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池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2019-11-23沈芬华

吉林农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

摘要:蟹池多品种生态养殖,充分利用池塘自然生态条件,在不影响河蟹养殖的情况下,增加放养青虾、鳜鱼、鲢、鳙、鲫鱼,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同一片区域内养殖河蟹、青虾和鳜鱼有着较高的收益,不仅能够将水体空间利用到位,同时不会造成饵料资源的浪费,能够更快的增加产量和效率,是一项非常高效且维护生态的养殖模式,深受本地养殖者的欢迎。

关键词:合理搭配;科学管理;高效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0.045

1养殖的条件

在选择池塘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蟹、虾、鳜多品种养殖的区域,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水质清晰、没有污染、交通相对便利、环境相对安静、电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池塘的方向是东西方向,且形状为长方形,光照充足,面积尽量保持在30亩左右,以便于对池塘的管理,水位深度尽量保持在1.5~2.0米,保证埂宽不渗漏,池塘的进排水系统要相对独立,同时一定要防止敌害生物的进入,以防止池塘内的动物逃离。

1.1前期早准备

早清塘早消毒,在冬季11~12月份时,对养殖池起捕并塘,及时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加工业盐消毒后,对塘底冻晒15天;早培水,冻晒后灌水30~50厘米,在池角放置畜禽粪肥,及早培育浮游生物作为青虾的适口饵料。

1.2种草

为确保池塘中充足的水草,施肥后在池中央人工种植轮叶黑藻或伊乐藻,按“井”字型种植,留足水草繁殖的空间,确保一定的光照,在6月份还没有到河蟹的吃草旺季时,水草生长过密时需人工按“井”字型割,沿池塘边不要种植水草,以确保池水的流动和水生动物的活动空间,水草需一直保持距离水面10厘米左右,浮出水面時需人工割除并捞出处理,以防治水草腐烂败坏水质,9~10月池塘水草不足时,可放置些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作物,注意放置时不能让这些水生作物接触土壤,要用绳圈固定在水中间隔放置,主要是为了增加后期河蟹、青虾等的栖息区。

1.3 防逃设施

河蟹具有较强的逃逸能力。为了防止河蟹的出逃,在池塘的四周用抗氧化的钙塑板连接起来,每隔一段距离竖一根木桩,然后用细铁丝固定在木桩上,四个角做成圆弧的形状。这种防逃措施能够抵抗大风的侵袭。此外,在钙塑板上面向池塘内方向,离开钙塑板50~80厘米用木桩以及绳固定向上横拉聚乙烯网片包围池塘四周,从而防止敌害生物的入侵。

2合理搭配品种

2.1蟹种放养

3月初一次放足,选择“第江2号”河蟹苗,自育扣蟹挑选100~200只/公斤规格的附肢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放养密度为800只/亩。

2.2青虾放养

分次放养,以放养野生青虾苗为主,3月份把冬季并塘时不符合上市的青虾作为苗种放养,至5月份即可上市,5月放养抱卵青虾,8~9月时放养太湖青虾苗,规格为2000~4000只/公斤,亩放2~3公斤左右。

2.3鳜鱼放养

在5月份的时候,应该放养鳜鱼苗,对于鳜鱼苗的要求是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体色鲜艳、没有伤口、没有疾病,一般情况下5~6厘米放养密度为10~15尾/亩,具体的情况还应该根据池塘内的野杂鱼数量进行判断。

2.4鲢、鳙、鲫鱼种放养

3月份投放6~8尾/公斤的鲢、鳙,放养密度为30~50尾/亩,滤食性鱼类,能够将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等作为食物;放养10尾/公斤规格的鲫鱼,密度为30~50尾/亩,待鲫鱼自繁苗时可作为鳜鱼的适口饵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增加收入,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3科学投喂管理

3.1饲料投喂

在养殖的过程当中,首先将饲料投喂给河蟹,在3~5月期间,主要以投喂小鱼为主;在6~8月期间,主要是以南瓜、玉米等植物性饲料为主;在9~10月期间主要以小鱼为主。具体的投喂应该根据天气的情况来判断,通常情况下每天进行2次投喂活动,分别是早晨和傍晚各1次,早晨投配合饲料,晚上以投小杂鱼为主。鳜鱼以养殖池塘中的鲜活野杂鱼及鲫鱼苗为饵,鲢、鳙鱼这两种鱼类的饵料不需要特别考虑和投喂,因为其主要以池塘中存在的浮游生物等为食物。

3.2水质管理

春天主要是浅水,水深的范围控制在30~50厘米之间,这样的深度有利于水中温度的升高、水草的生长、螺蛳的繁殖、河蟹的生长以及青虾的生长,以后随着水草生长逐渐加深池水,6月保持150厘米以下,7~9月保持水深2米左右,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春季时每15天换水1次,夏季高温期每7天换水1次,当后期河蟹大量上岸时,晴天每天注入新水。这样有利于蟹、虾、鳜的摄食和快速生长。每20天左右运用光合细菌来改良和改善池底的淤泥,分解淤泥中的有害物质,稳定酸碱度,促进蟹、虾、鳜健康生长。

3.3病害防治

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蟹、虾、鳜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强,但是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病害。主要采用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药物制成的药饵进行一定时期的投喂,可增强蟹、虾、鳜的抗病能力,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3.4适时捕捞

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的情况进行捕捞时间的确定。河蟹的最佳捕捞时间是在10~11月之间,捕捞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夜间进行徒手捕捉,另一种是用地笼捕捉,当捕获完之后,将河蟹用清水洗刷干净后先暂收养着,然后等待出售;将青虾进行2个月的放养之后,待青虾长到40~50克时进行地笼捕捉,然后上市;将鳜鱼放养3个月之后,待尾重达500克以上,将其捕捞然后上市,体重不达标的鳜鱼继续留在池塘中进行生长,其他鱼类待河蟹大量上市后再起捕上市。

作者简介:沈芬华,大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论企业如何科学管理物资节约生产成本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大型军队医院进修医生科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加强西藏农村公路建设科学管理的必要性与策略
加强科学管理 促进化学实验室有效应用
科学管理,行之有效——关于有效管理高中数学课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