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意义感与复原力关系研究

2019-11-17罗贝贝

现代交际 2019年18期
关键词:留守大学生

罗贝贝

摘要: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某高校中留守经历长达3年及其以上的688名大学生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开展生命意义感与复原力关系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留守大学生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复原力各因子密切相关,在不同心理复原力组间差异显著,而寻求生命意义感均不显著;在心理复原力各维度中,只有问题解决对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寻找生命意义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生命意义感 心理复原力 留守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142—02

生命意义感是个体对生命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个体对生命存在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1]国内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越强,其偏执的想法越少;学生对生命越热爱,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越较少有焦虑紧张、恐惧感和偏执的想法。[2]心理复原力是指能够从困境中回复常态、成功应对压力并良好适应的一种能力。[3]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可以为高校危机干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以及实践性和针对性意见。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以湖南省某高校大一新生为被试,从新生普查系统中选择留守经历长达3年及其以上的学生发放问卷,筛选有效问卷688份。

(二)方法

1.生命意义感量表

生命意义感采用的是王鑫强修定后的《生命意义感量表(MLQ)中文修订版》,共10道题,7点计分,包括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维度,其中拥有意义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活得是否有意义的感受程度,共5题,分别是第2、4、7、8、9题。寻求意义感是指个体对意义的积极寻找程度,共5题,分别是第1、3、5、6、10题。MLQ总量表、拥有意义感分量表和寻求意义感分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37、0.785、0.782,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30、0.842、0.828。时隔七个星期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39、0.746和0.558,均P<0.001。[4]

2.心理复原力量表

心理复原力采用的是阳毅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共31道题,采用5点计分,包括自我接纳、自我效能、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家人支持六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alpha系数均在0.6383—0.8383之间,而总量表的alpha系数0.8594。[5]

(三)统计分析

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相关、方差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复原力的相关分析

将生命意义感的两个维度与心理复原力的六个维度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心理复原力各维度与拥有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而心理复原力中只有问题解决与寻求意义感显著正相关(见表1)。

(二)不同心理复原力得分组生命意义感各因子分比较

将心理复原力总分转化为标准分,取大于1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得分小于-1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分别对生命意义感的两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拥有生命意义感在不同心理复原力分组中差异显著,且不同心理复原力分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但寻求生命意义感均不显著(见表2)。

(三)留守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预测因素分析

分别以留守大学生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寻求生命意义感为因变量,心理复原力作为自变量,以多元逐步回归方式进入回归方程。通过表3可以得出,拥有生命意义感对自我接纳的回归系数为1.086,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问题解决对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寻求生命意义感均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与拥有生命意义感之间关系密切,与寻求生命意义感相关不显著。问题解决对拥有生命意义感和寻求生命意义感都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留守学生心理复原力越差,对生命的感受程度越低;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差,面对困境更易体验到生命无望感,寻求生命意义的动机就越低。他们无论在经历重大困境或创伤后身心的内稳态和良好适应状态如何,都不得不为积极追求对自己生命(或生活)的理解、发现和确立生活目的、寻求生命重要感的动机而努力。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越多,越能促进积极情绪和成功体验的唤醒,进而增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增加“我活着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的生命体验和积极寻求生命意义感的行为动机。

因此,高校在危机干预工作中,应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重点关注对象,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死亡观念,引导其形成恰当的、可实现的目标,鼓励其充分调动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在心理能量和外在资源解决问题,在解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应对模式,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唐晓鸣.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43—46.

[2]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32—1234.

[3]金牧羊.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33):52—54.

[4]王鑫强.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5):764—767.

[5]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留守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留守经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高墙内外的“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