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曲和谐的赞歌

2019-11-23牛国静

大观 2019年9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边城传统文化

牛国静

摘 要:沈从文在《边城》中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人与动物之间的默契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令人动容……这里拥有和谐安定的气氛,这些生命的形态和人生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社会。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共生;《边城》

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们一再倡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沈从文在《边城》中极力描绘的人性、人情、自然,正是我们向往并追求的和谐社会。沈从文先生采用绚丽唯美的文字,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为中国传统文化高唱了一首赞歌。

《边城》中沈从文讲述了一个大家所不愿接受的爱情悲剧,深受读者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契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国人讲究友好和平,遇到事情互相妥协让步,和平共处。这在《边城》中体现得犹为明显,处处彰显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无不和谐共生。

一、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一)邻里之间

《边城》可以说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彰显和谐,涌动着和谐之美。故事中的渡头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渡头为公家,过渡人不必出钱,可是有人心中不安——年迈的老人,辛苦的工作,付出的体力,热情的招待……所以总想通过一种方式来弥补,“把钱掷到船板上”,而管渡船的老人把这一切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于是就有了相互之间的“争执”“吵嘴”。工作上尽职尽责,待人友善,相互之间真诚与理解,处处为他人着想。这些传统美德在《边城》中处处可见,人人如此。茶峒依山傍水,河水涨开,水势凶猛,沿河的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被大水冲去,这时就会有人架船,救人救物,仿佛这里的人和事都与之有关。这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呈现。儒家思想中人性的“善”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至纯至善,才有了茶峒的和谐,才为“边城”披上了一层唯美的面纱。

《边城》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杨马兵。他曾经是翠翠母亲的追求者,也是翠翠父亲的战友,还是翠翠祖父的好友,后来还成为接替祖父时刻陪伴翠翠的那个人。他青年做马夫时,爱慕翠翠的母亲,牵了马到碧溪岨为翠翠母亲唱歌。单纯的爱慕,静静的等候。正如文中所说“凄凉的日子过久了,也就渐渐淡薄了些”,翠翠无形中过着杨马兵的日子。大佬天保得知翠翠喜欢弟弟,伤心地离开,不幸被淹死,二佬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责怪老船夫,疏远了翠翠,老船夫因为天保的死、顺顺的冷漠以及被人误会,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去世,剩下痛苦、伤心、孤单的翠翠。多重打击使我们为翠翠掬一把同情泪。而冲淡这种痛苦的正是杨马兵。在祖父去世后,杨马兵一直陪伴翠翠,同翠翠谈祖父的旧事,又讲到翠翠的父亲母亲,这个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的祖父略高一筹的杨马兵冲淡了翠翠心中的苦楚,使翠翠心中柔和起来。他对翠翠的守护却给了读者另一种安慰,冲淡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增添了小说的柔和美。

(二)商人与顾客之间

边城并不是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商业繁华。但商人、顾客之间的交易没有贪婪与不公,他们之间相互信任、真诚相待。

《边城》中刻画了一个特殊人群——妓女,虽出卖肉体作为交易,但全然不是众人眼中下流可耻、为金钱而存在的形象。这里的妓女重义轻利,守信自约,是那么地淳厚,“相熟之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 ,情感真挚到无可形容,痴的、傻的、投河的、吞鸦片的,爱憎得失如同这里其他人一般。在边城中,每一个阶层、每一类人群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也正是这一类人使边城无处不洋溢着和谐。

作者在文中淡化了钱,祖父摆渡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卖猪肉相互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的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可见,边城是重义轻利的有着商业交易却不为现代商业气息所熏染的地方。

(三)官民之间

文中最受重视的节日就是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賞年轻小伙赛龙舟、捉鸭子。这里不仅有百姓,还有官员、士兵,他们一同参加、观赏,一同在吊脚楼下听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新年也是军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没有阶级,官民平等。这是一个极具地域风俗特色的生活环境,拥有和谐的生活氛围。

