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载于技

2019-11-16吕宇星赵武颖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科学技术艺术设计

吕宇星 赵武颖

摘要:艺术与科技因为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常常被比喻为硬币的正反两面。本文首先论述人类设计史的开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引出古代中国、罗马设计的繁荣以及工业革命后现代设计的出现都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从而得出科技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表现在科技使艺术设计形式多样、科技使艺术设计表达多样、科学技术使得多学科为艺术设计服务三个方面。

关键词:艺术设计;科学技术;现代设计;艺术美学

一、引言

当我们谈到艺术与科技时,往往会将二者比喻为硬币的“正反两面”,相互独立而彼此联系不可分离。艺术越纯粹,越脱离消费,就越是个人的,但艺术与科学交融时,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东西,即“艺载于技”,这里的“艺”指的就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艺术——“设计”。设计是面向大众的,以实用性为根本目的,设计是生活中的艺术,往往紧密依赖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手工业著作《考工記》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充分体现了先人们对“艺载于技”的认同,反映了当时工艺和设计水平的规范要求。

二、科技与设计的起源

从设计的起源来看,设计是生活中的艺术。人类从出现到不断进化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技术来满足自我表达的需求。墨子说:“食以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通过捶击、砸击和碰钻等多种直接打击法,对精心挑选的材料进行加工,以满足实用和美观的标准,例如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内出土的装饰品,便显示出装饰艺术设计品的原始形态,但这时,研磨和钻孔主要用于兽牙,蚌壳和骨头等材质,人类在石器上钻孔还是很难的事情,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掌握了石器穿孔技术,从而使得弓箭、带柄石斧、梭镖等复合型工具,与此同时,人类也逐渐掌握了用火,在不断地用火炙烤、焙炼泥土的实践经验中,明白了泥土经过火的高温会变得坚硬,从而开启了制作陶器的新天地。

三、科技与设计的发展

从前文可见,我们人类设计史的开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放眼整个人类是如此,我们中国何曾不是这样。小到长信宫灯、地动仪,大到青铜器、明式家具以及精美的瓷器,皆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熔铸。就拿青铜器为例,相较于土、木、石、骨等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工艺技术更为复杂,因为它的制作存在二次成型的问题,正是由于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才可以制得这享誉中外的青铜器,而多范分铸法、失蜡法的发明,才让青铜器呈现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精美的模样。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因为掌握了采石和凿井技术才能够探矿和采矿,有了烧陶的控火控温经验才能够冶炼和熔炼铜料,明确地认识制陶泥料的性能才可以制作出合适的泥范,掌握了“模制法”的制陶技术才产生复合泥范铸造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使用青铜器才呈现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精美模样。

西方也同样如此。古罗马人掌握了混凝土技术,并结合拱券与拱状穹顶,创造出了古希腊梁柱结构无法建造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大圆形斗技场与万神庙,成为艺术设计史上极为瑰丽的一笔。即使在黑暗的中世纪,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也十分客观:以加高穹顶为特点的罗马式建筑,巧妙地运用肋骨穹顶,尖头拱券和飞扶壁而变得轻盈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当工业革命完成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折后,规范化、批量化、机械化的设计使审美与科技脱节,设计师们开始认真思考科技与设计的关系,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于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相继而起,“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和“后现代设计运动”,无一不体现出设计师们意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美学对设计的重要性,并努力使科学技术与设计美感相结合。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现代设计的先去者们关于设计的各种观念与革新行动,某种程度上源于他们对科技的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使新艺术运动的选择自然形态;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从自然界中的艺术形成》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来源,甚至英国设计师克里斯托弗·德莱赛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植物学及其相关的设计自然规律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艺术设计来讲,“艺载于技”从“设计”这一行为产生时起就有其存在的依据了。战后的德国应该是将这一理念阐释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以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为特点的德国设计为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应用美学”,也就是“技术美学”顾名思义,技术美学“主要是衡量产品和设计的各种要素和综合体系,建立起一种美,必须符合理性的、科学的设计原则”。将这一理论变成现实的乌尔姆设计学院,作为包豪斯精神在德国的延续,它将以往设计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摇摆的立场坚定地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上来。布劳恩公司深切贯彻落实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理念,在设计中灌输人体工程学 远离,从而创造出至今仍被认为是优良产品造型代表的设计,例如1957年设计的KM3型食品搅拌机与1962年设计的电动剃须刀。除德国外,意大利改进了以流线型为特色的风格,成为现代设计的另一个佼佼者,设计师阿斯卡尼奥设计的“维斯帕”98-cc小型摩托汽车,融合了航空技术,流线型风格和意大利人的艺术趣味,通过《罗马假日》影片的播放风靡全球,至今都很受欢迎。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家居设计也因具有传统美感并且可以批量化生产而广受欢迎,这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性。

