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临夏的集市概况

2019-11-16苏娜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临夏民国时期概况

苏娜

摘要:民国时期,临夏地区的集市在明清时期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集市。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集市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民国时期;临夏;集市;概况

临夏史称河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临定西市,西倚青海省,南靠甘南自治州,北濒兰州市,是古代玉石之路、丝绸之路南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西北道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临夏商人充分利用其地处汉藏两大民族之间的有利位置,开展商业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临夏地区的社会发展。

一、临夏的商业历史

唐宋时期,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大食、波斯使者、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许多人就在临夏境内从事商业活动。元代更是有大量的“善商贾”的回回色目人进入临夏并广泛参与商业活动;宋代开始,临夏成为中原王朝开展茶马互市最早的地区,明代更是成为四大茶马司之一,来自内地的茶叶、百货与藏区的马匹在这里交换,互通有无,茶马互市的开展,促进了河州商业的萌生和发展,有明一代,这里已是五方杂厝,商贾云集。清代以后,临夏又成为甘肃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枢纽,商业贸易的兴盛吸引了更多的参与到临夏商业活动中来,史料记载此时临夏“多脚户”“多负贩”,“商贩如织”,并有山西、陕西等外地商人流入,在市鎮坐庄设店、立字号开业,临夏原有的商铺也扩大经营范围。将丝绸、棉布、旱烟、调料、纸张等商品运入临夏,小商贩随之大增。清末由于临夏爆发回民反清斗争,许多店铺在战乱中损失净尽,此后商业缓慢发展。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外地客商和本地商人大量增加,各种商号、过载商店、批发庄和“木场”“当铺”等大型商号设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外国洋行和外国货侵入纷纷进入临夏,并逐渐控制了临夏市场,民族商业受到排挤,本地私商及山陕商店日渐衰落。“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随着社会逐渐安定,临夏民族商业又得到了一定恢复和发展。

二、临夏集市的发展

集市是临夏农村贸易的主市场,明代除在河州城设大、中、小三市外,宁河、太子寺、大河家等农村集市也逐步发展起来。清代,在河州城内,南关等处,农贸市场已十分兴旺。据清宣统元年杨清修编修的《河州续志》记载,当时的河州东有锁南坝集、汪家集、哈扎打巴集、唐汪川集、张家集、平善集,南有宁河集、买家集、太子寺、三甲集、罗家集、漫路集,西有双城集、尹家集、韩家集、居家集、吹麻滩集、刘家集、大河家集,北有康家湾集、莲花集、唵歌集、白塔寺、小岭集、孔家寺集、三角滩集。据《狄道州续志》载,清末时期康乐县境内的集市有辛家集、马家集、杨家河集、高家集、苏家集。清末民初,河州又在西乡先后开设过安家观集、马家集、良臣集(后改成红台集)、尕新集,北川开设了大川集,东乡开设了那勒寺集、四甲集、红崖子集,南乡开设过马家堡集。民国年间编修的《续修导河县志》除记载了上述的集市外,又增加了曳松达板集、王家台集、买家巷集等。

三、民国时期重要集市介绍

(一)宁河集。位于今和政县城内,现为和政县城关集,是明清以来直至现在临夏南部地区的主要集市。至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县城东关一带有客店、斗行、山货市场。民国初年,宁河镇有住户1500多户,集期为二日一聚,有典肆五座,货店七处,旅店十余处,百货毕俱。民国17年(1928年)前,宁河集已成为当时临夏南乡商业贸易中心,有兼营布匹、杂货店的店铺20多家,专营土布的山陕商号9家,斗行33家,典当铺10座,中药铺8所,大小饭馆30余家,牛羊肉架子6处,车、马客店11家等,还有经营棉花、茶叶、食盐、辣椒、瓜果、蔬菜等摊贩30余户,成为药材、山货集散地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受河湟事变影响,一度萧条。民国23年(1934年)陆续修建铺面,各种店铺次第开业,市面又趋繁荣。斗行铺增至40余家,开设大锅酒坊4家。

(二)太子寺集。位于今广河县城内,今为广河县城关集。康熙本《河州志》载:“定羌镇,州南百二十里,居民五百余家。明弘治乙卯立市,三日一聚。”该集市因地处临夏至兰州,临夏至康乐、临洮的交通要道,商旅较多,又是县城的中心,是临夏东南的贸易中心。民国17年(1928年)前,城内西、南、北街及西关店肆齐整,商号颇多,农历双日逢集。民国17年(1928年)河湟事变中,北街楼房遭焚,西、南街亦有损毁,后逐渐恢复。20世纪30年代有“福盛昌”“自立合”“义厚丰”等棉布商号,有当铺1座,斗行、油行、茶叶、百货、杂货商店数十户,客店、饭馆、肉铺数间,有大烟馆4家,摊贩零担众多。二十世纪40年代洮河至临夏公路通车后,集市又趋兴旺。

