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该减的是“瞎忙活”

2019-11-18张全林

支部建设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文山会海磨平基层干部

◎张全林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针对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中央明确提出一些硬杠杠,如强调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不搞层层开会。

搬文山、填会海,是个老话题。多来年,像打不死的小强,痼疾难除。尤其到了基层,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针眼,往往就是会议室。所有的会议线头,都往里边穿,挤得基层无暇干实事。干部有怨言,群众有看法,真个是到了不压不减难以平“民愤”的地步。

会议过多过滥,便催生了一批开会“专业户”。有一些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明确有专门开会的领导,甚至在分工时就有明确说法。大概这样的领导,管事不多,或故意不让他管更多的事,所以,才有时间开会。很多会议通知,弄不清该哪个领导去参加,干脆就说“来一位领导参加”。言下之意,来个人捧捧场就行;言外之意,这会开不开无大碍。试想,谁都可以去,肯定是闲会。既然是闲会,肯定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

更严重的是,长期泡在文山会海之中,使一批干部磨平了性子。整天呆在会议室里听报告,就这么熬了多年,把棱角都磨平了,那急躁刚烈的性格不见了,即便遇上救火一般的急事,也能做到四平八稳,不慌不忙迈八字步。人练到这地步,干事创业也就别谈了。

文山会海之类的形式主义,往浅处说是一种懒政表现,往深里看却是初心不固、缺乏担当的外化。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操劳具体事务,不愿沉下去触碰棘手问题,遇到困难和矛盾,拿不出对症下药的好点子,于是就发文开会以洗刷责任。这项工作,我开会部署了、发文安排了,你没落实好,追你责,不能怨我。至于在会议上、文件中给出了多少切实可行的措施,反倒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缺乏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危机,抓工作的办法少。会一开,就算向上级交差了。

有调查显示,一个干部对会议的喜好或厌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事创业的愿望是否强烈。那些想有所作为的人,集中精力向目标挺进,每天都有自己要完成的阶段目标。如果会议的频率高、时间长,这些人就对会议产生负面看法。换句话说,那些干实事的人不喜欢参加过多的会议,而更愿意少说多做。

从政策层面看,党对基层干部关爱有加,如职级并行、乡镇补贴等都已相继落实到位,但作为基层干部荣誉感并未随之上升,还时不时感到憋屈。这主要因为整天东奔西跑,辛辛苦苦,干的事却得不到老百姓认可。群众怼、上级压,两头受气,“5+2”“白加黑”的干,却没有成就感。尤其是乡镇以下的干部,是真忙,若问忙些啥,真是羞于启口。有一个地方完善某项贫困户资料,明确要求必须驻村第一书记亲笔填写,不准用电脑打印,限期完成,害得一些干部几天几夜睡不成觉。像这种极端形式主义,不累垮人反倒不合情理。即便是累倒了,也很难说干得有成绩。形式主义不光是坑害群众,也害干部。

负担的源头在上边,给基层减负,并不是基层的事。抓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实,整体上才能实起来。上边来实的,下边搞虚的,反倒好纠正,就怕上边定的一套本就不接地气,下边无论怎样也实不起来。所谓“身不由己的形式主义”“被形式主义”,大抵源于此。只有上级领导机关从自身抓起,基层那些无意义的负担才能真正减掉。

猜你喜欢

文山会海磨平基层干部
出国感言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题卵石(新韵)
加快打通减负症结 迸发基层干事激情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虚政
警惕基层“文山会海”回潮
防机关“文山会海”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