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问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对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专题询问实录

2019-11-21本刊策划

人民与权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师

■本刊策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苏历来崇文重教,江苏发展成就得益于长期以来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教育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为人民素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对照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江苏基础教育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是全省面上共性的,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区。其中一部分问题正在逐步化解,但仍有一些突出矛盾还需要从深层次研究分析、提出系统解决方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为呼应人民群众对办好满意教育的期盼,省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审议全省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列为今年的重点监督项目。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王江副省长所作的全省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并分组进行了审议。9月26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有15位委员、代表向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7家部门负责同志抛出了16个问题,涉及教育改革、教育投入、校区配置、教师待遇、课外辅导整治等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展开询问。联组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主持。

副省长王江在会上代表省政府作了表态发言。他表示,省政府将把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精神和审议意见贯彻到即将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当中,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省各有关部门要创新政策举措,以实际成效体现政治站位,走好群众路线,争取群众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震宁在会议结束前讲了话。他指出,江苏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教育的基础性支撑。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加自觉地担负起职责使命,强化措施、快补短板、扬优展长,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

内外兼顾,系统谋划教育新蓝图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苏州大学教授王卓君感到,应试教育带来的人才培养弊端及引发的社会焦虑是大家普遍认同并关注的重大问题,学生“书包重、眼镜厚”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负面景象。作为教育界的专家,王教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看重,他提问省教育厅,在建立健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落实机制,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改革上我省有哪些新进展、新举措?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回答询问中说,王委员所提问题的实质是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他介绍了省教育战线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和强化实践育人的功效四个方面的工作。就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他说,一是要加强理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怀。二是要深入推进教育评价的改革。他介绍,我省已经改革了中考和高考方案,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综合评价的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了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制度,还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坚决制止了用升学率、考试成绩评价政府、评价学校、评价师生的这种单一评价的现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第三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我们中小学生平均近视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这一任务的完成,着力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第四要努力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成才观,讲好教育好故事。

教育是今天的使命,更是明天的希望,而教育发展规划就是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江苏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推出了《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对新时代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规划和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农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就规划方案分别提问省发改委和省教育厅,我省是如何通过规划引领确保教育优先、体现全国领先的?特别是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我省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规划引领上有哪些新亮点?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汤明海表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目的就是确保从更高层面保障教育根本地位。规划注重“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目标引导,历年规划均将不同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作为重要指标,这次规划着重把劳动引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做了提高;二是强化任务部署,规划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了系统部署,首次设立教育重点工程栏目;三是强化创新举措,规划中编制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及标准,并向全省人民公布,进一步提高教育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街道、居民小区,居住区,乡镇自然村这三个层级,6个单元都设置了基本公共教育的具体功能配置,包括配置标准和配置主体。他举例说,在1万人左右要设置幼儿园,1-2万要设置小学,通过功能标准的配置来推动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回答询问中谈到,我省教育规划特色亮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江苏教育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新概括,创造性提出了江苏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公平共享、更加注重全面多样、更加注重适合契合、更加注重卓越创新。二是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突出江苏基础教育总体特色走向,规划在指标设置上除了一些国际性通用指标以外还专门设置了反映江苏特色的指标。比如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资源的均衡率,等等。三是规划不仅注重编制,更注重内容落实,提出通过工程引领、任务引领来确保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能够得以实施。

补齐缺口,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随着城镇化进展加快、“二孩政策”实施、流动人口和人才引进增加,导致我省基础教育资源缺口较大,供给不足与层次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陈琪发现“城镇挤农村空”“择校热”“大班额”的问题比较突出,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公平性受到损害。他向省教育厅提问,我省在推进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有哪些新政策、新措施?

