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岭野生凹叶景天在关中平原的引种试验

2019-11-18陈海娟千小绵李建军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景天废料光照

陈海娟 千小绵 夏 娇 李建军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关中平原腹地的泾阳县三渠镇进行。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对相同规格的野生凹叶景天扦插苗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栽培养护,观察其形态,测定并对比其叶绿素含量、叶片养分含量,并与野生环境条件下植株的各种试验参数进行比较。试验数据的记录和综合,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

1.1 试验材料 在秦岭山脉腹地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采集野生凹叶景天,用其枝条进行扦插,得到扦插苗,选取扦插繁殖得到的健壮苗,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栽培基质有蘑菇栽培废料及普通田园土。测量仪器为浙江托普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总辐射传感器”、TYS-3N植物营养测定仪,其中叶绿素含量的精度为±0.3 SPAD,N素含量的精度为±5%。

1.2 试验设计 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光照强度下,凹叶景天的长势情况,以及在该试验条件下的越冬情况,并对不同条件下凹叶景天扦插苗的形态特征、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等数据进行测取及比对,以评估秦岭野生凹叶景天在关中平原引种的综合效果,找出适合其栽培的基质配方。

1.2.1 扦插繁殖苗的获得 试验时,首先通过扦插繁殖,获得扦插苗,然后对扦插苗进行挑选待用。挑选条件为:分枝4条,每条分枝的长度5 cm左右。

1.2.2 试验设计的变量 试验设计的变量有光照强度、基质配比等。其中,光照强度影响试验,设定全日照、透光75%(遮光25%)、透光50%(遮光50%)3种参数。基质配比试验,设计4种参数:① 纯蘑菇栽培废料;② 2/3蘑菇栽培废料+1/3田园土;③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④对照(纯田园土,用普通田园土作为对照栽培基质)。试验设3组重复(3个相邻的试验地),最终的实验数据取3组重复的平均值。

1.2.3 试验测取的参数 试验研究测取的参数分别有: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冠幅、株平均鲜重、每个植株上4 cm以上分枝的个数。

1.2.4 试验地的布局

图1 单个试验地布局图

试验地分为相邻的3个,每1个试验地的布局如图1。由东向西分三列,由北向南分4行,共12块,每块长2 m,宽1 m。其中,每1列为同一个光照条件,每1行为同一个土壤配比条件。每组试验中,30株待试植株栽种在3 m2的试验地,株行距为30 cm×40 cm。最终的试验数据,取3个试验地相应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试验地各数据对比结果与分析 引种试验地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各试验参数的影响,及SPSS软件分析的结果如下。

2.1.1 对冠幅的影响 结果见表1。

表1 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冠幅的影响cm

由表1可见,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引种试验地凹叶景天的冠幅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栽培基质的影响以③组合为最佳,也就是在试验条件中,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有利于凹叶景天冠幅的生长;光照条件的影响中,透光率为75%的条件下,冠幅的生长量显著优于其他两种光照条件。

2.1.2 对凹叶景天4 cm以上长度的分枝数的影响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试验地凹叶景天4 cm以上长度的分枝数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栽培基质的影响,以③组合为最佳,即在试验条件中,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有利于凹叶景天分枝,①组合最不利于凹叶景天的分枝;光照条件的影响中,全光照有利于其分枝。

表2 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4 cm以上长度的分枝数的影响 个/株

2.1.3 对株平均鲜重的影响 结果见表3。

表3 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株平均鲜重的影响 g/株

由表3可见,在引种试验地中,栽培基质和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的株平均鲜重有显著影响,其中,在栽培基质的影响中,以组合③为最佳,即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的栽培基质组合,有利于凹叶景天株平均鲜重的生长;在光照条件的影响中,以透光率为75%的条件为最佳。

2.1.4 对N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栽培基质和光照条件对试验地凹叶景天叶片中N素含量的试验中,光照条件的影响差异显著,75%的透光率条件下N素含量最高,全光照条件下N素含量最低;而栽培基质的组成对叶片中N素的影响不显著。

表4 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叶片中N素含量的影响 mg/g

2.1.5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5。

表5 栽培基质与光照条件对凹叶景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SPAD

由表5可见,栽培基质对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影响显著,其中,以组合③为最佳,即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的栽培基质组合,有利于凹叶景天叶片中叶绿素的积累;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片中叶绿素有升高的趋势,但并不显著。

2.2 试验地与野生地各数据对比结果与分析由于试验地中,以第③基质配比及透光率为75%条件下的各项试验数据相对最好,项目组便将该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与野生地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试验地③基质配比及透光率为75%条件下的各项指标数据与野生地数据对比结果

由表6可见,试验地各项指标数据,则显著优于野生地。可见,相对于野生地,试验地的海拔相对较低、温度较高,当光照强度差别不大时,试验地的凹叶景天在株分枝数、冠幅、平均鲜重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野生地。这可能由于引种试验地水肥分供应充分、平衡,病虫害得到防控,杂草被及时清除,薄施肥料等,使得其长势良好。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为时1年多、3次重复的凹叶景天引种栽培试验,得出以下结论:①对栽培土壤进行“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配比形式的改良,有利于凹叶景天叶绿素的增加及其营养成分的积累;②遮阴有利于凹叶景天试验指标株平均鲜重、冠幅以及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等的提高,但对其叶片中N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③全光照条件对于凹叶景天的分枝有利。

总之,秦巴山地的野生凹叶景天可以在关中平原进行引种栽培。引种试验中,在“1/3蘑菇栽培废料+2/3田园土”栽培土壤配比、透光率为75%的条件下,凹叶景天生长状况最好,生长量最大。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景天废料光照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当幻想的光照进童心世界
5种景天属植物耐受重金属锌胁迫差异性研究
隐蔽的力量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工地废料变节日礼物
两种景天修复Cd/Zn污染土壤效果的比较
八宝景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IACMI力挺碳纤维预浸料废料 回收项目再立项
东北地区几种景天属植物的抗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