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要坚决摒弃“四大主义”

2019-11-22李潞

大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形式主义评估

李潞

[摘要]为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指出了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等“四大主义”,逐一指出了其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其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摒弃“四大主义”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评估;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032-0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长期以来备受关注[l]。客观、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2]。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只有坚决摒弃“四大主义”,才能确保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真正发挥实效。

一、“四大主义”的内涵

文中所指的“四大主义”,包括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及个人主义。其中,形式主义,是一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只注重现象而不去剖析本质的工作作风[3];好人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4];小团体主义,是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个人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看待世界、社会的世界观。究其四者共性,一是均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相脱离,即都是从主观意志、主观愿望出发,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均表现为对名利地位的盲目价值追求,即都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私利、短期利益,忽视或无视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四大主义”的存在,最终无法真实地反映和揭示事物本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认知。

二、“四大主义”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表现及危害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的繁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设计上精细合理、行动上认真扎实。然而,现实中,多数高校在组织此项工作时,经常是临时抱佛脚、扎实走过场,表现在平日里不加强对评估工作的思考,日常查听课流于形式,到了学期末才匆匆组织评估方案论证、修订;组织评估时,方案写得面面俱到,标准定得细而又细,但落实起来全都视而不见,往往为了追求高效率,把不该简化的程序简化了、不该降低的标准降低了,草率评估、主观臆断;业务部门也是沉不下心、疲于应付,对待评估中暴露的问题视而不见,对待个别教师对评估结果的质疑无法给出信服的解释,满足于“只要结果,不看过程,不问原因”。正是这种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把评估工作的系统工程搞成了阶段工程,把常态化工作做成了临时性工作,使评估工作变了味,危害了学校的公信力。

(二)好人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为体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专业性及权威性,教学专家、教研室领导等都会参与到对授课教师的评分中,只是每个学校设定的分值比重有所不同。然而,现实中,有的参与者却为求一团和气、碍于面子随意用权,表现在有的专家不能严厉和鲜明地指出一些教师授课存在的问题,给出的专家评估分数几乎反映不出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有的教研室领导奉行“一碗水端平”,给每个教师相近或相同的评估分数,甚至不惜把最低分给自己,以求维持教研室内部所谓的和谐。正是这些“好好先生”,用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公道性,损害了其在广大教师心中的权威,极大地打击了教师们改进教学的积极性。

(三)小团体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有的高校在评估中将同行评估作为了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即让同一教研室内的教师之间互相评估,或者扩大至让相近学科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之间交叉评估,认为同行之间对于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都能有更为全面客观的掌握。然而,在实际评估中,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小团体主义、圈子文化。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在评估时,完全忽视评估标准,一味地给自己关系好的同事们普遍高分,其他人则分值较低;有的教师则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给同教研室的教师评估时,分值普遍偏高,而给友邻教研室评估时,故意压分。正是这些可怕的“人情分”,蒙蔽了大家的双眼,导致有的教师盲目自信、不思进取,有的教师忧虑重重、丧失信心,有的教师义愤填膺、无处喊冤,有的教师干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日常的拉关系、套近乎上,放任自己的业务能力不管不问。

(四)个人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学生是教育资源的消费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对学习环境的描述与界定也比较客观,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具有最直接、最全面的体验,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最有发言权[5]。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活跃,在近些年的学生评教中,暴露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比如个别专家同行很认可的教师竟然在学生评教中排在最后。经过调查,有的是因为课堂管理非常嚴格,使一些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抵触厌烦心理;有的是因为考试前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考试范围,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等。一些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学生,在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愿望没有达成的情况下,完全从自身角度出发,毫不负责地在学生评教中给那些坚持原则的教师们打了低分。此外,一些学生在评教时完全不考虑课堂教学实际,仅凭个人喜好给教师打分,往往是轻松简单的课程授课教师高分偏多,难度较大的课程授课教师分数偏低,这也引起了一些理工科教师的强烈不满。正是个人主义的存在,使得原本最有发言权的学生评教结果变得“水分”很多,令人不敢相信,不愿采纳,严重打击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教师甚至坚决抵制学生评教。

三、“四大主义”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缺乏群众观念,缺少实质内容,在工作中就会追求形式主义[2]。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目的是通过让广大教学参与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估,来反馈教学信息,总结教学经验,进而促进教师成长,改进教学质量。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手段,是形式,是表象,“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是目的,是内容,是本质。然而评估办法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因没有认清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本质,仅把它当作一项简单工作疲于应付,当作一份政绩工作只看形式,就造成了制订者有的“闭门造车”,不经深入地调研论证就出台评估方案,还有的直接采用“拿来主义”,没有考虑是否切合自身实际,使得方案得不到广大干部教员的广泛认可,甚至遭到部分教员的抵触。而执行者有的即使对办法有不同意见,也无能为力,只求基本完成,不求获得的效果。这必然会造成评估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效果无法落实。

