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2019-11-22龙应台

爱你·健康读本 2019年9期
关键词:形同陌路安德烈龙应台

龙应台

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他的脸上早就没了“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有一点“冷”地看着你。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去哪里了?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话,他说:“谈什么?”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我对他一无所知。他在德国,我在香港,电话里的对话只能这样: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正常的沟通仿佛不必要了。

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他答应了。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通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因此,当读者的信从世界各地涌入的时候,我确实吓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书店排队付账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跟我握手,用低沉的声音说:“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儿子会形同陌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说话。”

我常批评安德烈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常不耐烦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专栏足足写了三年,但总算坚持到有始有终。写信给他的年轻读者有时会问他:“你怎么可能跟自己的母亲这样沟通?怎么可能?”安德烈就四两拨千斤地回信:“老兄,因为要赚稿费。”

我至今不知他当初为何会答应,心中也着实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写了三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了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了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摘自《亲爱的安德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怜南)

猜你喜欢

形同陌路安德烈龙应台
模仿者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有价值的善良
此一时,彼一时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谁是真正的赢家
《银色仙人掌》
绝世奇术
阿俊:再也不会为这段感情丢下自尊
爬树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