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案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分析

2019-11-16高群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学案新课程

高群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授课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此背景下“学案教学”模式應运而生,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并迅速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学案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功效与价值却并没有最大化发挥出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对此,本文立足“学案教学”实际,分析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低效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助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字:学案教学高中数学低效现象

一、“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低

效现象

1.学生缺乏有效思考.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学案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很多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会采取小组竞赛的模式开展教学,但受竞赛结果的影响,小组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会直接将答案告知组内其他同学,导致部分学生缺少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考.

2.课堂结构不合理.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依据,旨在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的模式,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因此,学案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而现成的学案使得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精力有所减少,而课程教学也多是按照教案流程进行,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掌控力下降.再加之高中生自控能力有限,在课堂讨论环节难以正确把握时间度,可能会出现花费大量时间去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现象,进而导致没有多余时间去讨论分析真正的教学重难点,整个课堂结构不合理.

3.实施深度不够.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数学本质化教学越发重视,要求提高教学深度,避免出现教学形式化,但是实际教学却与这种要求背道而驰.首先,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通过一系列的小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真正的思考.其次,“学案教学”是根据现有的学案开展教学活动,而课堂时间极为有限,对于学案中未涉及的知识教师就不会进行过多的讲解,这样导致教学仅仅停留在学案层面,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不到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逐渐消磨.

二、针对高中数学“学案教学”课堂低效的应

对策略

1.借鉴学案,自主设计课程教学.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基础的,但是教师应当清楚意识到学案并非教学全部,而是应当在借鉴学案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多方位思考,多层面总结,结合当前教学目标以及各单元知识点要求,对学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目标明确,把握课堂进度.

不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都应当遵循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在开展“学案教学”时必须要立足当前知识学习的目标,掌握每一章节的重难点,深入分析教材与学案,明确每个知识点讲解所需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预案,统筹推进,科学掌控课堂教学进度.此外,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时,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作出进度调整.

3.创新教学,深度实施策略.

当前,教学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实践应用.在导学教学中,教师常用教学方式有生活化教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对学生综合素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势必要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章节知识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不论何种教学改革都应当将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改革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导致“学案教学”效率低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学案质量、学生个体差异、学校支持度等.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实践,推动“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红伟.多媒体环境下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模式及效果[J].软件:电子版,2017(6).

[2]杨靖平.高中数学“新课改”下教学低效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读书文摘,2016(17).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学案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乡愁导学案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 “学案”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比例尺(一)”导学案
谈“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前置性小研究” : 学案教学的新突破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