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2019-11-16钱羽桐贾力娜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钱羽桐 贾力娜

摘要:东营市的非遗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东营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总结,得出东营地区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一项,省级非遗一项,市级非遗六项,并分别对这八项音乐类非遗进行说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传承保护

一、调查概述

(一)依靠对象时间地点

2019年1月28日,笔者与东营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东营地区的非遗音乐的情况有了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交流,笔者了解到,目前东营非遗音乐主要集中在广饶利津垦利三个县区。

(二)调查目的

东营市是一个年轻的工业城市,但是其下属广饶垦利利津三县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的文化,伴随着战争灾荒等人口迁徙,带来了其他地区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音乐的发展,造成东营地区音乐品种风格多样的特点。跟其他地区类似,东营地区传统音乐经历了十年动荡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冲击之后生命力大不如前。针对这样的情况,东营市政府协同东营市及下属县区的文化馆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抢救工作,成果显著。此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统计明确东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部分的具体情况。

(三)非遗音乐名录

通过与东营市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得出东营地区音乐类国家非遗一项,省级非遗一项,市级非遗六项,表格如下:

二、东营非遗音乐现状分析

(一)东营区吕剧(国家级非遗第二批国家级名录,2008年6月国发[2008]19号公布)

一般认为吕剧起源于现东营区牛庄镇周边,总共经历了由山东琴书到化妆扬琴再到吕剧三个阶段,历时一百余年。1900年,牛庄镇一批民间艺人如时殿元等,丰富了山东琴书的坐唱形式发展为化妆演出,并创作了《王小赶脚》成功上演,标志吕剧基本成形。因吕剧演出道具中常用竹制驴模型,群众习惯称为“驴戏”,又叫“捋戏”“小戏”。1949年后,为统一该剧种的名称,遂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之“吕”字,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捋戏”等音,定名为“吕剧”[1]。

现存剧目有传统剧目:《王小赶脚》《姊妹易嫁》《小姑贤》《王定保借当》《逼婚记》《李二嫂改嫁》《画龙点睛》《补天》;创作剧目:《大犟搬迁》《卖蟹记》《故乡情》《让房》《爱在身边》《牛人牛事》《解嫂卖蟹》;另有吕剧题材微电影《老马与小马》。

(二)枣木杠子乱弹(广饶县)(省级非遗第二批2009年8月公布)

枣木杠子乱弹又称杂八调,发祥于广饶县大王镇王西村。明末清初,一批民间曲艺艺人以王西村鞠化清李逢吉为代表,对传统“枣木杠子”乱弹形式进行了大量创新:充实了伴奏乐器,加入扬琴挫琴二胡三弦笛子阮等;确立了多曲牌交替演唱的形式(如“蛤蟆调”“鸳鸯扣”“四大景“四小景”“八仙庆寿”“正反对花”等);创作了许多演唱曲目,既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又有反映百姓生活的村俗民谣,雅俗共赏;丰富了表演形式,即坐下演奏,站起表演,一人多角,生动灵活。经过一系列的创新发展,使枣木杠子乱弹获得“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美誉。

枣木杠子乱弹现存曲谱41部,其中有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即兴演唱的民歌民谣,如《光棍哭妻》《寡妇五更》《大闺女做梦》《拙老婆做鞋》《馋夫人》《正对花》等;有移植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如《许仙游湖》《张生戏莺莺》《砸面缸》《蹦情》等;有改编自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如《满江红》《溶金钱》《四大景》《四小景》《四季相思》《鸳鸯扣》等。

(三)中赵鼓乐(广饶县)(市级非遗第三批东政发[2010]19号公布)

中赵鼓乐发源于东营市广饶县中赵村,形成于明末清初。公元1896年,赵家村锣鼓乐谱远近闻名,公元1935年享誉全国。鼓手赵经通,锣手赵会林等一批艺人广为人知。抗战时期中赵鼓乐鼓舞了军民斗志,多用于庆祝战役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赵鼓乐发展情况良好,涌现出一批艺人如:赵来时赵可仕杨长修等,为中赵鼓乐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现存剧目有:传统剧目《青龙过江》《八仙过海》《九龙翻身》《玉狮子》《闹花船》《一捧雪》《一封书》《二鼓通》《七股三》;创作剧目《东营颂》《广饶颂》等。