“您的问题击中了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要同时解决‘有学上’和‘上好学’。”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回答道,“一是解决资源短板问题,根据教育预警检测数据,新增的教育资源的缺口将超过77万,这就需要各部门与我们共同努力,重点解决规划、用地、拆迁、资金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问题,推动各级政府完成每年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0个,普通高中50所,幼儿园300所的目标。二是破解公平与质量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大标准化学校的监测,推动集团化办学,推动校长、教师义务教育阶段的轮岗交流,关注外来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受教育问题,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因病失学。三是推动教育内涵发展,通过新高考、新方案、新教材的进一步落地,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个老师在这一场改革中真心实意地推动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教育资源缺口较大的问题,关键是要抓好各类基础教育学校的规划布局调整实施和用地保障。据省基础教育资源预警测算数据,到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学位总缺口185万个,学校总缺口1986所。省人大常委会农委会副主任陈惠娟了解到,今年省政府提出确保完成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只有350所,缺口还比较大。她在调研中还发现,新建扩建学校还存在“无地可用”“有地难用”等用地保障问题。对此,她提出,我省如何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与基础教育现代化相匹配的规划布局调整实施和用地保障机制,以及教育、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如何联动建立高效有序的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缺口能弥补到位,保障老百姓享受到优质均衡的公平教育。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接过话茬,他坦言,教育资源缺口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针对这些问题,他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对接,统筹考虑,配合教育规划,确保满足设定学位的要求。同时,明确要求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对中小学幼儿园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去年还对全省教育用地标准进行了提升,在最新2018版《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中,新增了国家指标里没有的幼儿园绿化面积等指标。此外,在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在学前教育方面,将符合划拨用地的政策措施纳入了今年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意见中;在民办教育方面,将非盈利性民办学校享受公办学校的用地政策,纳入省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刘聪说,下一步将着重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保障教育需求。针对新城区和农村地区,通过优化落实各类教育实施规划布局,加大土地供给,保障教育用地,特别是支持学校利用周边建设用地兴办教育设施。同时优化审批服务,在不动产登记中重点保障教育用地。此外,建立规划调整机制,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做好需求分析,衔接教育布局规划,共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乡村教育不兴,脱贫攻坚战略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会受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求各部门各地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既是推动苏北农民过上现代生活的务实举措和民心工程,也是推进苏北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有利契机。来自苏北基层的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相民委员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发问:我省在苏北农房改造时有没有同步考虑苏北农村幼儿园等基础教育学校建设?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的回答着实给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他说,苏北农房改造不是简单盖房子,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目前,我省苏北农房改造开工率已达到83.7%,今年将顺利完成省定10万户改善任务。改造过程中,既要做好苏北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工作,又要充分考虑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切实提升完善乡镇的社区服务功能,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人民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期盼是苏北农房改造工作中的重要方面,顾小平表示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落实“进城入镇”政策的地区,充分利用既有的幼儿园资源让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共享优质基础教育;在利用基础较好的自然村将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新建的农村校区,目前正在制订建设标准,下一步将根据相关的意见印发考核实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还将联合省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努力把苏北农房改造中的相应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好落实好。

多措并举,力争每个孩子轻松入“园”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武进高级中学副校长周敏委员一直关注着孩子们教育和成长。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然是我省基础教育的最大短板,入园难、入园贵仍是突出问题。现在公办幼儿园占比逐年下降,新建的幼儿园多为民办,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过高,无证的幼儿园整治现在还尚未到位,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形成以公办为主、非盈利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来确保我们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不让上幼儿园成为老百姓的负担?

教育厅顾月华副厅长直面周敏委员的问题,她坦承,学前教育确实是基础教育的短板。目前我省入园率达到98%,在公办幼儿园上学的孩子超过了65%,以及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超过了77%,总体达到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基本目标。今年在全省教育大会上,娄勤俭书记提出了建立以公办为主普惠性幼儿园为辅的办学体系,接下来将推动各级政府来加大加快幼儿园建设,健全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建的管理体制,把它纳入到考核机制,同时加大对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检查整治,让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尽早达到省委省政府85%的目标。同时加强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规范幼儿园的收费,对盈利性幼儿园加强资金的监管。更重要的还要加强幼教队伍的建设,按照千分之五的目标来推动培训制度。同时,要强化幼儿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来督促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她表示,我们的目标和愿景是希望能够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园上,上得起,就近上。

小区配套幼儿园是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把幼儿园配套建在小区里,对保障适龄幼儿接受教育、方便家长接送、减少安全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徐州市新盛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斌委员了解到,中央要求各省在今年年底前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整改到位。为此,他提问省城乡建设厅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整治应建未建、缓建迟交、建而不交、挪作他用等突出问题,确保如期完成专项整治目标任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坦言,做好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土地出让、设计建设、验收移交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涉及面广,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系统规划,系统推进。他重点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厅三方面的推进举措。首先是推进治理。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阶段性检查的通知》和治理工作方案,成立联合办公室,推动各地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举措。其次是具体落实居民住宅区配建的要求。从部门职能出发,针对配套不到位的问题,要求幼儿园应当首期建设项目同步验收,幼儿园竣工验收不合格的,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到位之前不

得办理竣工验收;加强商品住宅的交付使用监督,对未能首期同步建设的幼儿园的小区,督促建设单位整改,对建设单位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形成倒逼机制落实相应的配套要求。他认为确保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基础设施的设计水平、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采取措施,确保学前教育设施、基础教育设施能够按照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目标来建设。

