较好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党员选到支部书记岗位。同时,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将以往一些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系统性的教学培训,全面促进党务工作者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的显著提高。

(三)依托新媒体,拓宽宣传教育渠道,提升党支部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教师党支部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尝试建设新媒体的党务工作交流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引导支部党员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微视频推送、“我身边的优秀楷模”评选等活动,营造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氛围,积极传播正能量。

(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着力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学校可以通过教学安排调整,建立双周五下午理论学习制度,保证党支部有固定时间开展学习和支部生活。进一步加强校党委委员、基层党委委员、专职组织员联系教工党支部制度,实现全校教工党支部联系全覆盖,保证做到“四个一”,通过参加支部生活,召开调研会,查阅支部手册,向上级党委汇报情况以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督导检查的效果。

四、结语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建工作,关键在基层”,要把党支部的工作做扎实、做深入、做系统,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才能正确应对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挑战,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广大教职工推动中心工作的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支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