(二)评估能力存在短板

为了充分体现评估的专业性,有的院校将专家和教研室领导的评估分值占比设定得比较大,可以说对评估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恰恰是这如此重要的作用,使得有的专家和教研室领导不知如何使用自己手中的评估权,认为“不作为”胜过“错作为”,唯恐自己的评分招来其他教员的诟病和指责,害怕担责。究其原因,这里面或许和个别专家比较胆小有关,但更多的应该是有的专家和教研室领导不知道如何评估的“本领恐慌”,也就是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自信。面对各项评估指标、评估标准,有的专家和教研室领导无法给出准确的评定,分辨不出“一般”与“优秀”的细微差别,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正是由于没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能力,导致有的专家和教研室领导不敢评估,不会评估,盲目评估。

(三)师德师风有所下降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以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然而,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命感责任感降低,惯于盯着职称、盯着课时费干工作。随着高校里越来越多的“圈子”日益壮大,诸如教师之间的朋友圈、老乡圈,教研室层面的团队圈、学术圈等,这些圈子里的人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而有的教师就特别希望借助圈子能使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有所提升。为此,面对与个人经济利益、荣誉地位等挂钩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时,就有些人为了所属圈子以及圈内人的利益和地位,放弃了原则,盲目地攻击圈外人,抬高圈内人,于是出现了圈内高分、圈外低分的怪象。

(四)价值取向存在误区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乐于吸收一些外界的新思想新文化,很容易被当今社会一些不良思潮影响,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学生一味强调个性与自由,完全希望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意愿的完全满足。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有些教师便心生抱怨,盲目报复,丧失了辨清是非的基本能力,不去正当行使其应有的权利,而是误将学生评教简单看作宣泄个人情感的渠道,严重削弱了评教的严肃性、规范性。

四、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摒弃“四大主义”的具体做法

(一)牢固树立“以评促教”的工作理念

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目的是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来反馈教学信息,总结教学经验,进而促进教师成长,改进教学质量。为此,高校在开展评估工作时,一是要加强各级参与者的思想教育,堅决摒弃为了评估而评估、评估结束即工作完成的错误认识;二是要将评估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党委议事日程,业务部门要精心谋划评估方案,指导各级按程序标准组织评估,并坚持全程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坚决整改;三是要严格落实领导、专家、同行查听课制度,确保各级评估有据可依;四是要将评估过程数据、评估中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最终的评估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每位教师,让大家清晰地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及不足;五是对于评估结果有异议的,业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调查、解释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绩效。

(二)锻造一批“技高胆大”的专家领导

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权就要有责,有责就要担当[6]。笔者认为,那些不敢正面评估、客观评估的专家及领导们,一方面是胆小,抱有不作为的心态,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自信。为此,一是要抓好教学专家及教研室领导的遴选,切实把德才兼备、公道正派、敢说真话的优秀教师选到重要岗位上来;二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锻炼,提高教学专家及教研室领导的为官艺术和处事能力,将能力自信化作敢于较真碰硬的勇气;三是要对那些教学水平不高、不敢担当、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认真履职尽责的专家及领导们加大问责力度,采取降职、免职等惩戒措施,坚决破除“一团和气”。

(三)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教学环境

公平与正义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精粹,几千年来绵延不绝,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7]。为此,在评估中,一是要强化教师们的师德师风教育,秉承公正公平的心态,客观认清一己私心对他人成长进步、对高校建设发展造成的伤害;二是要教育教师们搭建良性的朋友圈,多交魏征类的益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要加强相近教研室、相近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让教师们看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营造大团队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评估工作的组织要做到公开、透明,让每一个环节都能经得起质询,让大家感受到公正、客观的对待,相信公平正义的存在。

(四)持续抓好“取精去糟”的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容易受外界文化思潮的影响,但往往缺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与本领。为此,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之材的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首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用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去感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引领,教授学生学会甄别、学会借鉴、学会吸收。要加大日常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集体主义教育,认清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要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宣传教育,让参与评教的每一个人明白,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利同时也是一份关乎教师、高校健康发展的责任。

五、结束语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抓手,为了提升评估效能,很多高校从制订评估指标、设计评估程序、核算评估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论证,下了很大的功夫。但要确保其真正发挥实效,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准确、信服,只有从评估者源头本身人手,即在评估中摒弃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及个人主义,这才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真实,才能确保结果的客观、公正,这也是每位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乐园罗,张胜宇.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实时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大学教育,2012(12):25-27.

[2]乔仁洁,祝庆利,栾京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大学教育,2016(2):28-29.

[3] 白鸽.形式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危害及其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6-9.

[4]严水泉.“好人主义”也是“害人主义”[J].当代江西,2017(1):55.

[5]汪富泉.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探讨Ⅱ.学生评教与综合评价[J].大学教育,2014(5):16-17.

[6]孔德柱.敢于拍板勇担当[J].企业党建,2017(2):7.

[7] 张梦飞,杨舒眉.论大学生小团体主义思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社科纵横,2010(11):154-156.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形式主义评估
形式主义的标准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如果上级不官僚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反对官场形式主义问题”调查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