我省现有民办幼儿园中70%是非普惠性民办园。由于财政补助标准低,扶持力度弱,非普惠性民办园转为普惠性民办园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针对一些转为普惠性的民办园运行出现困难,通过“大班额”、降低保教人员收入、减少教具配备等来压缩成本等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生态环境厅驻无锡市督查专员刘明提问省财政厅,我省如何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切实提高对转为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更多非普惠性民办园转为普惠性民办园?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光回答说,江苏新增教育经费已经向学前教育倾斜,2018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支出138亿元,增幅17.4%。省财政厅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确保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的待遇。一是各个地方比照公办幼儿园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同等安排公共经费的拨款;二是对普惠性幼儿园中家庭困难学生同样按照平均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来发放补助;三是各级财政在安排学前教育综合奖补资金时,对各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也是给予同等支持。不过,截止去年年底,我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77%,其中公办幼儿园比例65%,与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中明确的明年普惠性幼儿园达到85%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他表示,省财政厅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更大力度支持和推动我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省财政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夯实市县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财力基础;二是督促各地按照省市通过以县为主、县乡共建的体制,严格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主体责任;三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起研究出台相关积极政策,鼓励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四是配备有关部门合理确定办学成本,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合理负担的合力机制。

夯基固本,培植德才兼备的“引路人”

省人大代表、新沂市棋盘中学校长徐长征在工作中发现,许多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苏北地区优秀教师常被苏南“挖角”,教师编制和待遇落实不到位,就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自愿从教、乐于从教、终身从教。据测算,我省到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教师总缺口12.05万人。苏北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我省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解决教师编制和待遇问题,尤其是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内部考核激励手段让老师把精力集中在校内课内,培育和建设一支与基础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他把问题直接抛向了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

葛厅长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无比关心。中央文件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保障。下一阶段我们重点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激发教师活力,减轻教师负担,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二是改进编制管理和提高教师待遇,把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改革的文件落实好;三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省市县三级教师发展机构,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四是加强师范教育,鼓励优秀的学生学师范,鼓励高水平的大学办师范;五是补齐乡村教师短板,扩大免费定向培养乡村师范生的规模,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并在评审职称方面给予倾斜。

省人大代表邱继红是仪征市实验中学东区学校教师,长期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她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但在平常工作和走访调研中,她常常听到部分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老师反映工资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还有一些中小学教师反映,高级、中级职称申报过程中还存在着“僧多粥少”的现象,有的学校受岗位结构比例和数量的限制,导致有些具备相关职称申报条件的教师不能申报。为此,邱继红提出,“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要求,如何进一步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解决名额不足,向一线教师倾斜?”

“到目前为止,全省大约有80%的市县已经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本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元湖回答,同时他也坦言,还有20%左右的地方未能实现这个目标,并且义务教育教师的奖励性补贴往往比公务员低,甚至没有。聚焦这些问题,戴元湖表示,力争在三年内补齐短板,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在省级层面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经费统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在三年之内完全实现目标。针对教师职称评聘问题,戴元湖表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正在做一些探索,包括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多次组织修订完善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评价标准,突出能力,在论文、科研等方面降低了门槛;制定印发《全省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若干意见》,对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实行政策倾斜,给全省37万乡村教师带来实际利益;在全国率先贯通使用中级和初级教师岗位,不断优化教师岗位设置,让更多的教师有岗可聘可评。对于目前一些学校职称评审中依然存在的论资排辈现象,戴元湖认为要通过完善职称评价评审标准;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的机制;探索乡村教师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予以解决。

直面问题,整治校外培训严字当头

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资质不全、虚假宣传、胡乱收费现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虽然国家和省级层面要求在今年6月底之前全面完成集中专项整治工作,但有的地方去年依法依规取缔的校外培训机构,今年又“死灰复燃”,有的甚至坐地涨价,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较大负担。今年,省里又对义务教育学校违规招生、违规考试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违规办学行为开展重点专项治理。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副主任委员高晓平希望省教育厅明确回答,将采取哪些过硬措施全面落实各类专项治理要求,真正做到动真碰硬、不走过场、标本兼治、取信于民,还社会一个清朗的教育生态?

