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微信群对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急救效率的影响

2019-11-22蔡正哲罗焕荣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汕尾市同意书信群

蔡正哲,罗焕荣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指心电图有典型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痛,有统计数据显示,急诊科收治经确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中,STEMI 占比超过15%[1]。本病病情凶险且变化快,冠脉斑块不稳定,破裂后可继发心源性脑梗死[2],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早期及时确诊并予以有效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球囊扩张是临床治疗本病常用方法,可有效恢复心肌再灌注,疗效确切。但是,基层医院往往不具备PCI 能力,需要转运至上级医院治疗,而PCI 救治最佳时间是发病后6 h 内,而且越早越好,常规救治路径容易延误STEMI 患者PCI 救治时机[4]。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胸痛中心于近年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微信群,在缩短STEMI 患者的PCI 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收效理想,文章现对此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01 至2019-04 由其他医院转诊至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的STEMI 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首诊医院为汕尾市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以救治流程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6 例(2018-07 微信群建立使用后入组):男25 例,女21 例;年龄54~73 岁,平均(62.3±11.4)岁;受累靶血管前降支31 例,右冠脉16 例,回旋支7 例,左主干3 例,病变血管数1~3 支,平均病变血管数(1.2±0.6)支;入院GRACE 评分84~175 分,平均(127.2±25.6)分;患者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0.5~6h,平均(1.8±0.4)h;溶栓治疗5 例。对照组46 例(微信群建立使用前入组):男24 例,女22 例;年龄55~71 岁,平均(62.5±10.7)岁;受累靶血管前降支30 例,右冠脉15 例,回旋支8 例,左主干2 例,病变血管数1~3 支,平均病变血管数(1.2±0.8)支;入院GRACE 评分85~172 分,平均(125.4±27.2)分;患者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0.8~5.5h,平均(2.0±0.5)h, 溶栓治疗6 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症状、体征、心电图等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STMEI,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5]相关标准;最初就诊于汕尾市不具备PCI 能力的各县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后转入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 治疗;PCI 初治病例,转运时间<1 h,发病到PCI 总时间<24 h。

排除标准:合并出血性疾病、造影剂过敏、严重血管钙化病变、主动脉夹层等PCI 禁忌证;病例资料不全,时间节点无法追溯,治疗时间无法推算。

1.3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STMEI 救治方法进行,各县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接诊病人后,经体征、心电图等初步确诊后进行开放静脉通道、抗凝等治疗,发病3 h以内者予以溶栓治疗,紧急送至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急诊科和心内科进一步检查确诊后,送入导管室进行PCI 手术。

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微信群进行急救沟通,具体方法如下:(1)微信群的构建:以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核心建立微信群,微信群中包括汕尾市不具备PCI 能力的各县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急诊医师和心内科医师共289 人。(2)急救流程:县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接诊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后,首诊医师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实时上传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等基本资料,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团队根据首诊医生上传的资料,在微信群中实时诊断,确诊STEMI 后,立即予以院前治疗指导、决定救护车转院、家属谈话等处理。患者决定转院后,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快速启动导管室,相关治疗团队迅速到位,待患者转入,获取患者和家属PCI 手术知情同意书后(转运途中告知并同意,院内签字),绕行急诊科,直接进入导管室接受PCI 手术。

1.4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PCI 治疗时间节点,包括:(1)诊断及初治时间(基层医院诊治时间);(2)不同医院间转运时间。 (3)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第二人民医院接诊至患者/ 家属签字);(4)启动导管室时间(第二人民医院接诊至导管室启动);(5)第二人民医院接诊至球囊扩张(DTB)时间;(6)发病至接受PCI 总时间。术后随访3 个月,统计两组死亡、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 软件统计分析,PCI 治疗时间指标采用统计,t 检验,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CI 治疗时点 两组转运时间基本相当,但观察组诊断及初治时间、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启动导管室时间、DTB 时间、发病至接受PCI 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终点不良事件 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2 例,脑血管意外1 例,无患者死亡,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5 例,脑血管意外2 例,死亡1 例,因PCI 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死亡;观察组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6.52%,3/46)低于对照组(17.39%,8/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5,P>0.05)。

3 讨 论

有研究指出,STEMI 患者预后具有明显时间依赖性,发病早期PCI 救治越及时,患者近期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越低,预后越理想[6]。而对于县区和乡镇医院首诊的STEMI 患者而言,如当地医疗卫生机构不具备PCI 能力,患者往往需要转院至上级胸痛中心,走急诊科救治流程后,再行PCI 治疗,这一过程耗时较长,常常延误治疗时机,使患者错过最佳再灌注时间窗,影响预后。

表1 两组PCI 治疗时间统计 (min,n=46)

区域协同救治是实现冠心病心肌梗死院前与院内无缝对接、以规范化实施胸痛救治流程的急救模式,覆盖区域面积广,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开通堵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7]。我院胸痛中心基于该模式建立区域协同救治微信群,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胸痛中心团队可以通过微信实时传送的资料,对STEMI 患者进行诊断和院前治疗。如患者需要行PCI 治疗,则在救护车转运途中,同时可以完成导管室准备工作和家属告知,患者入院以后,家属可直接签署同意书,无需再费时宣教,亦无需再走急诊救治流程,接受一系列检查和诊断,可直接进入导管室接受PCI 治疗,这有效缩短了患者从发病到接受PCI 治疗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STEMI 诊治效率,提高患者接受PCI 治疗的获益程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及初治时间、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启动导管室时间、DTB 时间、发病至接受PCI 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死亡、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近期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与文献报道结论相符[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与纳入例数较少有关。

综上,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微信群的建立可以有效缩短在不具备PCI 能力基层医院就诊的STEMI 患者的PCI 急诊救治时间,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减少终点不良事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汕尾市同意书信群
进ICU为什么要签那么多字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海西诗享微信群
关系很好
关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