四、科技对设计艺术性的影响

在社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进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我们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技术发展阶段,即原子能阶段、喷气式阶段、电视技术阶段、宇航技术阶段、自动化阶段。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社会多远、开放、快速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艺术设计,从古至今来看,科技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科技使艺术设计形式多样

从前文关于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历史渊源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产生新的设计形式与观念。入籍我们处于信息化社会,生活中无处不被科学技术影响着:虚拟显示技术使我们足不出户便领略到大千世界的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明更大程度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并且在棋类竞技、图像处理、声音信号处理等方面超越人类平均水平。科技使得艺术设计从材质、媒介等多方面发生变化,展现出多种艺术设计形式。上海美术学院数字艺术系蒋飞的作品《八卦沼泽》,将《易经》卦象放入当下数字研究中,将八卦与多维数据、多媒体结合,将数据可视化。当带上VR眼镜就看到了实景和虚拟世界相结合的虚拟场面,通过各种数据推演,推算出未来这里会发生什么。设计借助科技实现了形式多样化。

(二)科技使得艺术设计表达多样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为艺术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放大方式。电脑、手机甚至各种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为设计提供了全新的传播途径,新的表达方式也应运而生。艺术设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设计受众不单单是在接受设计这一行为,而是能够参与到设计的创作过程中来,由此诞生的交互艺术设计、远程艺术设计、游戏艺术设计等多种多媒体艺术设计形式。以交互设计为例,它打通了人在与环境接触式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避免了只依靠视觉来感受环境。如今交互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服装店帮顾客挑选衣服的职能试衣镜、地铁中的自动售票机,甚至是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促使社会环境向更优越的方向发展,艺术设计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就必须与技术相融合,与当前社会环境和大众生活相协调。

(三)科技使得多学科为艺术设计服务

21世纪时互联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无论是物理、数学、化学,海师医学、法学等,其中的学科理论与观点皆被运用于设计活动与设计理论的研究中来,并且结合已有的设计观念形成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新理念、新原则。2007年,清华大学基于“打电脑跟前国内单一学科的人才难以胜任创意产业,艺术、科技与传媒无法实现有效整合”的现状,创造性地启动了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培养项目,希望“通过全新的跨學科课程体系来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时至今日,这个专业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决定的正确性:“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展示馆设计方案”打造了一个用数字媒体技术与古典建筑相结合的体验空间。作为参观故宫的第一站,观众可以在这里体会到过去皇家一天的生活,并且与博物院的书法、绘画、瓷器等珍品收藏以虚拟形式互动;还有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大型新媒体艺术装置《希望的田野》,运用30000多根装有远程控制的LED灯组成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麦田,同时也构成了巨大的动态影像。

上海美术家写会副主席李磊在12月13日“未来智慧:2019人工智能·艺术与科技展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论坛”上讲道:“科学的思维和艺术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融合起来就会发生巨变,如果割裂开来,它们可能只能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自娱自乐。但融合可能给我们人类的思维带来更大的空间,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的境界。”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前、现在还是未来,科学技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搭乘科学技术的顺风车,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为艺术设计行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马力,姜倩.揭示“科学革命”与“艺术革命”的继承关系[J].中国出版,2018(23):71.

[2]王东,李妙妍.论科学即使对艺术的“软”影响[J].艺术评鉴,2019(17):187-188.

[3]马晴.浅谈技术发展对艺术形态的影响[J].西部皮革,2019(15):115-116.

[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网站[EB/OL].http://www.infoartdesign.org/research.

[5]2019人工智能·艺术与科技展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在沪举行[EB/OL].http://m.elecfans.com/article/1135763.html.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科学技术艺术设计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