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宏伟:歌词创作的心路历程

2019-11-23/储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长江创作

文 /储 言

胡宏伟,词作家,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他从1978年开始歌词创作,代表作有《中国共青团团歌》《长江之歌》《永不陨落的星——雷锋组歌》等。他的作品《有一支歌》《向着太阳走》连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歌剧《羽娘》获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大奖、最佳剧本奖;他还出版了《长江之歌——胡宏伟作品选》《迷彩写意》等选集。多年来,他获得全国、全军各种创作奖200余项,数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长江之歌》收入了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第一篇课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并被选为指定背诵的诗文。胡宏伟是一个写“主旋律”的作家,他非常擅长写大主题的歌,像他写的《长江之歌》是从8000多首征集的歌词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是从5000多首歌词中被选中的。

2019年9月28日,胡宏伟应邀到西安音乐学院开讲座,题目为《歌词创作的心路历程》,畅谈他的创作体会。当说到《长江之歌》,胡宏伟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上世纪80年代,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风靡大江南北,一首为该片填词的主题歌《长江之歌》红遍长城内外。那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让人久久难以忘怀。25集的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的经典节目,曾在央视创下40%的收视纪录。优美的片头音乐让亿万观众如醉如痴,因为片头音乐是没有歌词的,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中央电视台采纳了在全国征集歌词的意见,在《电视周刊》刊发了征集启事。

该片在1983年播出,胡宏伟一直跟踪观看——此前,他只在南京长江大桥上一掠而过看过长江一眼。正是那惊鸿一瞥,使他对这部以古往今来时空交错的形式表现长江的电视片兴趣浓厚,片中壮丽的风光、多彩的风情、迷人的传说,都变成创作的灵感传递并感染到他的笔下。在他的眼中,长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她就像中华民族的母亲,养育了世代中华儿女,需要多长的诗篇才能倾诉对她的爱啊!所以当中央电视台为《话说长江》主题音乐征集歌词时,胡宏伟顿时激情迸发,《长江之歌》一挥而就,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歌词的创作,并把歌词写在一张贺年卡上寄了出去。两个月后,他接到了节目组的通知,邀请出席《话说长江》音乐会,就是在这个音乐会上,他的作品从全国5000多首歌词中脱颖而出。时年他刚刚30岁,是前进歌舞团的一名创作员。从此,他伴随着“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走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歌声,为亿万国人所知晓,几乎成了长江的代名词。讲座进行了3个多小时,他时而讲述歌词,时而唱着旋律,时而与大家互动,在他的眼里,长江变成了一条有生命的河流;一条和人们思想感情相交融的河流;一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着无穷活力的河流。他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博得了无数次掌声和喝彩。

另一首由胡宏伟作词的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1987年5月,34岁的胡宏伟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征集团歌的启事后,顿时热血沸腾。胡宏伟16岁入团,22岁在部队入党,期间一直在团组织做宣传工作,让他深感遗憾的是,国家有国歌,少先队有队歌,而共青团一直没有自己的团歌。胡宏伟因创作《长江之歌》而名声大振后,正处于创作的激情之中。他一口气拿出了五六个方案,经过反复修改,胡宏伟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词寄到了《中国青年报》。1987年10月31日,该报刊登了10首从全国5300首应征歌曲中选出的团歌候选作品,胡宏伟的词排在第一位。这首歌曲在1988年5月8日,正式被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团歌。2003年3月10日,有关单位组织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录音棚录制了新版本。新版本在时间上进行了压缩,由原来的从头反复,改为副歌反复,即一遍半的形式,总长只有1分30秒,并制成光碟。2003年7月22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确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在作词方面,胡宏伟基本是“自学成才”。他回忆,自己十六岁时候开始写诗,时常在一些刊物上刊登,那时,看到文字变成铅字就会有不小的满足。1969年12月,他被分配到沈阳医疗器械厂当了一名工人。那时写作的风格就像厂子里生产的各种手术针、钳等器械一样,比较精致小巧。如果他的人生就此顺延下去,或许不会有后面各种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歌词了。在他坚持在工厂业余创作时,一位叫做“高广城”的人走入了胡宏伟的生活。他在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作。沈阳重型机器厂是个大厂子,人数多达5、6万人。因为两人性情相投,每个周日胡宏伟都会跑到重型机器厂,找高师傅讨教。他回忆,这个大厂子,光食堂就有好几层楼,卖饭的窗口多达几十个。不同于只有3000多人的医疗器械厂,重型机器厂的宏大气势着实给了胡宏伟很大冲击,他的眼界就此打开,他的文风也越来越倾向于大气度和大视野,多了一些大工业的铿锵磅礴。在工厂干了三年后,1972年年底,胡宏伟又穿上军装,成为沈阳警备区的一名军人,从此他又把创作的笔触伸向火热的军营,对军人的礼赞,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成为他歌词的主旋律。唱金戈铁马当然奏响铁板铜琶,此后,他的词风从小桥流水变成了大江东去,变婉约为豪放。