(四)东商锣鼓(东营区)(市级非遗第四批代表性项目名录东政发[2015]7号公布)

东商锣鼓原名“九龙翻身”,发源于东营市东营区东商村。清道光15年,东商村组织艺人八人,在春节元宵节等盛行舞龙的时间,分别到周村潍县沧州三地,学习舞龙灯(安排两人学习舞龙,两人学习轧舞龙,两人学习舞龙珠,两人学习锣鼓伴奏),经过反复排演不断锤炼成就了“九龙翻身”的民间艺术。1942年龙灯被日本人烧毁,“九龙翻身”的技艺失传。但“九龙翻身”的伴奏打击乐流传至今。2015年,“九龙翻身”在东营市政府所公布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正式被命名为“东商锣鼓”。现传承人为商炳华(东营区胜园街道东商村人)。“东商锣鼓”有九种节奏型循环穿插,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厚的乡土风味,保留了原始风味和黄河流域雄浑的艺术风格。表演风格纯正朴实,表演形式自由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自行流变。体现出浓郁的农民艺术特色。

(五)垦利锣鼓(垦利县)(市级非遗第四批代表性项目名录东政发[2015]7号公布)

垦利锣鼓是流传于东营市垦利县的一种民间打击乐,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世代相袭完整的保留到现在。垦利锣鼓从广义上讲,有大锣鼓小锣鼓两种;从狭义上讲以基本节奏型为主产生了许多种敲打法。垦利街道办事处的赵中华老人对垦利锣鼓进行了深度挖掘整理,在敲法上充分发挥了本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

(六)垦利东路吼(垦利县)(市级非遗第四批代表性项目名录东政发[2015]7号公布)

垦利东路吼来源于山陕梆子,也叫东路梆子梆子腔山东吼,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把山陕梆子这种梆子传至历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地。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东路吼盛行于山东的大部地区和冀南部分地区。1954年,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东路吼获得扶持抢救。

现存剧目有传统剧目:《高平关》《下南唐》《下河东》《临潼关》《斩黄袍》《打銮驾》《破洪州》《国公图》《马三保征西》《雷振海征北》《两狼山》《劈三关》等;创作剧目:《杨三孝打鞭》《马二送祟》《邓太太吃席》《串龙珠》《打渔杀家》《杀惜》《槐荫记》等几百出。

(七)垦利说鼓书(市级非遗第四批代表性项目名录东政发[2015]7号公布)

垦利说鼓书形成于宋代,很可能来源于“鼓子词”。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由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垦利说鼓书由演员自击鼓板演唱。早期曲目多为长篇有后期曲目多为中短篇。垦利说鼓书借鉴了山东大鼓的表演形式,伴奏乐器不再用老式扬琴,改以坠琴三弦四胡,并以书鼓月牙钢板击节。说鼓书的本质特征是“以口语说唱故事”即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间以第一人称的模拟代言,体现出“一人多角”“跳出跳入”“一人一臺大戏”的特点。说鼓书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唱腔以语言为基础,依字行腔。主要唱腔有“平板”“悲平板”“小数板”“飞板”“五字垛”。说鼓书表演追求写意传神,雅俗共赏。现传承人为周乐凤(官庄村)。

现存剧目有《花木兰》《花为媒》《报母恩》《小姑贤》《十大劝》《忍字高》《老来难》《孟姜女》《岳飞传》《岳唐传》《杨家将》《西厢记》《平妖传》《白蛇传》《韩湘子讨封》《二十四孝》《丛十字》《说唐》等。

三、总结反思

通过梳理得出东营传统音乐品种丰富,颇有“曲山艺海”的盛况。就传承情况来看,传统音乐的保存依托“非遗”项目是非常有效的,但申报“非遗”成功等于保护成功吗?非遗音乐传承的真正有效方式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值得深思。如何使非遗音乐重获生命力,如何找到保护非遗音乐真正有效的途径,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金子.隐身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N].东营日报,2012.

[2]李志强.黄河口早期民间曲艺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4):66-72.

[3]周明.挫琴艺术存在与传承的文化地理背景[J].齐鲁艺苑,2013(6):24-29.

[4]马锦忠.“枣木杠子乱弹”今昔[N].东营日报,2011.

[5]崔琴.渐行渐远的山东秦腔――东路梆子[J].神州民俗,2008(1):62-63.

[6]崔琴.山东东路梆子艺术特点研究[D].河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