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玄载黄 黔山为裳

2019-11-16孔阳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
关键词:油画家教育

摘要:黔地多山,群峦叠嶂,万峰林立,绵延起伏,苍苍茫茫。地处祖国西南的贵州,以喀斯特地貌著称,也因喀斯特地貌而神秘。古人有“莫信人间唯五岳,须知开末有三峰”之说法,亦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之称,更有“五百年后赛江南”的美誉。黔人得天之恩赐:黔山养人,黔歌养身,黔酒养心。黔酒出黔,名满中华,走向世界,黔歌出黔,响彻金色大厅,黔人之于黔山,开门可见,闭眼亦现,铭于心,刻入魂。因此,黔人艺术家以山为题材者甚多。艺术作品的“地域特色恰如艺术家的民族身份一样,无论身处何处,与生俱来的东西或明或隐总会从作品中显露出来。”论当前黔籍油画家,不得不提及贵州民族大学孔阳。

关键词:孔阳;油画家;教育

一、白描肖像

蓄着近似光头的短发,有时仔细看上面还会有血痂(推断是自己理的),偶尔也留个平头短发,冬天会来个帽子,脸型圆润而饱满(曾经长发尖下巴,不过已经久远)。慈眉善目,一笑眼睛便眯成一条缝,花白的络腮胡,鼓鼓的腮帮,古铜色的皮肤,高高的个头,魁梧的身材,迎面走来可以感受到他脚跟着地的力量,隐约感觉到地板的微微颤动。与人聊天时,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你,偶尔还用宽大的手掌摸摸理得光溜溜的头顶,又或是伸开五指,展开手掌先盖住脸,然后逆时针顺脸庞旋转而下,移至下巴一捊胡须,动作自然连贯,有时候再往下一甩,甩落几滴汗水,整个过程未有半点违和感。你若仔细观察,偶尔发现在胡须上或者是某几根眉毛是五彩斑斓的,肯定刚刚又是在工作室或者是某个画室过来,这种可爱和学院另一位铺上地毯来保持整洁与干净的宋次伟教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我们认识的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孔阳教授。他在艺术院校长大,年少时与我省老一辈画家吴家华先生等为邻却不曾涉及艺术。与绘画的结缘,纯属巧合,20世纪一场运动让他赋闲在家,正好邻居外出让他帮忙看管,在邻居家闲来无事见便拿来画作临摹起来,想不到被大家看好,于是拜蒲国昌前辈为师,始入绘画之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及至今天傲骄。那一年他已十八岁,想必定是有一定天赋之所在。后来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因为绘画,到过俄罗斯游历,为生存之所需,还在匈牙利的街头上练摊。这便是我们熟悉的“孔大山”,在学校大家都叫他“孔伯”。孔伯西南师院毕业生后分配贵州民族学院工作。从此,他以自己平静的创作心态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寄情于贵州的这片山山水水,埋头深耕,不觉三十余载。“贵州特有的山地文化造就了他对贵州的山的深厚感情及特别认识。对景对物的认真观察,他以生命的方式去认识景物,使得他画中的山像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性生物。”

二、学高为师

“充满才德的人类,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荷德尔林)。贵州独具区域特色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山石土地、江流河水、森林植被等自然生态物状自然成为生长于斯的艺术家们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多彩的世居民族文化,丰富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融均成了画家笔下表达的主题。孔阳将这些资源在画面进行自由组合,作品中重视人文,关注感受,立足本土,厚植深情,既是长期生活体验和生活观察的积淀,亦是娴熟的绘画处理技巧与艺术認知的升华。

