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核型”港航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1-18雷雨顺

赢未来 2019年18期
关键词:西江珠江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在港航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北部湾经济区及西江经济带的“双核型”港航人才培养构想。通过分析北部湾国际航运业务与西江内河航运业务的异同,梳理出“双核型”港航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从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提出“双核型”港航人才培养的途径,以期实现胜任北部湾国际航运业务和西江内河航运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港口与航运;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珠江”经济带

区域性经济带和城市群经济区的快速形成,赋予了职业教育跨区域培养人才的新特征。本文对北部湾经济区及西江经济带的“双核性”港口与航运管理(以下简称“港航”)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合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1港航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背景分析

1.1北部湾经济区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链正在形成,港航人才需求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2014年,北部湾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铁山港实现“四港合一”,整合资源,从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转变;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正在形成,北部湾港航业的服务柔性化、港城一体化、运营管理的精益化和信息化特征凸显。北部湾经济区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链囊括了港口管理、货运组织、报关报检、货代、理货、船舶管理、船代、航运信息、航运保险、航运物流,港航企业逐渐从单一的货代企业、船代企业、船公司、运输仓储企业向综合航运物流企业转型。北部湾港航业实践情况要求港航业从业人员从单一的技术技能人才向集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于一体的复合技术技能人才转变。

1.2珠江-西江经济带内河航运业对港航人才在“量”和“质”两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珠江-西江流域为依托的区域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划定的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和广西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区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2016年末常住人口5228万人,为西江内河航运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十三五末柳州至广州航道全线可达二级航道标准,全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为西江航运提供了有力的航运基础设施保障。经过长期调研,笔者认为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对港口与航

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在“量”和“质”两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质”的方面对全流域综合航运物流组织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说对掌握全流域的港情、船情、货情提出更高要求,对全流域货运组织技能(水-水中转、仓储、分拨技能),沟通、协调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广西江-海不相连的特殊航运现状,要求港航人才具备满足海运、内河航运两面需求的技术技能

广西江-海不相连的航运现状,是广西航运之殇,亦是广西之殇,自治区政府从基础设施(沿海铁路、临港高速)、产业布局(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方面有效改善了此窘境。自治区港航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向是培养具有开放综合运输视野、具备海运-内河航运两方面技术技能的综合港航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西江内河航运、沿海海运的商务往来、货物周转,将沿海海运与内河航运建设成有机的综合水运网络体系,促进自治区政府政策的落地,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基于北部湾经济区及西江经济带的“双核型”港航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广西江-海一体化,促进广西海运、内海航运形成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2“双核型”港航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

港航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港口管理、航运管理和货运代理工作,通过对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贵港港、梧州港等港口的业务能力调研,分析整合北部湾国际港航业务与西江内河港航业务的异同,梳理出“双核型”港航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

“双核型”港航人才应能胜任海运及内海航运业务,因此“双核型”需同时具备北部湾国际航运业务能力和西江内河航运业务能力。

3“双核型”港航人才培养途径

3.1知识素养培养途径

基于“双核型”港航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双核型”特色课程体系。在通识课程中,融入中国-东盟政策、北部湾国际航运业务、西江内河航运业务、“西江-珠江”流域经济等特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将课程划分为港口业务处理、航运业务处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物流处理、国际贸易处理等职业能力领域,达成针对港航业单证员、客服、理货员、操作员、调度员、计划员、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就业岗位的综合业务知识教育目标。

3.2实践技能培养途径

3.2.1搭建“港中校”、“校中港”的实训教学环境

围绕港航专业在三个特定的工作场所:港口、船舶、物流中心,为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以“港中校”、“校中港”的理念,建设模拟港口作业环境和船舶环境的一体化实训基地,营造面向船公司、船代、货代、报关、车队、场站和仓储多种物流业务的综合仿真技能培育环境,辅以教学软件,使学生能够完成真实作业项目,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3.2.2开发实践教学项目

深入企业调研目标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组建校企双方“双元”教学团队,筛选典型工作内容作为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编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在内的项目任务书,通过理论知识讲解、项目布置、教师讲解与演示、学生练习和考核评价五个过程,完成项目化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3.2.3开展跨区域的实习实践教育

流域经济理论认为以河流为纽带的一个区域经济范围或者一个系统,产业布局呈梯级层次分布,经济协作是流域联动性的重要内容,流域产业由下游到上游逐渐渗透、呈现产业高度化发展特点,跨流域经济交流和合作逐渐加强。跨区域人才培养理论认为中国大区域性经济带和城市群经济区的快速形成,正在冲击着各级行政区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跨区域生产合作的集团化、区域化,赋予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的特征。

“西江-珠江”经济带具有典型的流域经济特征,“双核型”港航人才应能满足上下游的协作性、渗透性与产业梯次分布要求,掌握全流域的港情、船情、货情,具有娴熟的全流域货运组织技能,沟通、协调技能。因此,整合与共享广西、广东港航职业教育的资源,构建联合培养协作机制,开展跨区域的实习实践教育,即在大三实习阶段,两广学生先在本区域进行实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到对方区域进行实习,学校负责本区域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和安全管理工作,以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开放思维、创新意识的“双核型”综合航运人才。

4结语

本文对当前经济发展和政策背景下,“双核型”港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培养途径。笔者认为跨西江流域的港航人才培养,可以避免与区内同类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同质化,实现差异化办学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消减地区局限,实现西江流域所跨的广西、广东港航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有利于转变学生思想觀念和价值取向,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开放思维、创新意识的综合航运物流服务人才。因此,培养基于北部湾经济区及西江经济带的“双核性”港航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广西江-海一体化,促进广西海运、内海航运形成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易燕.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建设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02):71-73.

[2]艾亚钊.高职院校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9(006):54-58.

[3]梁海澄,杨晋.浅析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1):63-64+145.

[4]孙军丽.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就业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019(001):62-66.

[5]陈洋.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研究[J].科技资讯,2008(30):156-157.

李云达.跨区域校企合作下的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4):226-227.

[6]秦蓁.刍议泛北部湾经济区域人才培养合作模式[J].大众科技,2008(07):169-170.

作者简介:雷雨顺(1985.03-),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航运、港口管理等。

猜你喜欢

西江珠江人才培养模式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漫”游珠江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美西江
情满西江 放飞梦想——西江中心小学简介
情满西江 放飞梦想——西江中心小学简介
情满西江 放飞梦想——西江中心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