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隐喻词翻译对比研究

2019-11-20袁凯丽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形容隐喻汉语

■袁凯丽/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一、隐喻和人体隐喻

(一)隐喻

隐喻研究包括隐喻的修辞学研究、隐喻的语义认知研究、隐喻的多学科发展研究和隐喻的应用性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知道莱考夫和约翰逊觉得“隐喻”不是说话表达中用一个对象表现另一个相似对象的,而是用一个对象理解和感受另一个对象的。

隐喻的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指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比喻的一类。另一种指的是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人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之一。

(二)人体隐喻

人在接触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会将身体的各部位用各类方法比喻成现实世界中的某种事物,于是采取人体隐喻化的认知方法来认识世界。所以,我们说人体隐喻是人类隐喻认知中最基本的方法。

二、“头”的隐喻

(一)汉语“头”隐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头”的第一个释义是“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

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除了基本释义外,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做事情很有头脑”来形容一个人思维活跃、脑筋灵活。用“愣头青”或者“愣头呆脑”来形容一个人的思想、行动迟钝笨拙。一般也会用“头脑”加所擅长的领域名来表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很强的思维能力,比如“经商头脑”、“管理头脑”、“商业头脑”等。

我们也经常用“头车”、“头羊”来表示“领头、领先”之意;用“领头羊”、“带头人”来表示起领导作用的人;用“头两页、头三名”形容次序在前,用“头两年”、“头三个月”表示前面的一段时间。

汉语中基于“头”可指河流的“源头”被用来指事情的起点。在生活中人们也把长条形事物的两端称作“头”,比如一条路的两头、一根木头的两头,可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因此就产生了“头”的隐喻化表达,比如“开头”、“从头至尾”、“到头来”、“起头”、“尽头”等词汇。也有成语“虎头蛇尾”被用来比喻为人诡诈,言行不一或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头”也可以用来表达情绪。如“点头”表示赞同、肯定或者鼓励;“头大”、“头疼”形容人心情烦闷;“垂头丧气”就是形容人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摇头”则表示否定或反对。

在汉语中,人们常常也用“头”来喻指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把内心的想法称作“念头”;把人所经历的苦楚、磨难和不幸称作“苦头”;把从中获得的某种利益和好处称作“甜头”;把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称作“盼头”;把好的运气和征兆称作“彩头”等。

(二)翻译中“头”隐喻

在翻译中也包含“头”的隐喻意义,主要用来喻指与其形状相似的事物,如汉语中经常所说的“火柴头”、“箭头”、“针头”等,在翻译中也同样有这样的说法。我们都说“头”是人类思考的重要器官,因此在翻译中会用“动脑筋”来形容人发散思维的想象力。在表示“重要地位”方面,翻译中也有相应的“总书记”、“总工程师”、“首席律师”、“首席执行官”的隐喻用法表达。翻译中“头”也可以充当量度单位,如“一头洋葱”。

有很多和人类行为相关的动作词都是有关“头”隐喻产生的。而在翻译中此类表达方式则有“糊里糊涂或头昏脑涨”、“冒失鬼的头撞上石头,机灵人的嘴吃到馒头”等。

(三)“头”隐喻对比

在汉语中“头”可以用“蜡笔头儿”、“烟头儿”、“零头”、“铅笔头儿”等来表示一些物体的剩余部分,而在翻译中没有这样的表达。

汉语中“头”加动物名词形成与该动物性格或特征相关联的各类成语和习语,主要就是用来比喻一些抽象的事理和描述事物的情态,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十分生动形象。如“獐头鼠目”、“牛头不对马嘴”、“蝇头小利”等,而在翻译中也没有这样的表达。

翻译中,关于“头”的词语也有与汉语不同的地方。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动用,但是“头”在翻译中经常名词动用,有许多动词词组,如“用头撞”、“伤脑筋”、“头晕”等。

三、“四肢”的隐喻

(一)“足”隐喻

1、汉语“足”隐喻

“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指人和动物的行动器官,第二个义项是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因此,我们就习惯性地用“床脚”、“山脚”、“墙脚”和“裤脚”来描述这些形状或位置与其相似的部位等。

在汉语中,用“涉足”来比喻进入某种环境或者氛围,是因为人们在走动时,人所处的范围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就产生了这种表示“物理上或概念中的范围”的隐喻意义。

2、翻译中“足”隐喻

翻译中将“足”和“脚”的基本义项进行了引申,产生了“桌脚”、“床脚”、“柱脚”、“说开了头,就知道结尾”等。

翻译中也有用“足”来表达外形相似的事物,如用“蜘蛛脚”来说一个人字写得很难看;用“足”来喻指人和相关的事物,如用“往脚上堆放湿土块”来表示“戴高帽子”,形容吹捧、恭维别人等。

3、“足”隐喻对比

在汉语中,“足”可以表示事物的痕迹,比如“针脚”、“线脚”表示衣物上针线的痕迹。而且“足”可引申为“马”的意思,如“绝足”(千里马)、“妙足”(骏马)等。“脚”还可以表示路程,“顺脚”就是顺着所走的路线到另一边。数学概念中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垂直相交的交点我们称之为“垂足”等,这些都是翻译中没有的。

但是,翻译中有些关于“足”的词语也是特有的。比如“这栋楼房有40尺(足)高”中用“足”来表示高度。

(二)“手”隐喻

1、汉语中“手”隐喻

“手”是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在汉语中,以“手”为基础构成的隐喻情况非常多。如:

(1)“手”表示兄弟情谊。如:情同手足。

(2)“手”表示“经济状况”。如:“手松”,指随便花钱或给人财物。“手紧”,指不随便花钱或给人财物,也指缺钱用。

(3)“手”可以指代笔迹,如:手痕、手墨、手卷和手稿等。

(4)“手”可以表示本领和技能。如:手艺、手戏、手熟等。

2、翻译中“手”隐喻

翻译中,“手”也有表示兄弟情谊的词语,如:“结拜”、“和哥哥一样”、“左膀右臂”等。

翻译中在表示“经济状况”时,有“慷慨”、“不宽裕”等用法。

3、“手”隐喻对比

“手”的隐喻语言使用中具有一些相同或类似的隐喻,如汉语中的“手大、手势、手紧、手巧、手慢”等词语在翻译中具有类似的含义。

在汉语中“手”的隐喻可以表示人的各种情绪。如“手舞足蹈”,表示喜悦。“紧握拳头”,表示愤怒。“手足无措”表示极其惊慌。“拍手称快”,表示满意。但是在翻译中关于“手”的词语却没有这些意义。

此外,以手的功能为基础,还可以有以下用法:

(1)指人或指运动员,如助手、选手、歌手、投篮手和二传手等;

(2)指某些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如扳手、触手等;

这些词语在翻译中都有专有的词语与之对应,与“手”无关。

在翻译中,有些关于“手”的词语也有汉语中没有的。如“打赌”、“工夫”、“带队”、“承诺”、“拜师”等。

总而言之,汉语和翻译中在“手”的隐喻方面存在着同大于异的特点,这是由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认知不同所决定的。

四、结语

本论文中我所收集的材料仅限于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的日常用语方面,因此仅对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体隐喻认知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收集材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

猜你喜欢

形容隐喻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你会形容吗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别无长物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一干二净
Walk on 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