胡宏伟还记得,有年冬季他到黑龙江兴凯湖上冰上小木屋哨所深入生活。哨所建在冰冻三尺的界湖上,白天温度零下37、38度,夜里常常降到零下40、50度。因为对这里的严寒认识不足,胡宏伟的脸被严重冻伤,火烧般地疼,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脸都不敢洗,两个多月都不好。当他从边防回来后,很多人几乎都认不出来原来那个浓眉大眼的“帅哥”了。但却为此创作了20多首歌词、诗歌,获得了一次大丰收。为此,他说脸冻伤冻得“值”了。

对艺术家来说,最难的是永葆艺术青春。胡宏伟虽已年过花甲,如今依然怀有赤子之心,依然阳光灿烂。他说,自己从1978年起从事专业歌词创作,目前每年创作歌词50首左右,平均一周一首。

笔耕不辍终能换来累累硕果,胡宏伟的作品荣获全国、全军各种创作奖共300余次。他创作的《和谐花园》被定为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歌,《你我他,快参加》成为2008年奥运志愿者题材的获奖歌曲,《有一支歌》《向着太阳走》等5首歌连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歌剧《羽娘》获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剧目大奖、最佳剧本奖,解放军文艺奖。而获奖后的胡宏伟从没有停止追赶时代的脚步,他把荣誉归结为“零”,依然脚步匆匆,奋进在路上。

作为一个擅写“大主题”和“主旋律”的词作家,胡宏伟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正确的价值引导和精神追求非常重要,只有政治上立得住,作品才能唱得响、留得下、传得开。歌曲作为一种民族的号角与战鼓,在社会转型、各种思潮泛起的当下,尤其要发挥好精神教化和感染的正面积极力量,让人们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他认为,为了让当今的青年人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主旋律,红歌也必须贴近时代,符合青年的审美心理和情感需求,而不是灌输或概念化的说教。“我现在还没有退休,即使将来退休了,也还要继续写下去,为实现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为伟大的时代放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谈及未来,胡宏伟满怀信心。

在胡宏伟看来,大气势的主旋律作品,更能够凝聚民族情感、唤起文化自觉,他称之为“大歌”:“很多国家的交响乐团在演奏中国歌曲时,经常会选择《长江之歌》。因为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就像一听到《蓝色多瑙河》就会想到奥地利。代表国家形象的音乐标识只能是这样的‘大歌’。对我们每一个影响最深的也是这些‘大歌’,像《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祝酒歌》《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这些歌曲最能表达人民的心声,点燃爱国的激情,一唱起这些歌,脸上就会绽放笑容,心里都觉得阳光灿烂。”

胡宏伟有个信念:追赶时代的脚步,人就不会老,只有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历史才会录取你;爱只有开始,没有终点,所以他的心态永远阳光灿烂,创作思维永远敏锐深邃。在“长白山之歌”歌曲创作采风团的一路上,他与艺术家们交流探讨,车内不时响起他情不自禁的浑厚歌声。他豪情四溢地说,多少创造点燃精彩,多少希望花一样盛开,在当今这火红的年代,好花常开,好景常在,今天的幸福——最浪漫、最美好、最实在!

猜你喜欢

长江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长江,你从哪里来
长江之头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