(三)韩家集。位于今临夏县韩集镇,西邻夏河、青海循化县,地处河州通往青海的要道上。元、明为珍珠族韩土司衙门所在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韩土司创设集市,故称韩家集。清末民初,商业兴旺,是临夏西乡三大集市之一,民国《续修导河县志》载,民国18年(1929年)前“有正街一道,中介一道,小横街二道,居民千余户,二、五、八日为市,产箕帚等货”。40年代店肆在百户以上,山货居首,因周边多产党参、大黄等多种药材,韩家集又是药材主要市场之一。与青海、夏河藏民的贸易也很兴盛。藏民常来出售畜产品,购买绸缎、茶叶、金银首饰、食品、日用品等。晋、陕、宁、青、商贾,常有往来,倒卖烟土、枪支、子弹者屡有。

(四)锁南坝集。位于今东乡族自治县城内,民国《续修导河县志》载,清同治前有居民300余户,农历二、五、九日为市。同治七年(1868年)毁,后修复,成双日集。二十世纪40年代有数十户店铺,多系土房。有棉布、百货、杂货铺各数间,有斗行、油行、茶铺、饭馆、客店、肉铺等。东乡出产毛毡,销往附近各县及兰州、西安等地,四季均有毛毡上市。

(五)马家集。又名胭脂集,位于今康乐县胭脂镇,地处临夏至岷州、临洮至洮州要道上。明、清时期为河州胭脂里。清光绪年间就有集市,农历三、六、九逢集。据《狄道州续志》载,清末民初时期,马家集已有布匹、绸缎、百货、瓷器、副食,清宣统元年(1909年),马家集已有商旅,为全县集镇之首。有客栈9家,每天入店驮骡200条左右,并有布匹、绸缎、百货、杂货、瓷器、副食等商号30多家。当地商人多系农商兼营,另有小商铺20多家,有洮州、岷县及本地商人的粮油、斗行20多家。马家集盛产粉条,秋冬季节日产3000多斤;并出产亚麻麻鞋,有专业市场和牙行。粮油、粉条和麻鞋大部销往外地;牲畜交易旺盛,柴草木炭交易量大。此外,还有染坊、糖坊、银炉各2户,铁匠炉4座、挽具坊3家、醋坊1家。

(六)大河家集。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地处甘青边界黄河岸边,远在西汉武帝时期就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冲之一。隋大业三年(607年)曾设积石关,唐代是唐蕃古道的重要关口。民国初期为双日集,有棉布行、百货、杂货、钱铺、斗行、面馆、肉铺、旅店、照相馆等。以牲畜、山货、农具、粉坊,柴碳、瓜果贸易兴旺。其中以大河家特产保安腰刀、核桃、花椒销路最广;附近韩陕家,尕周家一带多有操制牛羊皮筏的水手,常用皮筏向兰州、青海、宁夏等地,运销商品。

(七)莲花集。今被刘家峡水库淹没,明代为莲花寨,也叫莲花城。民国18年(1929年)永靖设县后,为县治所在。地处州城北20公里的黄河岸边,为历代军事要津的古渡口。系古代河州通兰州、西宁、河西的要冲,来往商旅较多。 清末至民初26年(1937年),英、德等国洋行及临夏羊毛商从临夏羊毛商从临夏向天津大量贩运羊毛,在莲花黄河渡口起运,多由莲花城一带水手筏工操皮筏水运包头,集市颇为繁华。民国31年(1942年)8月,黄河牛鼻峡炸修疏通后,运粮皮筏直通兰州,商业逐渐兴旺。有私商、斗行铺、大商号等。莲花城附近黄河谷地,土壤肥沃,气候较热,引黄灌溉,物产丰富,莲花集市曾是粮油瓜果集散地之一。

(八)三甲集,位于广河县三甲集镇,地处临夏州东大门,扼兰郎公路、洮河渡口,是临夏通兰州、定西、临洮、天水、洮岷之要沖。三甲作为地名,来源于明代实行的里甲制,三甲以“三甲”行政区划而得名,集则是这里很早就形成集市而加上去的。历史上,秦汉以后,经由临洮、康乐、广河、临夏进入青海的道路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一条分支路线,被学者们称为“吐谷浑路”。受丝绸之路“茶马互市”的影响,清朝前期,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了三甲集,农历一、四、七日逢集。民国时期集市兴旺,有商业店铺、摊点,设有牲畜、木材、皮毛、蔬菜等专业市场,东部的工业品和农产品经这里运往临夏、青海、西藏等地,而西部的畜产品、特别是东部工业需要的皮毛则经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三甲集成为东西部商品的集散地。

民国时期的集市作为当时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途径和农民经济生活的依托,继承了明清时期集市的雏形,开启新中国成立后集市的繁荣发展,对临夏地区的城乡联系和加速现代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临夏回族自治州编纂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志[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临夏民国时期概况
浅析临夏金代王吉砖雕墓的部分精美砖雕
《临夏日山居》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各类学校增设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