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

2019-11-16宣平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

宣平

摘要:文物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记忆,涉及政治、经济与艺术等多方面要素,具有极高的古文明探索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公众的民族情结,还能推动社会经济与人文经济的良好发展。由此可知,文物保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在文物保管和陈列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成效。为此,探究如何增强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保管和陈列;文物保护意识;民族情节

文物的价值并不单单体现在供人把玩欣赏方面。文物集历史文明和艺术文明于一体,是一个时代变迁、朝代更替的证明。如果文物的保管与陈列过于盲目或缺少规范性,必定会引发各种意外状况。为此,相关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管与陈列工作水平。针对此,本文论述了文物保护的核心内涵与现实意义,剖析文物保管和陈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文物保护意识的策略。

一、文物保护的核心内涵和现实意义

文物即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产物。文物保护是通过对文物所处自然环境的客观变化规律加以研究,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从而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也就是延长文物的存世寿命。在文物保护研究中,不单单要对文物本身展开研究,还需对文物的保管和陈列环境实行系统探索。博物馆是文物展览和收藏的主要场所。通常来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频繁接触文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对文物的观察,检查文物是否出现破损,进而及时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各国逐步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度,尤其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全国各地要求博物馆引入先进的仪器设备,召集高层次、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成效。由于文物的数量庞大,类型繁杂,故而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二、文物保管和陈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一)自然损害

文物在出土之后,脱离长期保存的地下环境,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使文物因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如质地的变化、色泽的变化等等。例如,史书上所记载的兵马俑是彩色的,而在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兵马俑逐渐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全部变成灰褐色。再加上兵马俑要长期供游客观赏,这种色彩变化更加严重。迄今为止,尽管兵马俑尚未出现严重的损坏,但如果不及时遏制这种变化,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缺乏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

当前,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对文物管理都缺乏应有的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博物馆逐步开始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尽管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各种科技水平较高的博物馆、展览馆拔地而起,但保护机制仍普遍缺失。

现如今,在博物馆、展览馆等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已经开始应用多元化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还原文物的时代背景,还能还原文物的形成过程。相关部门通过调查走访后得知,尽管博物馆在文物展览和保护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并未创建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大多数博物馆的温湿度环境和文物保管要求都不符合国家规定,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文物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文物长期处在不适合的环境中,不仅会逐渐失去原有的色泽,甚至还会造成形体上的损坏。

(三)文物保管陈列环境不达标

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逐步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但是我国文物的保管陈列环境仍未达到标准要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博物馆,由于受到经济、技术与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文物的保管陈列环境堪忧。针对此,各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加大文物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确保文物更好的展现在公众面前,使文物得到长久的保存。

三、如何在文物保管和陈列工作中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一)建立博物馆管理制度,约束游客的观赏行为

大多数游客都喜欢在博物馆中拍照,但未关闭闪光灯的拍照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尽管这种损害无法在短时间内察觉,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显现出来。很多博物馆在面向公众开放时,未明确禁止拍照,且文物保管与陈列制度不健全,这极大地降低了文物保护工作质量。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文物保管与陈列制度,高效且合理的采用各类多元化信息技术进行文物保护。与此同时,各地方博物馆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增强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达到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水平的目的。

(二)对文物的保管和陈列环境进行动态监控

文物管理人员需明确划分文物保管区和陈列区,制定完善的巡视检查機制,对文物所处环境实行动态监测。通常来说,文物的保管与陈列应遵循如下几方面标准要求:

第一,针对壁面等文物,设置独立的保管空间和陈列空间,并且选择适宜的遮光材料,加大空间环境监测力度;第二,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安装空调或加湿器等设备,对空间环境的温湿度予以适当调节,优化文物保管与陈列空间环境品质。第三,使用红外线等光源对文物保管和陈列空间进行照明,最大限度地减轻光照强度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三)树立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

树立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需要文物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在保管和陈列文物时,明确卫生标准。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地的性质和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文物保护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文物褪色、腐蚀及损坏等问题。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避免文物保管和陈列空间中的病虫害泛滥。

第二,高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物保护经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物保护技术,采取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措施,优化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第三,高效且合理的运用各类多元化信息技术,对文物保管和陈列空间环境实行全方位、动态化、精细化监控。

第四,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大引导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有效调动人们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四)引入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

伴随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文物保护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如环境监测技术等。在树立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文物的不同属性展开合理的保管和陈列工作。文物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引入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的同时,加大对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研发力度。扩充文物存储理论知识储备,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文物损坏问题的概率。

另外,文物管理人员应协调处理文物保管、陈列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为观众带来文化上的饕餮盛宴。总而言之,文物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选择先进的管理技术,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识融合到日常工作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成效。

四、结束语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表达载体,对于探索和研究古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在文物保管与陈列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能够保护珍贵文物,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波.浅论地市级文物单位文物保管和陈列中的保护方法[J].黑河学刊,2018(3):175-176.

[2]吴茜.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探讨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3):27-29.

[3]娄景莉.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3):154-155.

[4]于晓敏.浅谈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中国民族博览,2017(5):220-221.

[5]孟波.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北方文学,2017(4):176.

[6]次仁卓玛.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经营管理者,2017(1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