巍巍大山下,寻得一方平地,盛装的人们聚集一起,载歌载舞,只见山下人头攒动,幡旗招展,芦笙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画面以大山为背景,几近占去三分之二,画的底端将人物聚集的场景推向前台,人物采用点彩派的点法抽象而成,队伍像蛟龙在腾跃,似五环相扣,动感十足,场面宏大,气宇轩昂。大山以黄为基调,灰白的山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点点黄光,先用肌理做底然后细细着色,地壳运动形成的沟壑从画面的顶端往下顺势而走,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解说着山脉的走向与自然的造化,山石表现得极其逼真,似乎可以感觉得到用手触摸过的质感。作品以有百节之称的苗族节日鼓藏节为题,画面静动相应,大小相衬,以黄为基调,补以蓝白,一米八的画面以远景式的构图向观者尽情展示大山的胸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为《大山的节日》。与其说这是画,又何尝不是大山之灵的舞蹈,人类繁衍生息长河中的积淀。一个节日,承载着太多的人类情感,太多的历史风物。也正因此,该画顺利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奖。此后,孔阳又创作了《大山之祭》,可作为《大山的节日》的姊妹篇,获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金奖。或取景于远方山头的一小块山地,石缝之间,围起两垄小地,撒下向日葵种子,待到夏日,黄花怒放,向阳正盛,璀璨夺目,色彩华而不艳,雅而不俗,情景似曾相识。但若是亲眼所见,举机拍下不免又少几分意境。而画笔下的向日葵,在多石少土的地头,向日而开,生命的张力尽显,直白而又抒情,这便是《山那边的那片向日葵》。行至《招堤》,春风拂过,嫩牙刚出,绿意乍现,江水正蓝,映至堤前,生机盎然。夏至《小河湾》,山阴水阳,半江碧绿半江白,水至湾处自徘徊。《荒域的守望》,落日的余晖照耀下的故都的断瓦残垣,静静地伫立在大山上,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叙说着久远的故事,明时戍守边关的战士,遥望着家乡,思念着故土。画家将自己置身于贵州大地,用语言进行对话,映射万物,借手中的画笔,代山川而立言,将个体生命形成的感悟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用其独有的构思和手法,驾驭着画面,力求在抒写自然本质的同时,表达出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与艺术体味,向世人展示着贵州的大山。也正因为此,观者看到作品时“最终完成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厚重、形象、具体。贵州的大山在孔阳特殊的笔触动用下,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使画面中的大山显得如此的真实。”这来源于画家对贵州大山的解读,或许在他的生命里,这山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与灵魂,才有我们看来这带有生命和灵魂的大山。《诗经·国风·豳风》言:“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意思是说染上黑、黄、红各种鲜艳的颜色,我染红的给主人的子女们刺绣很美丽的衣裳。孔阳,为贵州的山山水水穿上了艺术的衣裳。

三、教师本色

孔阳老师在高校执教至今三十余载,对学生们影响很大。记得十多年前刚到民院上基础色彩课时,考前班的那一套总是制约着诸如我等之类的学生们,几乎是用背出来的色彩处理办法来对待对象,僵硬而局限,行话讲放不开,且一时难以消除,只见孔伯拿起一把大刷子,刷刷几笔将我们原来画稿换了个样子,一把大刷子对于画面的把控,对对象的概括,还有那雅致的色彩,将客观对象的表现,色彩的搭配,整个画面的调性瞬间统一起来,全班愕然。也是在校期间吾等几位获得奖学金,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买鸡买肉到李村写生基地慰问油画专业写生的同学,给他们打打牙祭,全班都吃得很开心,推盘把盏,欢歌笑语,不亦乐乎。可偏有时乐极生悲,竟有两同学因一点生活中的小事吵得极凶,还动起手来了,孔老师把他们叫到身边,将自己的一些同学故事讲与大家听,对这事情的发生大有怨其不争,怒其不能的感觉,毕竟是有过故事的一代人之一,至情深激动处竟是两眼闪动着泪花,令众生由衷敬佩,吵闹者汗颜。孔老师是省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据说某年某被评者未能到场答辩,有用评委提议因该被评对象过去的一年曾评未过,但今年因为身体不适,不适合到现场答辩,看能否通过。在场者甚众,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总没有发言者,唯孔老坚守原则,以对学术的制度的尊敬与尊重来看都似乎不太适合。但对年轻人的关爱却总是那么真切,记得曾毅同学到广西艺术学院读研回母校,到孔老师家中拜访,孔伯就曾在校期间的专业情况专门分析,以及其个人后来的发展等等,我记得是三个多小时,其中那种关心那种爱护那种期望至今还历历在目。也难怪高璇老师谈到孔老师时说:“硬朗如山之岿然,柔情似水之灵动。粗犷的外表之下有一颗细腻而柔情的心,侠义柔情兼有之,似金庸笔下的乔峰。”

这便是贵州油画家孔阳。

附代表作品:油画作品《大山的节目》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油画作品《大山之祭》获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金奖;油画作品《乌蒙之都》入选全国建党八十周年作品展、贵州省美展银奖;油画作品《秋落蒙山》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贵州省美术作品展学术贡献奖;油画作品《山坳里的那片向日葵》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二月的麦达山》入选第二届全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作品展;油画作品《荒域的守望》入选第四届中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等。

参考文献:

[1]张帆.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深层的文化内涵——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族群文化印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3):164-166.

[2]王欣.重识地域艺术之价值——从贵州油画现状谈起[D].西南大学,2006.

[3]郑梦菲.孔阳作品解析及本土文化书写[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12):51.

猜你喜欢

油画家教育
浅析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表现与文化自信的建立
当代青年油画家风景油画作品中形式感的突破
写物写心 真景真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幅油画毁掉一艘战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国女性油画家的作品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