(四)亲人之间

小说中悲剧性的人物——老船长的女儿,17年前与一名绿营兵相恋,并且有了孩子。父亲理解女儿,即使女儿为追求爱情“伤风败俗”,从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女儿心疼父亲,不肯远走高飞。这两者的至善至爱,在面临抉择时首先想到的是牺牲自我,而对于融为一体的人来讲,牺牲自我也意味着伤了他人。老船夫毫无怨言,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孙女。翠翠深深地依恋着祖父,她离不开祖父,去吊脚楼看赛龙舟、捉鸭子也要同祖父一起。她和祖父一起撑渡船,一起休息,一起看热闹,听祖父讲故事,为祖父准备饭菜,等等。一幅幅亲人和谐相处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边城》中让我们感动的人物还有天保和傩送,深厚的手足之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豁达的处世方式,处处闪烁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芒。天保是当地年轻人的榜样,健壮、勇毅、豪爽、慷慨、真诚、善良。他喜欢翠翠就大胆表达,托媒人说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虽然犯难还是坚持追求爱情。傩送敬重兄长,同样喜欢翠翠,大方地与哥哥公平竞争。他们决定依靠命运的安排去获得爱情,以歌求婚。为了公平,善歌的傩送替哥哥高歌,这一曲唱到了翠翠的梦里,飘到了翠翠的心里。天保知道翠翠看上的是弟弟,虽然难过,却大度地成全。他为了成全亲情、忘却爱情外出闯滩,意外遇难,客死他乡。这一切的变故、翠翠的含蓄加上对老船夫的不满,傩送在失望与内疚中孤独地出走。《边城》为我们诠释真诚的兄弟情谊,让我们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和谐之美。

二、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

《边城》中刻画了一条黄狗的形象,一个有着人性的重要存在。对黄狗最深的印象就是开头说的“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黄狗懂得如何方能为主人尽职,摆渡时,紧衔着船绳拖船靠岸,张着耳朵与翠翠一同听祖父讲故事,听翠翠说心里话……是翠翠离不开的伙伴,是爷爷离不开的帮手,也是祖孙二人生活的调剂。黄狗其实更像翠翠的家人,从开头一直陪伴到末尾,不同于爷爷因年事已高而无法陪伴翠翠,也不像天保和傩送那样只是虚幻的存在,它一直陪着翠翠、保护着翠翠。还有便是色彩搭配,书中环境描写尤其多,青山环绕、绿树掩映、水波荡漾,满眼都是青色、绿色这样爽朗的颜色,爷爷应该是灰色或是白色这种素色形象,翠翠是红色这种亮色,正好加上黄狗的颜色成为三原色,感觉色彩丰满和谐,就像读完书后给人的感觉一样,清凉却不寒冷,与黄狗这一形象有很大关系。因为它,翠翠的悲剧色彩并不浓烈,黄狗就像是爷爷和傩送的替代者一样陪着她,为整部小说增添了和谐之美。

除了黄狗,还有一种特殊的动物——鸭子。端午节精彩的节目就是赛龙舟、捉鸭子,人与人竞赛,人与鸭子竞赛,鸭子也成了节日的参与者,年轻的小伙如同鸭子般游得迅速,鸭子也如年轻小伙般茁壮,捉到鸭子的人成了当地的泅水高手,鸭子俨然成了游泳健将的象征。

三、人与自然高度融合

沈從文自诩“乡下人”,一生钟情于大自然。他在文章中曾写道:“一种由生物的美与爱有所启示,在沉静中生长的宗教情绪,无所归纳,我因之一部分生命,竟完全消失在一切自然的皈依中。人由自然而来,又顺自然而去。”

小说的主人公翠翠,一个单纯、天真、质朴的姑娘,“在风日里长养着,俨然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是山野间的女孩,一切都自然而然,没有雕饰,绿色纯天然。人源于自然,人如兽,这种人与自然完美地统一,凸显高度的和谐。

翠翠的外祖父老船夫本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可“他从不思索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活在那里,代替了天,同日头同起同休”,老人仿佛与天地融为了一体,顺应着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不想着工作的意义,生命个体完全消失在一切自然的皈依中。这不就是天人合一么?这可以说是高度融合下的合一。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本应顺应自然规律。《边城》是一曲和谐的赞歌,高唱人性的真善美。

《边城》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太平,风俗淳朴、原始、和乐,在这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着淳朴、善良的人们,祖孙之间、兄弟之间、邻里之间,甚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涌动着和谐。在沈从文的笔下,《边城》就是一个理想王国,这里没有等级,没有歧视,没有贪婪,没有不公,更没有虚伪、冷酷、自私,虽然是一部浓厚的悲剧,却因为小说中涌动的和谐,缓和了悲剧的意味,敷上了一层唯美的面纱。全书读完,如同经历了一次人性的洗礼,被世俗而浸染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禁不住对这里自然、纯真、质朴、公平的氛围充满了向往,对这里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希冀,对这样的社会充满了憧憬。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彰显和谐,再融入现代的高科技,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极力倡导的和谐社会吗?沈从文为我们高唱了一曲和谐的赞歌!

参考文献:

[1]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建永.从文学刊:第1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3]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M].符家钦,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边城传统文化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皈依真·善·美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