“去年省教育厅会同8个部门组织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通过多部门的联合执法,在全省17291家学科类的培训机构中依法取缔了5405家,另有5800多家转营为非学科类的。需要说明的是去年以来又有2349家规范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进入市场。”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晒出去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成绩单。事实上,省教育厅不仅对校外培训整治持续发力,去年11月还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专项治理,围绕违规招生入学、违规考试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重点问题,由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督察4400多次,通报、批评、约谈、行政处理、免职撤职处理人数达102位。葛厅长介绍说,接下来,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持续强化校内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发现问题严肃追责,还社会一个清朗的教育生态。他还表示,针对学生放学后接送难,继续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制度,为全省4400多所中小学和260多万学生提供课后服务;针对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开发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平台,让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共享免费优质的个性化教育资源;针对饮食安全问题,开发阳光食堂监管平台,对食材从采购到送上学生餐桌的全过程实行网络监管;针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实验室危化品、消防安全、校车安全等集中排查,整治一批学校安全隐患,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最近扬子晚报的记者在南京的中小学家长进行相关的调研,发现六年级的学生一年花费10万以上的培训费稀松平常,更有的学生家长一次性充值17万,高额的培训费用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社会现象。广大学生家长对这个反映非常强烈,但是又无可奈何。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东委员抛出了这个热点问题,我省如何实行规范管理,严格依法查处虚假宣传坐地涨价等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和社会监督的举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现在不合规、不合理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高额培训费。

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王俊胜副局长直言道,主要做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将教育培训类的虚假违法广告列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范畴进行了实时检测,对于被查处的虚假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通过《新华日报》和江苏省监督监管部门向社会公布和发挥震慑作用。二是强化违法广告的监管,制定了《江苏培训消费行为规范》,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培训收费的行为。针对学生反映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比如明码标价不规范,不执行价格承诺、收费不规范、申请退费比较困难的违规行为。三是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对检查过程当中发现没有取得办学许可的校外培训机构,第一时间移交教育主管部门并协助其联合执法。对于通过登记注册,还有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把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国家的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公布。王俊胜副局长同时表示,校外培训整治是长期工作,下一步我们建立广告监督、价格监管、信用监管三个长效监管机制,力争将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纳入常态化,规范化。

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省各地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实施延时放学、弹性离校服务,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当时省里有关文件提出给延时服务的教师适当增加补助,但到现在一直没有出台经费补助政策。省人大代表、海安高级中学校长吕建十分关心教师补助的落实问题,他询问省发改委,我省解决经费问题的措施何时到位?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汤明海回答说,收费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必须慎之又慎。我们一方面配合有关部门做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的政策研究;另一方面积极研究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方面的政策,并按照省里批示要求联合省教育部门做了广泛的调研。在广泛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就课后服务经费保障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意见,目前这个政策建议已向省政府报批。

加大投入,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江苏教育经费总量居于全国前列,但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不少生均公用经费基准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江苏经济大省地位不相匹配。比如,我省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为700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1000元,已经多年未增长,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基准低,苏中苏北低于国家规定的1000元。作为教育领域的一员,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委员提问省财政厅,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尽快提高基础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动态调整拨款水平?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光对高委员指出的情况表示认可,他回应说,目前我省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300元,确实低于全国很多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实际上到去年年底我省有44%的地区,实际开支经费拨款标准超过500元,另有33%的地区拨款标准超过600元。从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来看,国家发布的东部地区指导标准,对于小学是650元,我省标准是不低于700元,对于初中是850元,我省规定是1000元,有将近一半地区实际上都超过省标准线。对于公办高中,现在划分三个地区,苏南不低于1000元,苏中900元,苏北不低于800元,全省62%的地区实际都达到或超过1000元,并且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他也表示,我省是人口净流入的大省,地方政府的财力增长也在放缓,教育的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各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还存在不到位现象。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高中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普通高中的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标准在2020年年底达到1000元。结合新标准看,我省有些地方没有达标。下一步,省财政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合理确定并适时提高标准,做好教育经费标准的保障工作。一是研究拟定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的财政拨款标准,目前调整方案已经做相关测算和研究,将按照程序报省政府审议以后执行;二是启动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相关调研和论证,解决高委员提到的多年没有变化的问题。待条件成熟,再对审定的基准定额进行调整;三是指导各地加大财政中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着力补齐基础教育发展中短板。

目前,基础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不够完善,越是基层政府支出压力越大,能否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支出困难加大的情况下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新考验。“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督促检查各级政府落实财政教育投入责任,确保‘三个优先’和‘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切实为基础教育发展排忧解难?”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巡视员唐健向省财政厅提问。

教育支出一直也是我省公共财政支出的第一大支出,全省每年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18%左右,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光介绍说。当前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的原因,一些地方的财力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也给保障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带来一定压力。他说,省财政准备从四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三个优先”和“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一是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的划分,改革界定省与市县的权责;二是加大省对市县转移支付的力度,指导督促各个地方采取压缩三公经费一般性开支的方式全力保障教育支出;三是将市县政府保障教育支出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作为对其考核和督导重要的内容,并与省对市县相关的转移支付和奖补资金的分配进行挂钩;四是全面实施财政教育支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推动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果。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我爱幼儿园
教师如何说课
欢乐的幼儿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上”幼儿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